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述百练:《哈姆雷特》与《雷雨》的对比读后感

 一中大语文 2022-10-12 发布于福建

《哈姆雷特》与《雷雨》的对比读后感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剧作家,也是伟大的人文主义者。他的悲剧作品揭示了人文主义理想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冷酷客观现实产生的剧烈冲突。他弘扬人文主义精神,倡导人性的解放和自由,反对一切形式的封建桎梏,谴责资本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国现代剧作家曹禺在他的创作生涯中,深受莎士比亚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他将反封建与个性解放作为自己作品的主题,将对人性的探索和关怀贯穿于每一部作品中,并且以莎士比亚式的诗化语言,抒发着人文主义的理想。

在《哈姆雷特》里,年轻的主人公丹麦王子哈姆雷特是一个有理想、有魄力、好思索的人文主义青年,他诚实、坦率、追求高尚的道德与美好的情操,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然而残酷的现实将他的理想王国击个粉碎,使他从平静、和谐的美好世界中惊醒,他不得不面对丑陋的现实。当他因为父亲的死亡回到丹麦王宫时,发现宫廷已变成了“监狱”,整个丹麦王国都变成了监狱。在这座监狱里,是非颠倒、善恶不分,谋杀者高居王位之上,阴谋家、野心家飞黄腾达,纯洁的友谊受到嘲讽,神圣的爱情遭到背叛。按别林斯基的说法,哈姆雷特看到了“关于生活的理想和生活本身完全不是一回事……信心曾经是哈姆雷特的生命,而现在这个信心却毁弃,或者至少在他身上大大地动摇起来——原因何在呢?——原因在于他所看到的世界和人并不是如他所向往的那样。而所看到的只是它们实际的本来面目……”由此可见,哈姆雷特白悲剧和痛苦,并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而是莎士比亚所代表的整整一代人文主义者的悲剧和苦,是人文主义的理想与“颠倒混乱的时代”之间的冲突。

曹禺被誉为“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话剧艺术的天幕上升起的一颗璀璨耀目的明星”,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开拓者和杰出代表。在创作生涯中,曹禺不仅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更广泛吸取了西方戏剧的精髓。早在读中学时,他便开始接触西方戏剧,到了清华求学期间,他更是系统地学习了西方戏剧的发展史,从古希腊悲剧到现代的易卜生、奥尼尔,从莎士比亚到契诃夫、高尔基,他流连于世界艺术的长廊里。

曹禺曾说,外国剧作家对他的影响较多的,头一个是易卜生,第二个就是莎士比亚。曹禺不仅用诗一样的语言翻译了莎剧名篇《罗密欧与朱丽叶》,同时也学习、借鉴了莎士比亚戏剧的诗化语言和莎剧生动的故事情节及复杂、丰满的人物刻画。更为重要的是,贯穿在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文主义精神,成为影响曹禺戏剧观的重要因素。曹禺的戏剧《雷雨》深刻集中地表现了反封建与个性解放的主题,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主义与黑暗社会,成为五四新文学领域的一座高峰,这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对其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雷雨》讲述的故事,尽管也像《哈姆雷特》一样选择一个舞台、发生在24小时之内、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剧情,但却是浓缩了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更应该指出的是,《雷雨》不仅仅是一部“暴露大家庭罪恶”的家庭悲剧,而是通过都市社会上层人物和底层人物周鲁两家众多人物错综复杂的纠葛,以及工人阶级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斗争,揭露了封建资产阶级的罪恶本性及其不可避免的分崩离析的命运。

