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子兵法》的智慧为何超越时空、经久不衰?本期节目中国人民大学黄朴民教授继续为您解析《孙子兵法》的文...

 胡绍仪笔扫千军 2022-10-12 发布于湖南

中国古代兵学文化与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这些脍炙人口充满哲理的语句,皆出自《孙子兵法》。一部《孙子兵法》,仅6000余言,后人却用无数言语在“琢磨”它、解读它,千百年来,它被译成多国文字,是很多著名的军事院校的必读教材。国内外许多地方都成立了孙子兵法研究会,研究其军事思想。它为何有超越时空的魅力?它的哪些价值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呢?

中国人民大学黄朴民教授认为,《孙子兵法》虽然讲的是用兵打仗的事情,但里面包含的哲理和智慧,在今天凡是具有竞争、博弈意义的场合,都是可以借鉴的。

对于“做还是不做,什么时候做,在哪做,由谁来做”,这些每个人工作和生活中都要面临的抉择问题,《孙子兵法》都给出了指导性的解决方式。

黄朴民教授认为,《孙子兵法》中所蕴含的竞争之道、战略之道、统帅之道三方面的问题,对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和人生成长具有非常实际的启示意义。作为齐鲁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的精髓已经渗透到我们的血液和我们的文化传承中,作为现代人我们又应该如何活学活用《孙子兵法》呢?请看本期节目黄朴民教授的深入解读。

黄朴民

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史学会理事、董仲舒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常务理事等。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思想史、中国军事史。

代表性专著:《春秋军事史》《天人合一:董仲舒与两汉儒学思潮》《先秦两汉兵学文化研究》《何休评传》《孙子评传》《大一统:中国历代统一战略研究》《道德经讲解》《孙子兵法解读》《黄朴民解读论语》等。

按钮选择查看公众账号

孔子大学堂qq学习交流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