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大教授给数字时代孩子的信:屏幕之外,天高地阔

 王太轩 2022-10-12 发布于河南

北京大学教授胡泳的新书《像树一样自由:给孩子们的信》里没有“鸡娃”指南,没有必选清单,有的只是一对“00后”龙凤胎男孩、女孩的第一个生肖年轮的成长点滴记录,一个中年人苦乐兼备、五味杂陈的心得体会,一位思想者父亲关于爱与生活的哲学沉思录,也是一份温暖而鲜活的“多孩”家庭教育样本。

今晚夜读选取了胡泳与孩子们交流电子屏幕使用时间及问题的信件,他以静观、聆听、对话的方式,提醒面临同样问题的家长们:养育,终究是一条漫长的、双向的精神成长之路。

屏幕之外,天高地阔

2020年12月

亲爱的未未、末末:

从开始能够跟大人交流时起,你们就意识到了电脑和手机的存在。一岁多一点,只要爸爸妈妈一打开电脑,你们就双双凑上来看,一会动鼠标,一会敲键盘,一会用手去摸电脑上的画。一旦把你们从电脑前抱开,就会大喊大叫,那时唯有拿小画书转移注意力。

爸爸有时不得不抱着孩子在电脑前工作。为了哄小朋友们不和爸爸争键盘或抢鼠标,爸爸用很多东西摆在你们面前吸引注意力:可以乱撕的纸,可以乱扔的扑克,可以乱画的笔,可以乱抓的花生……可这些招数渐渐不灵,比方未未,爸爸抱着往电脑前一坐,就拼命拽爸爸“起,起”,让爸爸带自己去别的地方玩儿。

手机就更不用提了,一开始就是大人们哄小朋友的通用玩具。小孩对触摸屏毫不陌生,你们会很熟练地用手划过屏幕,玩弹琴游戏,翻相册,也会退出到主页,对各种应用乱点一气,最后发现涂鸦最好玩,涂得不亦乐乎。要么,就是和Siri进行无休止的对话,也搞不清楚是Siri还是你们更有孩子气。

你们同爸爸妈妈争抢电子设备,也很快就懂得,要同电子设备争抢爸爸妈妈。

六岁的一天,未未对Siri叨咕:大人整天盯着电脑,未未、末末整天自己玩。

未未学会用手机拍照,偷拍了爸爸坐在电脑前的样子,用然然姐姐的话来形容就是:爸爸一看电脑,就双眼无神,表情呆滞,张着嘴,皱着眉头。妈妈最清楚爸爸这形象,曾经说,爸爸无论到世界上的什么地方,都会对着电脑坐成雕塑。有时妈妈会生气:“我看到爸爸打开电脑,一下子又回到那个令人熟悉的状态。”这时未未就会嚷嚷:“把他的电脑拿走,让他回到那个不熟悉的状态。”因为爸爸老坐在电脑前端坐不动,你俩还发明了一个名为“拔树根”的游戏。

可是妈妈自己做得也没有多好。七岁的时候,有一次爸爸出差归来,你俩争相向爸爸告状:

未未:爸爸出差的时候,我对妈妈可不满意了。她老钻进手机里,跟她说话,她老是说:啊?你说什么?

末末:她还在沙发上看手机,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未未:妈妈告诉我们不能躺着看书,我们都做到了,可是妈妈为什么躺着看手机?

末末:我们要妈妈从手机里出来。

末末有句评论说,妈妈的生活就是:手机,电脑,iPad。未未马上补充说,爸爸也是。

那段时间爸爸妈妈经常带着你俩旅行,各大城市里的世面见得多了,你们在家里模仿创作各种禁止标志:除了“小心滑倒”“小心楼梯”“小心被门夹着”,以及“禁止饮食”“禁止玩具”“禁止垃圾桶”等之外,还有极其重要的两项——在爸爸的衣服上贴一个“禁止电脑”的图标,表示不许爸爸总是工作;在卫生间门边贴一个“禁止手机”的图标,表示禁止妈妈上厕所时看手机。

旅行到巴黎,有一天晚上闲谈,未未突然提出一个问题:“爸爸,谁是最伟大的人?”爸爸被问住了,只好说:“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所以会说出不同的伟大的人。”

末末:我觉得埃菲尔最伟大,因为他建了铁塔。

未未:我觉得最伟大的人是发明软件的人,让爸爸天天盯着电脑,妈妈天天盯着手机。

爸爸给你俩算账,说你们一生中大概只有五十年干事的时间,要珍惜光阴。末末说:“五十年好长啊。我就想圣诞节快快到来。”未未嘀咕起来:“那样,妈妈一生看手机的时间占多少?末末玩小汽车的时间有多少?爸爸工作的时间呢?”

