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槐与风 ![]() 2022-07-02 @ 己阅 港台女作家的散文有一种特殊的恣意,与海和岛有关。 常看的港台女作家,简媜的散文缠柔,亦舒的散文轻简,李碧华的散文奇俏,李碧华散文中的恣意最甚。 闲来读她的散文《加一片柠檬》。 “人间烟火,哪有极品?只因当时饥渴,所以销魂。” 扉页上的话,说食物可,说人亦可。有心人读来,恐要面红耳赤。 李碧华的文字是恣意的赤裸裸,掀开一层层华衣锦缎,露出粉色的带着热气的血肉。 / 《加一片柠檬》,书名源自“给拉面加一片柠檬”。 给拉面加一片柠檬,不仅别有风味、而且心思巧胜于别家。 她是希望这本书如柠檬于拉面,给我们的生活添些不一样的风味,亦在未料想处增加惊喜。 这本书是她的饮食档案,亦是她通过食物发散的絮语。 她在《青蛇》中写许仙:“简直便是叫杭州蒙羞的一碗不及格的桂花糖藕粉——糖太少,水太少,税税稠稠,结成一团,半点也不晶莹通透。” 我念及她小说中诸如此类的食物比喻,未读此书前便兴趣盎然,想知道她是以什么态度看待各类食物。 她写猪杂。写她去吃涮羊肉时忽然记起停售四月的猪杂终于解禁,于是叫了两碟,但也不特别怀念。 同行中有人亦不知受过禁制。 她便想:“因为不是主角……就像每一个人,在每一宗不同的事件中,因位置有异,亦分庄、闲。” 她又说猪杂不必自卑,粥店少了有猪杂的及第粥,有多寂寞。 有爱吃猪杂的人,奔波他地也要一解相思苦。 “不管是谁,总有爱他,等他的人。” 多有趣,两碟猪杂能让她想到这么多。 只有感性的人能从生活的缝隙中探得这些。言语中见温柔,是在宽慰。 她在《只是蝴蝶不愿意》里面写“若他在乎你,不必讨好,不在乎,更加不必。” 两句话,一样地清醒。 她写“猪馊饭”,形象具体。“鸡肉实过汤渣的白汁鸡饭”,“菜心又老又黄惨过食草的牛腩饭”,“闪到好似荧光笔又咸又辣的咖喱饭”。 她的犀利,有几分似张爱玲,但有一份张爱玲没有的俏皮。 她认为各式“猪馊饭”中最“核突”的不是料而是汁。 沦为橙色的红色像熔掉的塑胶,黄色的咖喱汁不但闪而且可以给僵尸道长染灵符。 多好玩,看她奇思妙想,把我们发现的没发现的生动地用文字表现出来。 但因为真实,所以文字不会有多美好。 她在《胭脂扣》中形容路边私娼吃的海鲜酱,“瘀血一般颜色”;还有那鲜茄洋葱烩猪扒饭,是“一些橙色酱汁和物件拌着白饭。”灵感定是来于日常生活。 还有别名“叔嫂醋鱼”的“西湖醋鱼”,叔、嫂、粘稠的酱汁,她觉得暧昧;可见“乐而不淫”尺度的年糕怪,从食物的隐喻中看出色欲;五更饭与四姨太…… 对了,还有“碎肉隔渣与血掌拉面”,她感慨:“杀人容易毁尸难”、“偷欢容易灭迹难”…… 哗一下让我想起了她的小说《饺子》:卖卤水鹅的女人,刀起刀落、慢火熬煎,把自己出轨的丈夫的骨血融进卤汁,成就了最鲜美的陈卤…… 食物的极度美味来源于扭曲的爱。 / 李碧华能在香港小说界和电影界中闯出一片天地,在于她不满足堆砌刺激人眼球的情色食,而是带着深沉的思考,去探索人性与爱欲。 读这本散文,我们能窥见她有趣和感性的灵魂,瞥见她那些恣意阴郁的小说的影子,为我们的阅读加一片恣意风味的柠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