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o.90 看《觉醒年代》后写下的一些

 西瓜瓜的图书馆 2022-10-12 发布于广东

为献礼的电视剧,不知道创作时有没有想到会有那么大的反响。

看完的时候我在想这个问题。

感谢匠心佳作,激起大家又红又专的心。

讲一些印象深刻的——

新青年编辑部(陈独秀先生家)门前那条泥路,中间总是有滩水,他们偶尔绕开走,踩在泥里脏了鞋边,偶尔是扔几块砖头垫脚。

第一次是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聊在北大举行新文化运动系列讲座,讲汇集青年才俊推动新文化运动;

第二次是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三人在陈家里喝了酒出来之后,胡适喝醉了强撑着说可以自己走,但差点一脚踩进泥里,陈独秀给他放了几块砖头在泥泞之中,说,前路坎坷,小心脚下。

看到的时候真的会忍不住感叹编剧和导演好好好好。

探索的过程就是蹚泥路的过程,需要的是不断有人踏进泥泞之中,才能以此托起后人;而观点不同极易造成割裂,不管是新青年的发展还是国家的发展,都是很好的类比,好绝啊!

但几次出现蚂蚁爬上手的画面,一次是陈延年刚出场的时候,一次是守常先生印传单的时候,我不太能理解。

蔡元培校长的就职演讲片段我看了三遍,又把稿子抄了一遍。

不管是历史的还原还是演员的声体形表,都恰到好处地一下一下扣在桌上,问我,虽非北大,但来此求学,宗旨正大与否。

鲁迅先生的出场也让人印象非常深。

官兵押着不知是否有罪的犯人走到市场行刑,人头落地后一群人蜂拥而上,给官兵铜钱,再破了防冲上前拿着馒头蘸了血,转身往回边跑边喊着孩子有救了。

还在原地的老人指指点点,说民国军官的刀不够快,不如从前。

从挥刀的那一刻,我就是捂着嘴看的。

人血馒头,果然名出有由,非常难过。

后来他写完《狂人日记》的时候,躺在地上,翻过身来眼泪滑落,写下鲁迅的笔名;陈独秀一行人每人读其中自己最喜欢的选段,看得我掉眼泪。

我好后悔,怎么把《呐喊》放回家了,应该再读一遍狂人日记的(虽然我没完全读懂)。

我知道不能以貌取人,但从胡适一开始出现我就不喜欢他。

看不见他的才华,所以陈独秀欣喜若狂的时候我根本不能理解。

可是五四运动的时候,他和李大钊在走廊争论的时候,我突然有点理解他,不是赞同,就是觉得,可以理解。

最后一集他说,“窃以为,既然是选择,朋友之间就应当允许人各有志,君子和而不同嘛。”

他们的每一幕争论,互相驳斥,我不赞同你,你不赞同我,即使争得面红耳赤,但过后我们还是朋友,我真的很佩服。

另一个佩服的点是,当时的青年们,怎么看得下现在对我来说难啃如木的《资本论》等等的书呢。

五四运动一千多名学生被捕,陈独秀先生去了一趟关押的地方,回来靠在红楼走廊角落那里,那种神情,上一次看到类似的,出现在学生被抓时的蔡元培校长脸上。

还有印象深刻的地方是林琴南对张长礼说,文人和政客终不是一路人;以及,蔡元培校长接了巴黎和会的电话时气愤地骂了句王八蛋的行径,挂了电话转身道歉说自己说了粗话。

说不上来,但就是印象深刻。

但为什么1920年8月成立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却以1921年中共一大为建党纪念日呢,我不懂。

有一部同类型剧叫《我们的法兰西岁月》,讲的是赵世炎周恩来等人留法勤工俭学时期发生的事。

我是先看的这个后看的《觉醒年代》。

有兴趣可以看看,原先觉得法兰西岁月很好看,但是相比觉醒年代,有所相差。

两部剧中陈氏父子的关系偏差有点大,有些错乱(指我自己)。

后来吴稚辉把为留法勤工俭学生而建的里昂中法大学变成了专收公费自费学生的中法大学,又出卖了陈延年导致陈被杀,我觉得好难过。

觉醒年代的选角太好了,我虽然不太喜欢乔年的配音,但毕竟戏份多的时候他还是个孩子可以理解。两个人的眼睛都亮晶晶的,即使是最后被捕的画面,眼睛里也是亮亮的。

在网上看到陈乔年的饰演者解释说为什么要回头笑,因为他们是先觉醒的那一批人,他们知道什么是真理,知道胜利是什么,所以即使赴死也会露出开心的笑容。

我是理科生,对于历史,除了高二那位讲课像讲故事的历史老师带动的兴趣,就别无其他了。

影像化历史的好处是,书上写的巴黎和会相关的历史,当时在我看来只是普通的阅读,但看剧时为此而热血澎湃激动哭泣的人却为数不少,还有原先只是知道蔡元培这个人,角色演绎让历史人物更加生动立体,也更令人尊敬。

虽然版画的一些部分以及他们讨论理论的一些部分对我来说吸引力不大也没有完全认真地看,但还是觉得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历史剧了,当然了,严格意义上来说,也没看过几部。

这里真的笑到我了

图片来源: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