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今庸,苓甘五味姜辛汤,温肺化饮,寒饮咳嗽。小儿哮喘、鼻炎,过敏性鼻炎

 北京润雨 2022-10-12 发布于辽宁

李今庸,讲金匮要略,

三十七、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1),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2)。
苓甘五味姜辛汤方
茯苓四两,甘草 干姜 细辛各三两,五味子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讲解)本条承上条为服药后冲止而更咳满者出一方治。
(1)冲气即低…满者:服前方而冲气已平,反更咳满者,以伏匿于胸膈之水饮,又续出而壅遏于胸中所使然。。
(2)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饮邪壅逆胸满,茯苓甘草培中土以排水饮之源。
〔临证意义)上条以五味子敛冲气,故单用而不配干姜、细辛;本条以五味子止咳嗽,故与干姜、细辛同用。仲景书中,多以干姜、细辛、五味子同用治咳嗽。


苓甘五味姜辛汤出自《金匮要略》,主要功用是温肺化饮,用于治疗寒饮咳嗽.临床常以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小儿哮喘寒哮型,亦多利用其温化寒饮之功用,加减以治疗小儿因受凉所引起的鼻炎,亦获良效.


温法调治阳虚体质鼻鼽案

  姜某,女,46岁,教师。过敏性鼻炎病史20年。自诉20年前产后开始畏冷明显加重,多次服中药,时好时差,每次遇天气变冷或吹冷空调后立即出现鼻痒,喷嚏,流大量清涕。每年服大量抗过敏西药,仍未彻底根治。曾伴发过两次哮喘。中医体质辨证为阳虚体质。

  首诊:鼻痒,清涕复发3天。双下肢畏冷。查:鼻黏膜苍白,水肿明显,可见大量清稀样分泌物。面色晄白,纳呆,乏力,夜尿多。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辨证为脾肾阳虚之鼻鼽缓解期,以健脾益气,温化水饮为治法。方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原方治疗。

  处方:云苓30克 ,五味子10克,白术30克, 细辛10克,生姜10克,甘草5克。7剂。

  二诊:10天后复诊。鼻痒止,清涕无,但仍畏冷明显,夜间腰冷,查:鼻黏膜苍白,水肿不明显,中道内仍可见少量白色黏性分泌物。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病情已基本控制。辨证为脾肾阳虚之鼻鼽稳定期,当以温补脾肾,佐以温肺为治法。方用肾气丸加味。并嘱冬至后早晨服三膏甜酒冲蛋。

  处方:制附子6克,桂枝12克,山茱萸10克,熟地10克,细辛10克,白术20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淮山药10克,大枣5枚。15剂。

  三诊:5个月后复查,二诊服药后因夜间受凉发作鼻痒1次,但无清涕,以后长时间内无发作,查:鼻黏膜淡红,鼻道内无分泌物,痊愈。


桂苓五味甘草汤,中医方剂名。出自《金匮》卷中。具有通阳,和肺,利水之功效。主治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

李今庸讲稿: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三十六、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1),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少腹上冲胸咽,手足痹②,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③,时复冒者(4),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5)。
桂苓五味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三两,炙五味子半升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讲解)本条论述精血素亏之人服小青龙汤后,引动冲气上逆的证治。
(I)青龙汤下已,患者多唾口燥:乃阳气来复,虽然寒邪已退、咳逆倚息不得卧诸症已平,出现多唾口燥肺津受烁之征。
(2)寸脉沉…足痹:麻桂姜辛发汗后亡阳伤精而致肾气上冲,故其人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而麻痹不仁、气从小腹上冲胸咽。
(3)其面翕热如醉状…便难:汗泄血中温气,经络滞塞,肾气夹阳明之燥上冲于面,故其面翕热如醉状。冲已下降而复下流阴股,不行决渎,故股内热而小便难

(4)时复冒者:时又冲气上逆,阳不归根,故时复昏冒。
(5)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宜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临证意义〕本方与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仅一药之差,彼以大枣之甘以补土制水,此以五味子之酸以收敛冲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