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世纪另类行刑长剑 如何变成正义的象征?

 天空勇者 2022-10-12 发布于江苏

图片

提起中世纪欧洲的处刑工具,大家第一时间可能会想起终结千年法国君主制的「断头台」,也可能会想起手执巨斧的行刑人,或是大航海时代的绞刑台。今天则跟大家介绍一种比较不为人知的行刑专门兵器——处刑者之剑(Executioner’s Sword)。
处刑者之剑的背景
处刑者之剑是中世纪欧洲专门为死刑犯斩首而设计的「处刑兵器」。跟其他兵器不同,处刑者之剑不见于战场或民间,而只作为行刑工具使用。

处刑者之剑基本上是一把双手直剑,采用双刃设计。剑端成平头状,没有剑尖。
在中世纪,斩首最初是以普通的刀剑执行,大概去到1540年左右才发明了处刑者之剑,然后在十七世纪的欧洲广泛使用,直至十八世纪初突然遭到淘汰为止。在1868年的瑞士,欧洲最后一次以「处刑者之剑」行刑,处决琉森及穆东的杀人犯。

图片

当处刑者之剑不再用于处决时,有时会被放在法庭中当作「正义之剑」,成为司法权力的象征。
图片
处刑者之剑的形制
处刑者之剑基本上是一把双手直剑,采用双刃设计。剑端成平头状,没有剑尖。它只具砍劈功能,并不能像其他长剑般进行刺击。
它的刀身比一般单手剑更厚更重,长度介乎80-90厘米(31-35英寸)之间,重量一般不超过1.8公斤(4磅)。重心位于远离护手的位置,甚至有远至10英寸的例子。这重心向外的特性,增加了挥砍时的离心力,大大提升了砍劈时的威力,但同时亦令它难以灵活操控,间接反映了处刑者之剑作为「行刑工具」的性质。

图片

它的刀身比一般单手剑更厚更重,增加了挥砍时的离心力,大大提升了砍劈时的威力。
处刑者之剑护手款式不一,由于并非为作战设计,所以有些甚至没有护手。

图片

剑身通常装饰有象征性的图案,如「死神」、「刑具」图案,或是处刑者的名字,或是年份。有些甚至写有关于死亡的文字,如「当我举起这把剑时,我希望罪人将永生当作礼物」、「我不会对谁手下留情」等。

图片

有些剑身写有关于死亡的文字,如图中的「我不会对谁手下留情」等。
另一方面,在钝头的尖端位置,有时会具有一个或三个小孔。有说法指,这是代表了「上帝」或「圣父、圣子、圣神」的意思。

图片

据说,这些装饰是「退役」后才加上,具有某些宗教意味,目的是「净化」处刑者之剑的「戾气」、「怨念」,好让一般人能够安全触碰它。
处刑者之剑跟行刑斧有什么分别?
处刑者之剑行刑有以下特点。
首先,是「受刑者」的姿势不同。若以斧头行刑的话,只能以由上而下的轨迹行刑,那么「受刑者」必须完全面朝地下,以水平的方式受刑,比较具有「由上而下」的惩罚意味。而以处刑者之剑的话,一般会采用水平砍法行刑,受刑者能够以下跪祈祷的姿势受刑。因此有说法指,以处刑者之剑行刑是比较「庄严」、「尊重」的行刑方式。
其次,处刑者之剑的刀刃部分比斧头多,令处刑者更便于行刑。斧头开刃部份较短,只能目标进行单向的砍劈。但长剑不同于斧头,可以在砍劈时加上切割的动作,降低成功行刑的难度。
图文分享自:9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