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惨烈!4次战斗,胶东八路军数支部队几无生还

 昵称15596056 2023-07-25 发布于山东
​​

出品|一  苇  渡

撰文|左岸布衣

编辑|三园庄主

胶东人写的胶东人、胶东事。

抗战期间,胶东八路军装备低劣,与拥有山炮、迫击炮、掷弹筒、轻重机枪及毒气弹的日军的战斗,一旦被包围或打成阵地战,造成的伤亡非常大。

在胶东抗战最艰难的1941、1942年,面对日伪军的一次次扫荡,八路军战士以血肉之躯保护群众、英勇杀敌,付出了巨大牺牲。

其中,有3次战斗,参战的连排级部队官兵全部殉国。

悲情马石山,鲜血铸就军民情

1942年冬,日军出动第12军所属独立混成第5旅团主力、第59师团、独立混成第6、7旅团15000多人,加上伪军和赵保原部5000人,共2万人,策动对胶东根据地冬季大“扫荡”。

缴烈的战斗发生在马石山。

11月23日,日军收缩包围圈,要冲出重围,八路军只能用牺牲打开缺口。

16团团部及3营8连和警卫连及3个直属排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展开血战,至24日上午,8连伤数十人,警卫连伤亡大半。团政委张寰旭、参谋长陈子英、作战参谋周文彬、组织股长牛蔚文牺牲,部队牺牲人数达400余人。

17团3营7连与合围之敌展开白刃战,全连仅5人突围,余皆壮烈牺牲。

战后被称为“马石山18勇士”的胶东行署公安科长唐慈和连政治指导员王殿元率领的公安局警卫连16名战士,掩护7批1000多名群众突围成功,最后全部牺牲。

在这场战斗中,有3支部队成建制牺牲,无一生还。

13团7连6班10名战士掩护近千名群众4次冲出包围圈,战至最后,班长和两名战士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

东海独立2连1排两次掩护数百名群众突出包围圈。最后被日军围在马石山顶,与敌人战至弹尽,全部牺牲。

16团1营3连1排在连指导员带领下,先后组织3批群众突围成功,最后全部牺牲在主峰的悬崖峭壁上。

喋血郭城镇,8连仅4人生还

马石山突围战之后的11月27日,17团在团长李华、参谋长丛蓉滋带领下转移到马石店。当日,团部获悉,有小股敌人在海阳郭城镇宿营。

为给7连报仇,也为了打一个胜仗鼓舞士气,团首长决定围歼该敌。

主攻任务交给了8连。

满腔怒火的8连指战员冲进郭城,发现镇里并非小股敌人,还有前天夜里刚到的近千名日军,正在集合,准备返回莱阳城。

已无退路的8连怀着复仇的怒火冲向敌人。日军在受到重大伤亡后,始回过神来,对8连进行反包围,被困在村中的8连与敌人展开激烈巷战直至白刃战,天亮后,1、3排大部牺牲,几名战士退至村边与2排会合。

日军又对2排组织3层包围圈,经过激烈战斗,几乎全军覆没。

鬼子撤退后,8连只剩下4人生还。其中有后任27军副军长的杨年伦,另外3人为炊事班陈班长、1名炊事员和1个机枪手。

榆山遭遇战,5连仅8人突围

还是马石山突围战,还是11月27日。

16团2营5连奉命到榆山后一带发动群众。午后,在村西一片河滩地与大批日本鬼子的步、骑兵相遇,鬼子占领西北和西面高地,以猛烈炮火将5连压制长空旷的河滩上,5连104人与敌人死拼40分钟,最后仅8人突围成功。

血战龙虎山,刘琦排战至最后一人

1942 年五龙河战役后,八路军缴获了赵保原大量物资。

赵保原为阻止八路军运送物资,向日军求援。

5月21日,5旅15团4个连在龙虎山阻击来敌,激战1天,歼敌300多人。

穷凶极恶的日伪军调集大量兵力包围了龙虎山。

部队决定突围,刘琦排担任掩护任务,21日夜,主力突出重围,担任掩护任务的刘琦排靠一挺轻机枪、步枪、手榴弹坚守阵地,战至中午弹尽,战士们用刺刀、石头与敌人展开肉搏,最终全排32人牺牲。

悲壮的故事本来这样结束了,可是本篇成文后翻阅历史资料,发现排长刘琦最后居然奇迹般地活下去了!

敌人撤离后,万第南石础村村民刘振龙来到龙虎山战场,万第是革命老区,群众基础很好,朴实善良的老农民刘振龙听到激烈的枪声停下许久,忍不住上山察看。

在鲜血浸染的尸体中,他发现一个战士手臂动了一下,一摸还有呼吸。

刘振龙把这名气息相存、浑身血迹的战士用自家小毛驴驮到了海阳孟格庄八路军驻地。

经抢救,刘振龙惊喜地发现,这名战士原来是本村前年参军的刘琦。

刘振龙因此荣立三等功,刘琦也于解放后复员返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