分享

“种草”种草

 昵称77076366 2022-10-12 发布于浙江

种花、种树还在继续,庆幸的是,叫出各种花、树的中英文名不再是难题了,转眼开始种草了。 

最近才知道,“种草”一词竟成了网络流行语,指专门给别人推荐好的东西诱人购买的行为,类似“安利”。语言在网络上的发展与变异之迅猛,令人瞠目结舌。“种草”在这种情况下,不再是动宾词组,而是一个动词了,在此逻辑之下,这篇文章的主题就是“种草”种草了。

相信很多拥有草坪的屋主都热衷于改善草坪,希望保持那种一年四季绿油油的无杂草的境界,不过,你可曾知道在美国:

每年屋主们在草坪上人均花费150 小时;

所有屋主加起来每年在草坪上使用 8 亿加仑汽油;

每年每英亩草坪上使用的除草剂比农业企业多 10 倍;

每年在草坪护理上的花销可达 30-400 亿美元或人均343美元;

每年有 700 万只鸟被草坪护理杀虫剂杀死,这导致我们本土30%的鸟禽损失;

每年使用约3万吨杀虫剂;

约300万吨的磷从草坪化肥中流失到湖里,导致藻类大量繁殖,消耗湖泊中的氧气,从而剥夺了鱼类所需的氧气;

美国东部30%的水,即每天 70 亿加仑的水用于灌溉我们的草坪;

每年使用割草机受伤的人数7,500 名与因枪支受伤的人数大致相同...

看到以上这些数据,是不是有些触目惊心?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一种更为环保、价格更为低廉的方式来维护我们的草坪呢?

在有机宁园里,我们欢迎各种草类登场。当我将一些不认识的草拍摄下来,请教当地的科学家时,他们总是很好奇:你从哪里弄来的这种草,这些草在市场上不便宜呢~

我能解释清楚吗?我也不知道啊?草,真的不是我种的,唯一的可能就是鸟类了,它们成群结队来偷吃我家的葡萄和葵花籽,不送点礼物给我,大概过意不去吧。

在此,不妨罗列一下宁园里的名草:

艾草(Asiatic wormwood/mugwood)

艾草倒是我种的,从一株小苗,两、三年的功夫蔓延成一片小树林。秋天时,将植株砍下,然后采集艾叶晒干。

北美薄荷 (Beebalm)

盛花期能吸引成百上千的蜜蜂,感觉特别热闹。 

北美一枝黄花 (Golden Rod)

长长的一枝黄花 在风中摇曳,特别有风韵。

黑眼苏珊 (Black-eyed Susan)

从初夏开到深秋,从第一丛开始,短短几年时间遍布宁园每个角落,繁殖能力超强;常常用来插花,亦可做成干花,韵味长存。

野菊 (Aster)

这款野菊特别像满天星,随便就在宁园蔓延,经年不息。

水蓼 (water pepper)

粉红色的有些偏紫的花儿,一大片的挺壮观的,这是一种少有的水陆两栖植物,即使在今年的半干旱季节里,还是长得生机勃勃,成了鸡大婶们的开胃小吃。 

这些本地名草,无需种植,适应力极强,耐热、耐旱、耐寒,而且招蜂引蝶。活过一回,一劳永逸。

秋天,有远方朋友来宁园做客,多年未见,久别重逢的喜悦,拿出上好龙井待客。客人欣喜万分,因为疫情没有回中国,已经两年多没有喝到好茶了。茶酒间,赏菊叙旧,畅谈甚欢。

朋友说,宁园花木品种繁多,可以开个花店了,有些花草在美国市场上价值不菲;对于朋友卖花的建议,我微微一笑,每一种花草都是我的“女儿”,岂能卖“女儿”呢,但希望她们嫁给好人家。

朋友告辞的时候,送了几株宁园的名花名草,但愿她们在离开宁园的日子仍能得到呵护,并能美好如初。

马上放秋假了,有朋友问:附近有没有什么地方可观秋色?

这是其一:

沿着美国乡巴佬公路 探访新晋国家公园

这是其二:

不入园林 怎知秋色如许

这是其三:

钟情于国家公园 寻觅身边的诗与远方

这是其四:

选完总统,去了趟墓地,来自陵园的遐思

这是首选之一,小张老师课堂:

爱在深秋

这是首选:宁园,呵呵~

家菊有佳色 

参考资料

Eric Larson:A Stroll Through the Garden: Grasses native to Ohio


感恩的心  感谢有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