未未的思考很犀利:我们一生中,会度过多少屏幕时间呢?

在你们出生两年半之前,2007年1月9日,苹果公司推出了第一款智能手机iPhone,将手持计算机与手机融合为一体。人们对它的易用和时尚趋之若鹜,它也给其他领域带来巨变,包括信息、社交、软件、娱乐、广告等。iPhone非常出色,然而,它所带来的问题是,这种设备无论白天、黑夜都和人在一起,以至于变成了人体的一个“新器官”。

10年后的2017年,英国生理学会调查过2000人,让他们评估亲朋好友去世、身份证丢失、手机丢失、遭解雇、患重病、筹划婚礼等18件“人生大事”带来的压力。并不奇怪,失去亲朋好友和患重病名列前茅,但令调查人员意外的是,丢手机造成的压力感与遭遇恐怖袭击相差无几。

手机、平板电脑和其他智能设备的设计,无不经过一整套的精心研究,目的就是要让人在使用的时候不自觉地上瘾、无法自拔。这些设计吸走了人类的成万上亿个小时。那时,理想的广告用语是“诱人的交互设计”“一次又一次地吸引用户”。而现在,人们慢慢开始意识到,绑定在自己的手机上很可能是一种不良行为,好比吸烟成瘾,或者患上了肥胖症。

自iPhone亮相以来(一年后首款Android智能手机问世),智能手机经历了速度惊人的更新迭代,已经比以前更大、更精致、更智能、更普及,超出任何人的想象。一部普通智能手机的处理能力是把“阿波罗11号”送入月球的计算机的10万倍以上。一场无声革命由此开启,人们交流、聆听、观看、消费和创造,从此再也离不开它。永远在线的网络连接、随手可拍的相机、口袋里的计算机,将人类的生存彻底“屏幕化”和“设备化”。

你们和然然姐姐,还有爸爸妈妈都已化作“屏幕化”生存的一员。

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平行世界的入口无处不在:在电脑上、手机上以及电视上都潜伏着。屏幕一下子成为我们生活中如此熟悉的物件。为了应付众多的屏幕,我们学会了在不同媒体间,以及在媒体和真实生活之间反复切换。

保持你们的眼睛远离屏幕,从来是爸爸妈妈的一项艰巨任务——毕竟爸爸妈妈自己也未必是好榜样。你们喜欢和大人打游击战,并且常常获胜。而且,孩子们都是天生的黑客,无论爸爸妈妈怎么改电脑密码,都能被你们破译。

之所以这样防范,是因为爸爸担心,过度盯着屏幕有可能对大脑产生影响。研究表明,频繁的刺激和即时的满足,可能会让人难以关注更费力气的任务。一旦习惯于屏幕上那种高潮迭起的刺激,假若现实世界中的事物不那么令人着迷,我们就很难集中注意力。屏幕时间使常规世界看起来相当沉闷,就像看植物生长一样。

我们正面临普遍的注意力危机,尤其是孩子们,几乎没有抵抗力,因此深受其害。注意力持续时间在缩短,记忆广度也随之出现问题。走神,或者叫分心,变成了我们必须日常与之搏斗的顽敌。

大脑的运作包含两种注意力:自动注意和定向注意。自动注意来自大脑的默认模式,是一种不需要额外努力的注意力,通常在我们与容易吸引人的东西互动时被唤起,例如浏览社交媒体、玩视频游戏和看电视。定向注意则不然,但凡集中精力完成乏味甚至是无聊的任务,都需要利用这种注意力。那些比较费力的活动,比如看书和学习,往往要调动大量的定向注意力。

爸爸想起,每次洗完衣服,妈妈都吩咐你们将自己的衣服收起叠好。结果,为了逃避叠衣服这种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末末开始把衣服藏得到处都是,给妈妈一种衣物已经收好的假象。小男孩这样做,有时想的就是如何赶快回到电脑上去。当一个孩子花太多时间在屏幕上,并且不断获得快感的奖励时,就很难专注于那些不那么有趣、但在生活中很必要的任务。

尤其令爸爸担忧的是,大脑还没有进化到能够处理大量的视觉线索和即时信息的程度。研究数据告诉我们,每天花在屏幕上的时间超过6小时的人,明显更有可能患上抑郁症。

抑郁症与睡眠息息相关,电子设备似乎格外扰乱睡眠。以往人们获取信息的活动对睡眠的影响不大。比如读书和看杂志,要么催人入睡,要么可以在睡觉时轻松放下。每天看几个小时的电视,与睡眠减少也只有微弱的联系。可是,智能手机的诱惑往往让人无法抵挡。无论是刷短视频、玩游戏还是在社交媒体上聊天,都让人欲罢不能,直至深夜。

