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故宫|养心殿(4)

 新用户8926AVU2 2022-10-12 发布于北京

#头条创作挑战赛#

我们今日介绍养心殿西暖阁勤政亲贤室。

文章图片1

养心殿工字形布局

西暖阁为西次间和梢间,分前后两室,前室西一为【三希堂】,东墙有小门通向中室【勤政亲贤】。后部西室名为【长春书屋】,东室为【无倦斋】,乾隆年间改设佛堂,养心殿西耳殿为“梅坞”。

文章图片2

夹道中紫檀落地镜和方窗

西暖阁东间为夹道,一边是通往明间的门,靠西墙立一架紫檀落地穿衣镜,北板墙上嵌有紫檀雕金线如意夹纱方窗,有门通后室。

文章图片3

勤政亲贤室

勤政亲贤殿是雍正处理政务、批阅奏折,召见军机大臣和商讨机密的地方。

文章图片4

室外板墙

为了保密,避免室内商讨事宜被窥伺偷听,室外抱厦柱间安装了半截板墙。

文章图片5

勤政亲贤匾额

室内上悬雍正亲笔【勤政亲贤】纸匾,意为皇帝要勤于政事和亲近贤能的臣子。

文章图片6

【唯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楹联

下挂楹联【唯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是雍正手书,为室内最早墨迹。

这两句话出自张蕴古给唐太宗的《大宝箴》,原文说:“圣人受命,拯溺亨屯,归罪于己,推恩于民。大明无偏照,至公无私亲。故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

原意为圣人受天之命,皇帝是为了治理天下百姓,而不是让天下百姓侍奉皇帝一人。

雍正将【故】字改为【唯】字,【不】字改为【岂】字,意思便变为“只有皇帝一人治理天下,岂有天下百姓为了侍奉一个皇帝。上联凸显皇帝“唯一人”的尊崇地位,下联则说如果施政不得民心不顺民意,就是皇帝的过失了。

文章图片7

乾隆御题藏经纸诗屏

匾额下挂乾隆御题诗屏。此屏尺寸硕大,带如意头铜倒环一对,混面双阳线包锦边框,屏心为乾隆帝御笔楷书十箴诗,每句皆以数字开头,总结了为君施政需要遵循的要义,落款为乾隆癸酉,即乾隆十八年。

文章图片8

诗屏局部

此屏其屏心以小块暗黄色纸张拼接而成,背面隐隐透出字迹,则可以推知所用纸为藏经纸。乾隆帝对藏经纸非常珍视,御笔书法多用此纸。但多为卷、册等形式,在大型挂屏上使用极为少见。

文章图片9

养心殿四箴序

室内东墙挂乾隆手书《养心殿四箴序》上写:“我皇考圣训曰:敬天法祖,勤政亲贤,事止四端,义该万理。自古帝王莫不守此以治,违此以乱。”与室内匾额相互照应。

文章图片10

正大光明纸匾

西墙上悬挂有咸丰御笔“正大光明”匾,匾中上方为“咸丰御笔之宝”朱文印。

文章图片11

勤政亲贤室内宝座

北墙设宝座,座旁左右为御案和文房四宝,西有板墙门和三希堂相通。雍正年间原陈设书格六架上玻璃拆去,其格子挪入里屋。

文章图片12

雍正读书图

雍正每天5点左右起床,洗漱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书房恭读《圣训》和《实录》,从中取法借鉴治国之道。清帝王告诫臣下的诏令、言辞被称为《圣训》。新皇每日晨读先皇“圣训”一节,作为施政的座右铭。

雍正的“为君难”是要提醒自己身为皇帝责任重大,同时也激励大臣知难而进,君臣同心同德,共同把国家治理好。

康雍乾三朝一百三十多年,常被称为“康乾盛世”,承上启下的雍正经常被落下。但雍正却是这祖孙三人中最勤政的皇帝。他不出游,不巡行,不围猎,全年只休息元旦和生日两天。短短十几年,国库充盈,这就是雍正的成绩。

至此,养心殿西暖阁勤政亲贤室介绍完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