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故宫|御花园(6)

 新用户8926AVU2 2022-10-12 发布于北京


我们今日继续介绍御花园内的亭子:浮碧亭和澄瑞亭。

文章图片1

浮碧亭

浮碧亭位于御花园东北,平面为方形,三开间亭子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南面的三间出厦敞轩是清朝雍正年间后加的。

亭子上顶带黄剪边的绿色琉璃瓦四角攒尖顶,琉璃承露盘上宝珠脊刹。敞轩是带黄剪边的绿色琉璃瓦卷棚悬山顶。

文章图片2

亭在单券洞石桥之上

下有东西长的矩形水池,池上横跨南北单券洞石桥,亭座落于桥上。池中水引自护城河,池壁雕有石蟠首出水口,池中芙蓉出水,游鱼穿泳。

亭两侧的石雕栏板,也是桥的栏板,南北两面在石栏板中间设两步台阶为亭的出入口。

文章图片3

横枋上的金线龙锦彩画

檐枋下装镂空华板和方柱。横枋上虽然也是苏式彩画,但与常见的鱼虫花鸟不同,这里绘有宫廷花园特有的金线龙锦彩画。

文章图片4

百花天花和木雕双龙戏珠八方藻井

亭内有百花天花和木雕双龙戏珠八方藻井。

文章图片5

凝香亭

浮碧亭北面宫墙有一座很小的四柱方亭为凝香亭,建于明嘉靖十五年,当时叫做金香亭,万历年间重修时改称凝香亭,四角攒尖顶,琉璃宝珠脊刹,顶内绘五彩天花。下置坐凳楣子,上装倒挂楣子。

亭上黄、蓝、绿三色琉璃瓦相间,如棋盘格,为宫中所仅有。

文章图片6

澄瑞亭

澄瑞亭位于御花园西北,和浮碧亭形制一模一样,三开间亭子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后在乾隆年间添置出厦敞轩。名字取自宋太宗赵光义诗《缘识》“遥观极自望云头,碧海波澄瑞日浮”。这两座亭子取名“浮碧”、“澄瑞”引此句之意。

文章图片7

金龙井口天花

与浮碧亭不同,澄瑞亭内为金龙井口天花。

文章图片8

双龙戏珠八方藻井

正中有双龙戏珠八方藻井。

文章图片9

澄瑞亭内斗坛与楠木流云纹屏风

亭的四面原装有护墙板以开门窗,内设斗坛,后被拆除。斗坛后有座九扇楠木流云纹屏风。

屏风按照斗勺状陈设,使澄瑞亭形成一个斗形的坛。

文章图片10

胤禛道装双圆一气图轴

在雍正九年,雍正因患病原因兴建斗坛,其中四座分布在宫中,分别是:养心殿西暖阁斗坛,乾清宫斗坛,澄瑞亭斗坛和钦安殿斗坛。

文章图片11

铜鎏金斗母

斗坛主神为斗母,为北斗众星之母。原为道教神,后佛教摩利支天形象与其重合,主天地万物之生。法相为三面八臂,左右各四臂,手中分别握有太阳、月亮、帝钟、金印、弯弓、等法器。

文章图片12

铜鎏金啦嘛塔

屏风前须弥座供一座神亭,亭顶装饰玻璃红日和白月,亭内供奉斗母坐式画像。须弥座前摆放一张红漆描金供桌一张,上供铜鎏金喇嘛塔和五供,塔内供斗母站像。

文章图片13

门殿

澄瑞亭西面宫墙下有一座亭子,类似绛雪轩门前的敞轩。这座亭子叫门殿,宫墙上有一座可通到漱芳斋的门,门殿檐柱下有坐凳楣子,上有倒挂楣子。

文章图片14

玉翠亭

澄瑞亭北面宫墙处有一座很小的四柱亭为玉翠亭,曾增设门窗,与凝香亭形制大致相同。修建时叫做毓翠亭,万历年间重修时改称玉翠亭。

文章图片15

澄瑞亭杏花

亭前有棵杏树,是故宫杏花拍摄最热门的一处。杏树枝干虬曲,亭亭玉立。

下一期将剩下的四座建筑介绍完后,御花园系列就告一段落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