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和我的高血压家族

 菌心说 2022-10-12 发布于北京

文丨天津大学泰达医院  李青

我是一名内科医生,也是一位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已经7年了,从发现高血压就开始用药。
有人说,你们医生还吃药?那你太不了解医生了。医生也是血肉之躯,医生也会生老病死,医生也像别人一样生活,医生也会闹病的。更何况,高血压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
我就有高血压遗传基因,家族中许多人患高血压,父系、母系都有,我一个叔叔和一个舅舅都是50上下的年纪急性脑血管病去世的。
那我就说说我的高血压家族。

图片

先说我的父系:
我爷爷61岁脑梗,62岁时再发脑梗去世。第一次脑梗就比较严重,偏瘫,生活不能自理,失语,说不出话,所以总着急,经常发脾气,有时候急了就捡起鞋投掷我奶奶。
发生脑梗后,家人才知道我爷爷有高血压和糖尿病,至于之前知不知道,我就不记得了,好像之前没有用过什么药物。不过,40多年前,也没有什么好药可用。
我父亲2个弟弟3个妹妹,我父亲是长子。兄弟姐妹6人中年以后都出现了高血压。
我大叔是军人出身,后来转业到某机关单位做办公室主任。
我的家乡以豪饮而著名,周边的县市一说起我们那个地方的人,第一个评价就是能喝酒。在那样的大环境中做办公室主任,喝酒的机会自然就比较多。在我的印象里,他当兵的时候好像不怎么喝酒,而且酒量也不大,自从到地方后喝酒才逐渐多了起来,后期似乎有点酒瘾了,见了我这个晚辈都要喝。

图片

我大叔耿直、豪爽,但现在说起高血压这件事,他应该还有点固执。我爷爷脑梗后,一家人都有了高血压这个概念,但说实话,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还是不透。
我大叔的身体素质很好,去世前还经常运动。他知道自己有高血压,但好像不当回事,他从不认为一个高血压能把他怎么样,所以饮酒没有控制,药物也没有跟上,血压一直就高。
1994年他48岁那年突发大面积脑梗,深度昏迷,后来再也没有醒来。那时是冬天,天气特别冷。而在半年前,长他6岁的我父亲刚发生了脑梗,他如果引以为戒,注意控制血压,悲剧应该不会发生。
他走的干干净净,没有拖累别人,但那么年轻、那么好的身体,说没就没了,总是感觉很遗憾。
我小叔叔和三个姑姑50岁后都先后出现了高血压,不过都坚持用药,除了二姑姑去年因癌症去世外,大姑、小叔、小姑的身体还不错。

再说我的母系:
我父母结婚那年,我姥爷脑出血去世,只有58岁。不过,就算这个年龄,在他的兄弟中,他还算长寿的。他的几个兄弟都爱喝酒,酒量都很大,都是脑出血去世的,都没活过60岁,跟他经常喝酒的弟弟只活了53岁。
我母亲2个哥哥1个弟弟。
我二舅的情况我已经说过了,如果您有兴趣可以翻看之前的文章。我二舅这个人一辈子节俭,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不得喝酒,发现高血压后也舍不得用药。1991年54岁那年突发脑出血,从发病到去世也就几个小时。

图片

我大舅的性格跟我二舅截然不同。我大舅性格豪爽,花钱也比较大方,爱交朋友,爱喝酒,而且喝酒猛,说干就干,酒量非常大。有一次他跟他堂弟喝酒,一盘花生米热菜还没有炒好,俩人就已经各干了一瓶白酒。
我大舅也有高血压,也用降压药,但以他的性格还是大大咧咧不太在意,所以用药也不规律。
2000年春天,他突发脑出血送医院抢救。当时他已经69岁,我和我的表哥都担心他可能挺不过去了。我的大表哥还说,整个家族的男人还没有一个活过60岁的,大舅已经逃过了家族的“魔咒”,已经很知足了。
可让我们没想到的是,大舅竟然挺过来了。刚出院时还有点偏瘫,但后来竟然完全康复了,说话、走路和原来一样,没有任何影响。唯一不同的是,他听话了,酒不喝了,而且开始规律吃药,在治病的事情上就像是一个小学生,让怎么吃药就怎么吃药,有时候还主动问我什么时候去检查。
前年他因为胆结石发生严重胆道感染,住院做腔镜手术,他也顽强的挺了过来。现在91岁,脑出血后已经22年,身体还算不错。

