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故宫|养心殿(6)

 新用户8926AVU2 2022-10-12 发布于北京

#头条创作挑战赛#

我们今日介绍养心殿西暖阁三希堂殿内陈设摆件。

文章图片1

三希堂炕上陈设木匣《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

从乾隆十二年开始,乾隆便命人将内府所藏历代书法作品,择其精要,镌刻成《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名家精贴尽汇其中,藏于三希堂之内。

文章图片2

文玩摆设

宝座上摆青玉如意一座。

窗台上摆青玉牺尊砚滴、青玉蟠螭觥、玉冠架、白玉镂空练磬等玉器。

文章图片3

青玉行旅图笔筒

炕桌上原摆青玉行旅图笔筒,青玉质,圆柱形笔筒腹部以镂雕作三段秋山行旅图,其上雕有老者、苍松山石等景物,峰峦叠嶂,林木入秋,行旅者行进其间,腹下有五垂云足,并配硬木木座,现换成其他笔筒陈设。

文章图片4

青玉四峰形笔架

青玉四峰形笔架,青玉质,以整块玉料琢成四个圆锥形山峰相连而成笔架,山凹处架笔。附木座,现换青玉笔架。

文章图片5

青玉“乾隆御笔三希堂记”册

和青玉“乾隆御笔三希堂记”册。

双层案几上青玉托莲蓬香插、紫檀木砚屏等。

文章图片6

檀香竹画插屏

此对插屏也陈设在双层案几上,为檀香木边座,上雕夔龙纹,屏心为催生石阴刻填金御笔书画作品,正面分别为兰花与丛竹,背面则是乾隆帝临写王羲之《清晏帖》和《省飞白帖》,插屏小巧精致,现摆放到库房。

文章图片7

金廷标《掣笔图》

宝座对面挂清代画家金廷标的《掣笔图》,此图为纸本墨笔,画心长86.5厘米、宽88.9厘米。四周有8厘米宽的蓝绫裱边,用来保护画面及粘糊上墙。画幅左下方作者款识:“臣金廷标恭绘'下印“臣廷标”白文方印。

文章图片8

《掣笔图》局部

此图绘重峦登嶂,秋林染黄,一带清流盘山而过。临溪处建有房舍,其中微轩内绘一个年轻人正在握笔习字,一位老者悄然立手其后,欲抽其笔。紧邻敞轩处绘一男子临窗独坐,呈托腮静思样。

文章图片9

董邦达《御制三希堂记意图》

图样借鉴董邦达《御制三希堂记意图》。

文章图片10

乾隆《题金廷标掣笔图》

在画幅的右上方有乾隆帝于“丁亥新正上浣御题”:“总角习书饶碗力,掣从背后得难求。倚窗法护独闲坐,应是驰情托远游。

乾隆皇帝对三希堂情有独钟,并在他的授意下,刻制了不下十三方“三希堂”宝玺,其中有两组宝玺比较出名:三希堂精鉴玺和三希古稀犹日组合玺。

文章图片11

三希堂精鉴玺

“三希堂精鉴玺”组玺为二方一组,

文章图片12

三希堂精鉴玺

其中三希堂精鉴玺为青玉螭纽长方形玺,面宽2.2厘米,长4厘米,通高1.9厘米,上刻汉文篆书“三希堂精鉴玺”。

文章图片13

另一枚宜子孙玺为汉玉瓦纽方形玺,2.5厘米见方,通高1.5厘米,汉文篆书“宜子孙”。
此二玺是乾隆鉴赏类印章,相互配套使用,与青玉圆形印泥盒共贮于紫檀木圭璧式匣内。匣盖两端刻错金圆双龙捧乾卦和方双龙捧“隆”字玺图案,四周浅浮雕“天保九如”图案,底刻“乾隆御用”四字。

文章图片14

葫芦三希堂玺

此玺为碧玉三螭钮,浮雕三只螭龙,螭龙身躯盘旋,昂首回眸,头部眼、鼻、嘴、须、角、腿、尾、爪雕刻细腻,四周浅刻云纹,线条流畅,与上面的螭龙相互呼应。

印面长8.7厘米,宽5厘米,葫芦形印面,印文为阳文“三希堂”三字。

文章图片15

《乾隆宝薮》中三枚组合玺

在《乾隆宝薮》中,此方“三希堂”玺是和“古稀天子之宝”和“犹日孜孜”玺组合在一起的,是同时制作的一套组玺中的一方。

至此,养心殿西暖阁三希堂的明间文玩陈设介绍完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