睡眠不足会导致无数问题,包括思维和推理能力受损,体质变弱,体重增加等。它还会影响情绪,直至患上抑郁症和焦虑症。那些在黑暗中发出蓝光的智能手机,正在扮演一个“邪恶”的角色,一点点蚕食人们的身心健康。

其中,我们的很大一部分屏幕时间,花在了社交媒体上。

“00后”的你们,不能体会过去联络起来多么麻烦,比如:没有电话,远距离的交往基本靠写信;出门拍照,照片需要等一周才能在照相馆冲洗出来,等等。在社交媒体发明之前,人与人互动的手段非常有限,主要限于亲自认识的人。手机和社交媒体彻底改变了全世界人们的互动和交流方式。

爸爸毫无疑问是社交媒体的受益者。与家人和朋友联系,从未如此简单;爸爸还得以与那些素昧相识的人建立联系,其中许多人日后成为生活中的好友和宝贵的事业同伴。此外,社交媒体也是一个发布平台,作为写作者,社交媒体对爸爸来说,构成了重要的表达出口。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爸爸注意到,社交媒体正在入侵我们的每一天,甚至每时每刻。检查社交媒体是爸爸早上做的第一件事,也是晚上做的最后一件事。爸爸的写作和研究常常需要长时间的集中思考,现在却被社交媒体严重分心了。

不仅如此,虽然爸爸现在能获取的信息比想象的要多得多,但在社交媒体上,有那么多的丑陋,那么多的恶意,那么多的错误信息。爸爸开始认同那些社交媒体的直言不讳的批评者,比如美国计算机科学家杰伦·拉尼尔,他甚至写了一本书:《马上删除社交媒体账号的十大理由》。这些理由包括:自由意志的丧失,对真相的侵蚀,同理心的破坏,不快乐的滋生,以及公共生活的破坏。

社交媒体的一大问题是,人们在上边不断雕刻和制作一个经过修饰的、更“讨人喜欢”的自我形象。甚至可以说,社交媒体正在强制它的用户们相互表演:从身材长相、世俗成功到日常生活,每个人都在试图让自己看起来完美——但其实只是看起来而已。大家在社交媒体上晒的美轮美奂的照片中,不乏真实的存在,然而,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好日子和坏日子,历来就是如此。社交媒体扭曲了这种平衡,炮制了一种空洞的美好。

我们被激励以各种方式在社交媒体上塑造一个失真的,甚至虚假的自我,但当我们这样做时,失去了一些真正重要的东西:此时此地体验生活的能力。而“此时此地”才是真正的自我存在的地方。一旦减少社交媒体的使用,你会发现,仅仅是更多地与家人在一起,与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对话和相伴,不必为虚拟的虚荣而费心记录自己的每一刻,也不会因沉浸屏幕而错过日落,是多么简单而美妙。

更致命的还在于,社交媒体会根据用户的喜好和行为进行调整,让它自己显得更有用、更引人入胜、更具诱惑力。这就是算法发挥的魔力,它会跟踪你关注的人、搜索的内容以及在网上的浏览痕迹,源源不断地提供相似或相关的东西。

这就会导致,每个人最后只看到自己惯于,或者乐于看到的东西,而失去了不一样的视角。对于青少年来说,这就意味着,更容易被同龄人的喜欢、评论和分享所影响。爸爸担心,刚刚步入青少年的你们,还没有形成鲜明的个性和个人兴趣时,就被社交媒体里趋同的“酷孩子”形象淹没,导致你们可能做出的选择变得乏味和值得怀疑。

为什么在今年,爸爸想要很严肃地和你们谈一下社交媒体?这是因为,在疫情影响下,你们的网上聊天次数明显增加。爸爸当然知道,社交媒体现在已成为青少年人际交往的主要平台,而这一时期,又是你们的社会接触面迅速扩大、对个人幸福越来越有切身感受的重要成长阶段。

爸爸妈妈是在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之前的时代长大的,我们的青春期和你们的迥然不同。区别不仅在于对世界的看法,而且在于如何度过自己的时间。你们这一代青少年,在社交媒体这类新空间中花费大量时间,而这会使你们更快乐吗?