再说说我的父母:
我父亲不抽烟,不怎么喝酒,但也有高血压。几十年前,人们对控制血压达标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对血压的控制并不是那么严格。我父亲知道自己有高血压,也用药,但用药也不规律,血压没有控制正常。
1994年夏,世界杯期间,他随一个代表团去吉尔吉斯访问谈援助事宜,一下飞机就偏瘫了。
当时对方很重视,就安排住进了吉尔吉斯首都比什凯克最好的医院,但是,无药可用。
1994年前苏联刚解体没几年,吉尔吉斯的经济转型比较慢,那时整个国家连生产酱油的技术都没有,更别说药厂了,所以药品严重缺乏。我父亲在那住院,口服的是维生素,输的是糖和盐水,输液的时候没有胶布,而是用猴皮筋固定针头,药品的短缺程度可想而知。
没药可用,但对方又不同意离开,等一个月后返回时我父亲已经是个半残的身体了,在北京机场刚见到我父亲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抱着父亲失声痛哭。这是我成人后第一次和父亲如此亲密的接触,没想到是那个场合那个情况。
不过,从那以后我父亲认识到了高血压的危害,开始积极用药,现在80多岁,虽一侧肢体活动不利,但身体整个状态还行。
我母亲中年以后也出现高血压,用地平类降压药效果一般,60多岁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阵发性房颤、频发室性早搏等,因为血压控制不好,所以抗心律失常药物效果也不好。后来我的同学郭艺芳做安博维(厄贝沙坦)3期临床观察,就给我母亲在地平类降压药的基础上加用了安博维,没想到血压控制得非常好,心律失常也消失了。此后20年规律用药,心、肾功能一直非常好,直到去年因为胰腺癌去世,享年80岁。


我爷爷、我姥爷那一代,不了解高血压,对高血压的危害认识不足,而且也没有什么药物可以使用,所以发生脑梗、脑出血不足为奇。
我二舅,我大叔,知道自己有高血压,但没有认识到高血压的危害,一个舍不得用药,一个不在乎、不控制、不用药,最后都毁于高血压。
我大舅本来是一个高血压的“反面教材”,没想到最后却成了健康励志典范。他和我父亲的共同点是,在高血压上栽了跟头后,彻底改变了原来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而且知道规律用药,把血压控制达标,虽然长期用药,但还能健康生存。

图片

我50岁时出现高血压,从发现血压高的那天起就开始服用降压药、降脂药,到现在用了差不多7年时间,降压药最多时用一片地平和一片沙坦。3年前发现糖耐量异常,我就开始用列净类降糖药。用列净后体重下降,最多减了10kg,大家通过我的视频也许能看到体重的变化。
体重减了5kg时,头特别晕,一测血压96/60mmHg,我就停掉了地平;减了10kg时血压还是那么低,于是就停了降压药。半年时间没有使用降压药,血压都没有超过120/80mmHg,后来体重反跳了5kg,血压上来了,我又开始吃沙坦。
许多医生的身体也不健康,甚至医生的平均寿命还赶不上其他群体。值夜班、工作压力大、熬夜是主因。有个段子说,早起的是医生和收破烂的;晚睡的是医生和按摩院的;下班不休息的是医生和开网店的。虽然的段子,但医生的生活状态可见一斑。
我爱运动,饮食也比较清淡,不喝饮料,不抽烟,但喝酒,如果赶上休息日,又遇到聊得来的朋友,可能也喝多一些。我最大的健康问题是熬夜,写论文、做科普,没有不熬夜的。
我很难改变现在的生活状态,也不愿意像清教徒那样生活,所以尽量保持一个相对比较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规律用药控制血压达标。疾病是不可避免的,健康是相对的。
疾病的发生,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原因。先天的因素我们无法改变,但后天的习惯完全可以控制。发生高血压后,尽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用药,控制血压达标,避免出现高血压并发症,带病也能健康生存。

从我的家族来看,估计我也逃不过脑血管病这个“魔咒”,我只是希望来得不要太早,不要偏瘫给别人添麻烦。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