受到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曹禺不仅仅关注社会问题,更将笔触深入到人性的深处,揭示出人性的复杂,展现人性的方方面面。同莎士比亚一样,曹禺在处理戏剧冲突时,往往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是表现人物与人物之间心灵的交锋,或是刻画人物自我内在的矛盾。一切外在的冲突、争辩与日常生活场景,都是为了酝酿、激发与表现内心冲突。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对人性的关怀,对人的本能需求所给予的深切的同情和理解。人性的毁灭及由此产生的张力与震撼,普通人在个人与社会、梦幻与现实、本能与理性、情欲与礼教。过去与现在的不断冲撞中,荡涤了人性中的粗鄙与丑陋,呈现出一种纯粹与洁净的美,实现了人性的升华,这些都成为曹禺作品的主题,也是他悲剧主人公的魅力所在。在《雷雨》中,我们之所以感到繁漪是最“雷雨”的一个人物,是因为她心灵深处的扭曲与压抑最为极端。她有着火一样的热情,有着年轻女人正常的欲望与性情,有着人的丰富的感情世界。然而她却不得不在那个“牢狱”般的封建家庭中伴着“阎王”生活,一举一动都要听话,“给孩子们作出服从的榜样”。十八年的压制和抑郁使她变得乖戾和阴鸷可怖,也将她胸中的欲望积压成火山。在即将窒息的时刻,她以乱伦的行为进行决绝的反抗。曹禺是这样评价繁漪的:“在遭遇这样不幸的女人里,繁漪自然是值得赞美的。她有火炽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她敢冲破一切的桎梏,做一次困兽的斗。虽然依旧落在火坑里,热情烧疯了她的心,然而不是更值得人的怜悯与尊重么?这总比阉鸡似的男子们为着凡庸的生活怯懦地度着一天一天的日子更值得人佩服吧。”尽管莎士比亚和曹禺都没有宣称自己是女权主义者,但在他们的作品中,读者和观众都能深切地感到他们对女性的同情和崇敬,以及对女性命运的关怀。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抨击了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体系,揭露这种社会对女性的歧视与压迫。

作为伟大的人文主义者,莎士比亚从未在悲剧中表现出悲观和妥协。他总是以诗人的情怀,以诗一般的语言、表述着自己不屈的斗志,弘扬着人文主义的理想。哈姆雷特作为人文主义者的象征。是决不会向黑暗势力低头的。《哈姆雷特》主要围绕哈姆雷特与其叔叔克劳迪斯之间王位之争的矛盾展开。哈姆雷特他的痛苦与忧郁,完全是来自一个人文主义者的爱与憎:他爱世界是锦绣河山;憎它变成了一个蔓草丛生的荒园,变成了一所大监狱;他爱人类是“宇宙之华、万物之灵”、憎人类被作践成粪土,成畜生;他爱人世间的真、善、美,憎恶荒淫、邪恶、残杀、背叛、势利、假仁假义、卑鄙下流等一切假、恶、丑的行为。在他思考生死存亡的问题时,他独自表达了他最强烈的抗议:“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打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这实际上是莎士比亚为人的尊严受屈辱而鸣不平,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做人情操。崇高的理想与责任感,使哈姆雷特必须要“负起重整个乾坤的责任”,最终他果敢地施行了一系列的复仇计划,刺杀妖王,铲除恶臣,把国事托付给他志同道合的密友,表现了人文主义者所特有的机智勇敢、镇定缜密以及超人的智慧。尽管结局是玉石俱焚,哈姆雷特悲壮地牺牲了自己,但“他在斗争中使人道、正义、理想发出了不灭的光辉”。在戏剧的结尾,莎士比亚用了他所有剧本里最堂皇、最热闹的场面——奏军乐、鸣炮,向哈姆雷特致以军人般的敬意。

1.请根据你的理解,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在写作方法方面这两部作品都有点外国古典主义时期的手法,即三一律,同一时间、同一人物、同一中心。

B.两部作品都以一个家庭里的矛盾来反映整个社会的矛盾,而家庭里的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都充当着一个代表。

C.《雷雨》里面每一个人都牵扯到一个问题或一段矛盾,人物与人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得比较紧密。《哈姆雷特》也是这样。

D.两部作品都深刻揭示了社会黑暗的一面,都在展示作者内心深处追求人性解放的呼唤与渴望。

2.根据你的认识,选出不是哈姆雷特名言的一项(     )

