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子里的基建狂魔,从桑基鱼塘到桑园围,历史发展脉络渐渐清晰

 极客行天下 2022-10-12 发布于湖南

桑基鱼塘,是对珠三角先民生活状态的最初认识,以前,曾简单地以为这里的自然环境优越,生存是很容易的事情。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发现以前的认知并不正确,原来,这里并不是天然就适合人类居住,如今的发展,是先民经过世世代代努力的结果。

珠江西岸,远古时还是一片汪洋,五千年前,陆地开始零星出现,人们依山傍水散居。同期,在如今的顺德龙江、乐从一带,也出现了一些陆地,在左滩麻祖岗一带发现的人类活动遗迹,就处在大概3500年前。到了唐代,海岸线渐退,龙山一带出现小型集市,但山外仍是大海,唐开元年间,龙江人在锦屏山筑国明寺,沙富、凤山脚下村头一带渐成小集市。

到了宋代,珠三角成陆过程加快,大片土地开始显露,朝廷号召百姓南下垦荒,再加上战乱频发,人们为避祸,也纷纷南下,同时带来中原地区的农耕技术。比如香山,也就是现在的中山和珠海一带,就是在那时立县的。

西江和北江位于珠江西岸,是珠江的重要水源。西江和北江在提供丰富水源的同时,也带来了洪灾和水患。宋初时,西江出海水道已经延伸到如今甘竹滩一带,这时开始出现一些零散的私人堤围,这也是日后堤围的基础。后来,人们会联手合作,以扩大堤围的规模和防范能力,并不断总结经验。

到北宋崇宁四年(1105),广南路安抚使张朝栋南下广东,刚好遇到这里洪水滔天,于是上奏朝廷,建议修筑堤坝。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派尚书左丞何执中主持此项目。那时顺德还没有立县,此地均属南海管辖。当时南海十四堡合力,沿西江和北江筑东西两堤,以抵御两江洪水,这也成为桑园围的基础。

桑园围的名字,来源于围垦之后慢慢形成的桑基鱼塘生产模式,也就是将养蚕和养鱼完美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在现在看来,也是一件十分环保的事情。2020年,佛山桑园围入选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桑园围处在西江和北江的合围之地,横跨现在的南海和顺德两区,两地都建有博物馆,这次参观的是顺德的桑园围博物馆,位于龙江左滩的甘竹滩电站旁边。

甘竹滩电站虽然建于上世纪70年代,但其实也是桑园围工程的延续。解放后甘竹溪所在处依然会有洪水发生,危害当地百姓。顺德人民自力更生,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建起一座洪潮发电站,应对水患的同时,还能提供电能。如今,电站已完成其历名使命,成为一处工业遗迹。

黄公堤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位于甘竹溪左岸。自宋以后,人们的筑围造田工作就没有停止过,但同时桑围园也多次出现决堤的情况,特别是在明代,多达十三次。因下游甘竹滩出水口日渐狭窄,极易发生险情,甘竹堡人黄岐山以石为坝,重建鸡公围,乡民感其德,取名“黄公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