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仗牺牲4个团级干部,胶东抗战最惨烈的一战

 冬不拉拉 2022-10-12 发布于安徽

出品|一  苇  渡

撰文|左岸布衣

编辑|三园庄主

胶东人写的胶东人、胶东事。

+ + + + + + + + + + + 

这是一场极其惨烈的战斗。

这是一曲为民牺牲的壮歌。

这是一群舍生忘死的勇士。

+ + + + + 

1942年是胶东抗日根据地最艰难的一年。

这一年,日军先后动用45000余兵力,对胶东根据地进行了春季、秋季、冬季三次大扫荡。

在这三次扫荡中,规模最大的是冬季扫荡,八路军的冬季反扫荡,也是胶东抗战史上最惨烈的一战。

+ + + + + + + + + + + 

参战日军:

驻青岛独立混成第5旅团;驻济南的第59师团;驻张店的独立混成第6旅团一部;驻惠民的第7混成旅团一部,共15000人。

参战伪军:胶东各地伪军5000多人。

海空支援:日军26艘舰艇、10架飞机。

指挥官: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茨亲自出马,战前乘飞机由北平到烟台召开作战会议,委任日军驻山东第12军司令官土桥一次中将为指挥官,指挥所设在烟台。

+ + + + + 

日军先是多路出击,奔袭栖霞、牟平、海阳,然后,以牙山、青山地区抗日根据地为目标,逐步三面合围,形成东西75公里、南北90公里的包围圈。

敌军白天密集推进,无处不搜,晚上点起篝火,密布岗哨,一步一步向马石山、牙山收缩网口,企图毕其功于一役,全部消灭胶东八路军主力。

12月中旬,敌人又集中兵力西进,扫荡平招莱掖抗日根据地。

胶东抗日根据地面临着抗战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 + + + + + + + + + + 

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马石山。

马石山一带是胶东军区机关所在地。

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胶东军区紧急行动起来,迅速进行反扫荡动员,并制定了具体的作战部署:军区机关由刚返回胶东的许世友司令员率领,择机突出敌人包围圈,到外线打击敌人,留一部在牙山、鹊垛山、招虎山区在内线牵制。

21日晚,军区机关在许司令带领下由战场泊出发,从海阳所经夏村,从文登牟平的交界处到达东海地区,然后插到了烟台南的鹊垛山,突出了敌人包围圈。

22日凌晨,日军突然由海上增兵,1000多日本兵在海阳凤城、大埠围一带登陆。另一路1000多日军也从南线与这批日军联合向北进攻。

马石山日军包围圈已经形成。

战场形势陡然险恶。

+ + + + + 

处在包围圈中的有胶东军区16团、17团、军区政治处和其他零散部队及地方武装一部,还有莱阳、海阳、牟平、栖霞等被圈入网中的群众数千人。

16团政委张寰旭是莱阳高格庄大泊子人,在掩护群众突围还是部队与群众分开突围问题上,与团长周光产生了分歧,最后军区政治部主任彭嘉庆支持张政委带领群众一起突围的做法。

16团团部机关及警卫战士在张政委带领下,向山两侧制高点上日军发起冲击,吸引敌人的火力,掩护群众突围转移,其余战士往返5、6次,每次带领100多名群众突出包围圈,终因敌我力量悬殊及缺少弹药,大部分指战员英勇牺牲。

16团团部伤亡惨重:政委张寰旭、参谋长陈子英、作战参谋周文彬、组织股长牛文蔚全部牺牲。

+ + + + + + + + + + + 

马石山战斗中,同时涌现出了许多为保护群众而牺牲的英雄团体。

“马石山十勇士”:

胶东军区5旅13团7连2排六6班班长王殿元为掩护被日本侵略军包围的2000多名群众转移,带领全班9名战士,与数十倍于己的日伪军进行了几个小时的惨烈搏斗,全部壮烈牺牲。

“马石山十八勇士”

16团最能打的3营8连仅剩数人生存。

16团1营3连刘指导员带领一排20多名战士,在马石山北麓组织第四批群众突围时被日军发现,激战中刘指导员和20多名战士全部牺牲在马石山的悬崖峭壁上。

  17团2营营长孙涛和团敌工股长赛自来带领第7连突围至马石山以东时,遇到数百名群众,随即组织部队阻击日军,掩护群众突围,赛自来牺牲,孙营长被战士强行拖出阵地。3连连长丛培露、指导员黎光指挥全连百余名战士与日军展开搏杀,除6人受伤被俘外,其余全部牺牲。

  17团8连、9连在马石山东麓掩护500多名群众突围成功,转移至马石店,未及突围的数百名群众全部被日军杀害。当获悉小股日军宿营于海阳郭城镇,为了给死去的乡亲报仇,17团决定8、9两连向郭城镇发起攻击。战斗发起后才发现日军多达千人,攻入镇中的8连遭到优势日军围击,力战不退,只生还3人。

  在马石山南麓战斗的胶东行署公安局警卫连指导员也叫王殿元,他带领3排16名战士连夜救援千余名群众脱险,天亮后被日军包围,血战至中午,16名战士全部牺牲。王殿元负伤倒地,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冲上来的日军同归于尽。

  为解救被敌人追赶至半岛最东端的群众,东海独立团2连1排和日军战斗至弹尽粮绝,剩下的7名战士宁死不屈,怀抱枪支跳入了大海。

  这是一个无比悲壮的夜晚:八路军救出了被围的6000多名乡亲,五六百指战员为此献出了生命。

+ + + + + 

+ + + + + + + + + + + 

此战,部队伤亡2000余人。

之后的胶东西部反扫荡战斗中,于己午、于一心牺牲,于己午、于一心是亲兄弟俩,牟平上庄人。于己午时任西海军分区政委,于一心为军分区参谋长。

这一仗,牺牲了张寰旭、陈子英、于己吾、于一心4位团级干部。

许世友因为张寰旭政委牺牲痛心不已,对着团长周光痛斥,情绪几度失控。

战后,周光降为16团副团长,后来调到地方团任团长。1945年随大军北渡,在东北战场历任副师长、师长。建国后任江西吉安军分区司令员、广西桂林军分区司令员、南京军区陆军学校副校长,1955年被授予大校。

周光是江西人,老红军出身,曾任林总警卫员。这个资历没授少将,还是受了这段经历的影响。

2000年8月开始,山东《老干部之家》发起寻找1942年冬季胶东反扫荡牺牲烈士倡议,并筹集捐款20多万,海阳市政府发起“我为烈士建丰碑”捐款活动,募集资金50余万元。并请清华大学专家设计了纪念碑。

2005年4月5日,海阳市隆重举行“抗日烈士纪念碑”落成典礼。

英灵终得慰藉。

+ + +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