尽管社交媒体有能力将孩子们日夜联系在一起,但它也加剧了青少年对被抛弃的担忧。当看到朋友或同学在自己缺席的情况下相聚时,便会感到被排斥和受冷落。社交媒体对发帖行为也征收了“心理税”,因为常常会焦急地等待着评论和肯定。

青春期的孩子,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都处于迅速的变化和成长中。社交平台日益明显的视觉导向,会放大孩子们在社交网络中的不安全感。

如果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爸爸妈妈给到你们手中的手机、电脑可能使你们严重不快乐,那么,我们大人首先就要反问自己:为什么要允许你们现在就进入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生活?

你们可能需要知道自己的朋友在做什么,期盼同龄人的互动和激励;你们需要探索自己的身份,创造并分享你们所做的事情。但是,你们现在很难过滤掉负面的东西,特别是在青春期心理脆弱的时候,更是如此。

很多父母在数字时代的育儿工作中有点退缩,任由孩子自行其是,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大人对孩子的数字冲动感到无能为力,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孩子说,这里是我的独立空间,请你尊重我的隐私。

作为数字化移民,爸爸妈妈在网上和网下、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做了一个人为的区分,但对你们来说,两者之间可能是无缝的。不过,爸爸依然认为,在这个阶段,你们在虚拟空间里需要我们,而我们作为父母,也需要在这个空间里养育你们。

所以让爸爸来明确一下大人的想法:

第一,正如有不同类型的食物,也有不同类型的屏幕时间。阅读电子书的感觉可能与刷社交媒体不同;在流媒体平台上看电影,可能与在电脑上看动漫不同。有些时间比其他时间更有“营养”,对你们的情绪和心理健康更具积极影响,“营养”的高低,取决于内容、上下文和剂量。

屏幕的使用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是要分门别类地考虑你们的屏幕时间,而不是笼而统之,这样就可以确定什么是合适的混合比例。由此也可以推导出,哪些屏幕的使用是必要的,以及使用的限度又是什么。

第二,任何屏幕的使用时间都必须是有限制的。至于所选择的平台和时间段,我们可以共同商量。在给定的时间里,你们拥有使用的自由,爸爸妈妈并不会监控你们的在线互动。如果遇到困扰,我们愿意随时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在受到网络欺凌的情况下,爸爸妈妈将尽全力保护你们。

在专注于家庭作业或其他需要集中脑力的活动时,不可以接触屏幕。有一条不可逾越的规矩:晚上不允许把手机、平板电脑或其他电子设备拿到自己的卧室里,卫生间也不行。在睡前至少一个小时内,不得使用这些设备,以免影响睡眠。

它们也不得出现在餐桌上,我们召开家庭会议的地方,以及家庭旅行之中。在这些时候,家庭成员需要把注意力完全转向对方。

第三,在高中以前,爸爸妈妈选择不给你们配备手机,也不允许你们注册社交媒体账号。如果你们的同学或朋友有智能手机,或者活跃在社交媒体上,当你们受到邀请的时候,可以直言不讳地告诉他们:父母还没有同意我们拥有这些,我们可以选其他方法交流。

总之,爸爸妈妈希望你们:保持足够的睡眠;不要与朋友失去现实生活中的联系;坚持体育和艺术活动,这对心理健康和幸福非常重要。如果你们能在这些方面照看好自己,爸爸妈妈将不再担心手机和社交媒体的不良影响。

就像有健康和不健康的饮食方式一样,每天的屏幕使用也需要适度、适当,这对你们的健康同样影响重大。相比于屏幕时间,现在,你们需要更多的眼睛对眼睛的时间。

重要的是,你们要明白,我们越是关注屏幕,我们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投入的精力就越少,结果会使我们的生活实际上变得不那么有趣。

亲爱的未未、末末,爸爸妈妈希望你们迈向一个更真实的自己,一个更充分地生活在此时此地的自己。你的生活最终由你所关注的事物组成,所以,你关注什么,必须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

当然,必须说,爸爸妈妈作为大人,也需要仔细反省自己对电子设备的使用,以及我们所树立的榜样。我们必须身体力行,塑造良好的屏幕习惯,比如,尽量不要用屏幕开始和结束自己的一天,也不要试图在卫生间马桶上了解天下大事。

你俩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忘了是谁测验没考好,妈妈很不开心。那天,妈妈和爸爸出门去银行,忘了带手机,只好翻看店里的杂志。翻着翻着,妈妈突然悟到,世界这么辽阔,为什么要那么在意孩子一次、两次的测验成绩呢?爸爸嘲笑她说:所有的觉悟,都只会在不看手机时产生。

是的,亲爱的未未、末末,屏幕之外,有远为辽阔的世界。走进那世界里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