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鹰眼头条】《底线》:国产法治题材剧的标杆之作

 吾家小儿女 2022-10-12 发布于上海

到目前为止,我最震动的律师形象,不是来自任何律政剧,而是源于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婚姻故事》。当主人公查理的婚姻走到尽头,所有律师都以帮当事人打赢官司为目标时,只有他遇见的第一个律师开口说道:”你可能会觉得我不够职业,因为我即将做的不是帮你胜诉,而是找到一个对你、你的前妻、你的孩子将来都能兼顾的最佳方案。”

他肯定不是最成功的律师,却一定是最好的律师。

三年后,又有一部国产法治题材剧上线,这部剧是由最高人民法院、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广播电视局指导创作,潇湘电影集团旗下当燃影业制作发行的《底线》,昨天刚刚在芒果TV、爱奇艺会员收官。这次角色已然变成了主人公,作为基层法院立案庭的法官,竟然对很多民事诉讼追求“庭前无讼”,而对有些案件则会考量道德标准,对此我仍坚持己见,这才是最接地气最真实的法官形象,也是法治题材剧的正确打开方式。

众所周知,尊重当事人意愿的调解一致远比开庭依据判决要复杂,也更耗费法官的个人精力和沟通成本。但是,尤其关乎民事,法理之外更存情理。就像文章开头的那个离婚故事,律师认为能让当事人各自更好地奔赴未来,也包括对孩子健康成长环境的考量,这两者兼顾远比追求一时诉讼利益最大化更重要。

从法律层面看来,这似乎有些“人治”?或者不够专业?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宣誓规定(试行)》的宣誓词,是先“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之后才是忠于法律和法官职责,而最后一句则落在“为民司法,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奋斗!”

该剧还有这样的案例故事,例如剧中闺蜜关在门外被杀、其丈夫由此追诉的“穆子琪案”。最终判决一方面依照刑法罪刑法定原则,不涉及刑事责任,所以不违法理;另一方面也在法理中兼顾情理,要求承担民事责任,并在判词中写道:“扶危救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法理中兼顾情理,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司法裁判应当维护社会道德底线,弘扬美德懿行,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而法理和情理兼顾,就是司法为民,这样的法治理念当然值得点赞。

曾经有观众吐槽说:美国刑侦剧就是罪犯如何凶残,警察们如何敬业而又曲折地去破案;律政剧、医疗剧则是阻力和压力多么巨大,律师、医生如何敬业而又辛酸地解决问题。日本的刑侦剧、律政剧、医疗剧,则是借用黑白矛盾、原告被告矛盾、医患矛盾,去表现社会和人性的恶。而国产的刑侦剧、律政剧、医疗剧则充斥着千篇一律的恋爱情结,实际上,这是国产剧集一贯的通病,不只是国产职场剧,青春剧、都市剧、穿越剧,甚至女性题材剧,最终都有落入言情剧窠臼的风险。

从这个角度看,《底线》可以说是国内法治题材的破冰之作,像这样真实描摹法庭法官法理、由案件本身出发谈“法”的法治剧,确实已多年未出。然而,虽然观众感慨良多,但评价却不乏流于表面的内容,“终于看到了不披着法官的外衣谈恋爱的职业剧”、“难得真实不悬浮的都市剧”、“少有的接地气说人话的主流题材”,这些评价还是低估了这部剧的内容品质。

一部法治题材剧主线放在法官和案例故事身上,并由此深入浅出去谈法,只不过达到了法治题材类型最基本的专业要求而已。《底线》作为法治主题创作的剧集,真正的创作水准还需要从主题表达深度和艺术表现水准两个层面去衡量。

主题表达深度开头已言,不再赘述,由案及法,再由法见人。原告、被告、证人、相关人、媒体、律师围绕法院和法官构成一个完整的众生像,尽管是最高法指导,但没有口号、没有歌颂,只有专业把关、人物和案例故事。每个人都在剧中权衡争论,法官不是神,依据法理或情理也会有分歧,也会有二审推翻一审的结论。最后通过这些有形矛盾或无形理念的冲突解决,升华到国家的法治理念。

这是主流题材作品,但又不是以往的“主流题材”。没有歌功颂德,只有源于生活的艺术真实。这部剧中的很多人以及案件,现实中似乎有相似之处(没有必要对号入座但又有真实可信的逻辑),正是因为剧中判决能做到“以正视听”,而对照的现实是真“司法进步、为民司法”,你才会觉得这就是主流题材。

是不是定义为主流题材并不重要,国家的法治理念、司法系统以及法院法官整体确实如此真实而又可敬,何必不能表达。也因为真实再现,各国法律不同,自然也就区别了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律政剧,包括强化反派、专业解决的美剧,多年原地踏步、社会由此丧文化流行的日剧,形成了本土特色法治题材剧。

艺术表现水准上整部剧不只是“好看”,而且属于典型的“深入浅出”,所以有观众会评价这是一部“好看的普法剧”,好看是说美味,普法是指有营养,也就是既满足了观众的观看需要又实现了普及知识的目的。说起来简单,多年来做到的剧和电影其实不多。文艺作品作为精神食粮,既不能变成垃圾食品,但也不能不好看,因为再有营养,也没有人会以“营养液”为日常主食。两点合在一起才能成为观众桌上真正的“主流大餐”。

《底线》作为基于案件的法治剧,因何好看?如果细细推敲,就会发现不全是因为各种案子都是人性、人情的极端矛盾冲突,而是整部戏的人物设定非常真实饱满,不只是接地气那么简单。主要人物例如方远,人称方婶,这完美贴合了立案庭的身份,因为几乎每个人走进法院,首先打交道的都是立案庭,许多时候基本的诉讼流程都不知道,就得有普法的耐心和调解的韧性,不然就做不好立案庭的工作。

大到这样一个有口皆碑的法官,小到只是非主角,以及单元案例中故事出现的被告、原告,这部剧都做到了赋予人性、贴近生活,不因为某个角色是功能性人物而疏于刻画。例如演员王劲松饰演的民一庭庭长陈康,戏份很少,却成为这部剧最出圈、最受欢迎的人物之一,这既需要演员戏好,也需要剧作上角色深厚的基底。

由此,《底线》很难不成为一部广为传播的文艺精品力作,也可以说是目前为止的法治题材剧标杆。

热门头条推送链接
【一】影视企业的“理想城”与计划单列市的“影视梦”
【二】爱奇艺开放姿态,“甜宠”新打法或催生分账赛道百花齐放
【三】腾讯视频诉抖音:近年索赔金额累计约30亿
【四】《麓山之歌》:“生活流”工业题材电视剧的高阶进击
【五】甜宠之外,国产爱情剧还有哪些选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