A.“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这是哈姆雷特对母亲在厄运面前表现出屈从的揶揄。

B.“生存还是消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是哈姆雷特对生死的严肃思考,后来成为人们面对两难抉择时的共同心声

C.“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是哈姆雷特对人的礼赞,成为人文主义最经典的宣言。

D.“您要欺骗世人,必须装出和世人同样的神气;让您的眼睛里、您的身上、您的舌尖随处流露着欢迎。”反映哈姆雷特对叔叔克劳狄斯强烈的愤恨。

3.请用三个四字词语概括繁漪的性格特征(     )

A.生活放纵     玩世不恭       卑怯懦弱

B.追求自由     行为反常       心理变态

C.唯利是图     专制蛮横       极端虚伪

D.善良正直     刚毅坚强       爱憎分明

4.曹禺说:“周朴园坏到了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是坏人。”这句话是说周朴园没有一点是非观念,以坏为好吗?结合《雷雨》谈谈你的认识。(不超过50字)

【参考答案】

1.C

2.D

3.B

4.周朴园并非没有一点是非观念,他能够用地主资产阶级的观念来衡量自己。比如妻子必须绝对服从丈夫;为了门当户对,可以和曾经的恋人绝情;工人必须好好工作,不得罢工;子女必须绝对服从父亲等等。只有这样,大家才都是好人。其实这样的人就变成了暴君、魔鬼。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C.“《哈姆雷特》也是这样”错误。《哈姆雷特》讲的是哈姆雷特和他叔叔克劳狄斯之间矛盾。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著内容的能力。

D.“您要欺骗世人,必须装出和世人同样的神气;让您的眼睛里、您的身上、您的舌尖随处流露着欢迎”不是哈姆雷特名言。这句话是莎士比亚戏剧《麦克白》中麦克白的名言。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人物性格特征的能力。

A.说的是周萍;

B.繁漪是周朴园的妻子,是一个资产阶级女性。“追求自由”是因为她企图冲破一切桎酷。“行为反常”是因为她的行为有时令人不能理解。“心理变态”是因为她先是追求爱情与比她小六岁的前妻的儿子欢愉异常,后与四凤争夺情人,施巧计,辞退鲁贵父女,企图夺爱;雨夜不辞辛劳跟踪追击,倒扣窗子迫使周萍在鲁家出丑;回归后又公然吓退周朴园,傲然而立。四凤周萍欲双飞时,她不顾一切人伦关系,撕破面纱,暴露周家鲁家的一切隐私,而使人触目惊心。

C.说的是周朴园;

D.说的是鲁侍萍。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以及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周朴园这个人可以说是坏到家了,坏到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程度。

他有自己的是非观念,用地主资产阶级的观念来衡量自己。比如,对待妻子繁漪,要她绝对的服从,说她有病她就有病,让她吃药就必须吃药;比如,对待曾经的恋人,30年前,周朴园为了和一个门当户对的阔小姐结婚,把遭受他凌辱、迫害并为他生了两个孩子的丫头侍萍,在大年三十晚上,硬是从家里赶了出来;比如对待子女,也要求绝对服从;比如,对待工人,可以为了一笔昧心财使几千个工人丧生;

这样一个人,你说他没道德,他可觉得自己高尚得很,觉得自己最崇高、最了不起了。自认是“名流”“贤达”,认为他的家庭也是个“最圆满,最有秩序”的“理想家庭”,他教育的儿子周萍,也是个好儿子,“健全的子弟”,其实已经腐烂透顶了。他又是那么“多情”,那个被他糟踏过的丫头,都被他升格为“前妻”了,甚至连他和这个丫头胡搞、后来生了孩子的那间房子,房子里的摆设,他都一直保持原样,不准别人动一动。他自以为是好丈夫,好父亲,正人君子,其实是个在外杀人如麻、在家专制横暴的魔王。他这个人永远觉得自己是正确的,他是一个坏到了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的坏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