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艺术界名人谈王福增国画艺术

 完美至上 2022-10-12 发布于广东

李人毅(著名画家,美术评论家,人民美术网总编):王福增的国画贵有境界,画出了感受。画家画树的能力尤其强,能用墨色造型并以浓淡画出节律,犹如笔墨交响诗,自成一家。如作品《小山脚下的村庄》是一幅大泼墨山水画,贵在笔墨的神韵上达到了意境的高度,画家技法熟练,放收有度,张弛自如,浓烈而又不失空灵,是画家一幅成功之作。王福增画白洋淀自成一法,是对中国画技法创新的一大贡献。我看了,王福增的国画都是原创作品,原创的艺术富有魅力!

图片

     刘荫祥(著名大写意画家,美术教育家,天津美术出版社编审):我与福增先生是在网上认识的。后来得知已故大写意花鸟画家问雨先生,生前与我和福增先生都十分要好,我们便成了朋友的朋友,关系越发密切,彼此都比较关注。福增先生博学广识,淡泊名利,画、文皆佳,是位典型的具有专业水平,而又自娱自乐的人。他的画文化气息浓厚,最喜欢的是那些具有河北地域特色的作品,一幅幅没有山的山水画,加上焦点透视,鲜活而又现代,似乎显现出一个新画派诞生的雏型。是我冷眼得出的感觉。

图片
江山(新华社高级记者,中红网总编)许多人看了王福增老师的北方水乡画,都说很喜欢,觉得有三个特点。一是静与动结合得非常好。画的是水乡风景,看起来是那么安静,却是静中有动。只要稍微用心就可以看出,船在摇、柳在摆、鸟在飞、风在吹,整个画面有一种飞动的、生机勃勃的感觉。
二是美和妙结合在一起了。一般来说,画中的景色是比较美的,但王福增这个画比一般的美还要漂亮,这就是妙。什么是妙呢?你看,乡村的远近、树木的高低、色彩的浓淡,都是那么搭配有方、错落有致、浓淡相宜,给人一种非常巧妙的感觉。确实,在中国山水画中,王福增老师的北方水乡画无疑成为独特的一家。
第三个特点就是实与虚的结合。实,就是实际、实在、朴实。看了王福增的画,仿佛身临北方水乡。但又让人感到有种虚化的灵境:柳絮、水流、山雾以及农家的炊烟,如入仙境。王福增的画注重写意,颜色就是黑和白,只是树木有点绿色,看起来颜色非常单调。但细细品味,内涵却非常丰富,值得玩味。

图片
     刘丰杰(著名美术评论家,天津出版社编审):先生的画水墨韵味真好,越画越有意境,有笔墨情趣,还有西画元素,有自己的特质,不容易!第一次见先生画花鸟画,很有意境,其花鸟画水平不亚于其山水画。

图片
    王金石(著名画家):福增先生的作品平实的构图简洁而丰富。氤氲水墨灵动的线,生动点景活了一大片。朴实秀美的“匠心”,“独运”着秀美乡土,尽显功夫与修养!比白雪石更简洁、更秀美、更明快,流淌着田园大美,确实令人心旷神怡,令人陶醉。尤其传统笔墨与光影的巧妙融合,不逊于油画表现力。常言说情有多深,思有多远。先生以不变应笔下万变,恪守意境美,幅幅美不胜收!

图片
柴凤岐(著名画家):王老师的白洋淀系列作品,另辟蹊径,自家面貌,风格独特,深得专家的好评。王老师佳作颇丰,尽显大家气象!

图片
    汤鹤龄(著名画家):读王老师的画,我发现其对题材的选择,感悟和深化,对国画本身语言的理解和探索,具有鲜明地个性化创造。令人钦佩!王老师的画用笔古拙苍劲,逆时俗而奋进,来自生活,抒发真情实感,他的作品线条优美,色墨交融,淡雅宁静,如梦如幻,让人看得如痴如醉。王老师身在北方,却能把江南山村描绘的淋漓尽致,我反复学习研究,受益匪浅!

图片
      沙木贤(学者,作家):走进先生的世界就走进了唯美的境界啊,画中水的感觉似可感触,水墨用的太好了!

图片
      黄   莽(文学家,诗人):观君之作,画里透着一种沉郁,沉郁之中又有一线光明,既反映了现实,又抒发了个人情感!

图片
      吴国练(著名水粉画家):王老师的画疏密有致,笔墨生动,浓淡相宜,挥洒自如,足见功力!

图片
      圳  子(画家,文学家):喜欢先生的画,潇洒不失精致,厚重不失典雅,写实不失浪漫,充满了对故土的深情!

图片
    孙书正(著名画家):  水墨交融,天籁之境,王老师用水一绝! 

图片
        

胡芳芳(作家,诗人):读王老师的画如梦里故乡,模糊又清晰,走不远又靠不近。夕阳,远山,小河,垂柳,老牛,总在不经意间拨动心弦,淡淡的乡愁就会溢满心房。

图片
梦鲁(学者,书画家):画贵清新。今人作画大都粗俗,胸无点墨,失之文雅,不堪入目......。然而观王先生之作率意自然。叹赏!

图片
陈永杰(摄影家):在王老师的作品中,我通过水墨的变化强烈地感觉到透视感和那种意境。好的艺术品总给我们带来艺术的享受和感悟。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