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调理痰湿型头晕 中医经方与验方的用药

 蓝色的贝加尔湖 2022-10-12 发布于山西

调理痰湿型头晕 中医经方与验方的用药比较。

调理痰湿型头晕 宜健脾理气化痰湿宣通透息加减用法。

一般头晕者多归为血质因素关系问题,且是由因湿(痰)影响血液气机气化的代谢障碍所致的,治疗上宜理气化(痰)湿,而理气化(痰)湿多采用健脾祛湿法则方式方法。

1.痰湿浊滞头晕症见:头晕而乏力、体倦而沉胀、食不知味或纳差、无面色苍白者,此头晕病症多为痰湿浊滞所致。

痰湿头晕辨证要点:头晕或伴眩晕、头重昏蒙、无面色苍白、食不知味或纳差。

当然体型上有:肥胖、腹部肥满、满面油光、四肢酸楚、腹胀便溏,舌体胖大、齿痕明显等症状特点。

2.头晕是常见病,中医上有经方和验方二大方面的用药施法。

经方一般处方多以常用方剂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加减调理。

3.调理痰湿引起之头晕,虽病理病性原因为痰湿浊滞引起所致,但临床实践上调理,应重视上窍脑府在化痰湿用药基础上,宜多用宣、透法,而非一味健脾理气化痰湿为主,这是实践实际治痰湿型头晕的经验总结。

4.治痰湿型头晕,可总结为:

宣、通、透、息,健脾、理气、化痰湿、降浊为法,一共八法则。

痰湿而头晕病理:痰湿阻滞、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脑窍失灵,代谢气化失调,病变反复无常,因痰湿多来于脾、又反作用于脾精气、营养,引起血液气化代谢障碍所致。

当然临床上还应结合整体性病理病位病势的,一般情况多有如下特色特点。

如痰湿之邪犯肝,则多合变于为风火痰湿合作,于是头晕目眩,晕眩出现。

如痰湿之邪又犯心肾,则心悸、失眠、胸闷、腰膝无力出现。

凡此种种,多为痰湿浊滞之常变也。痰湿变化多端,四处流散,滞结中阻,脑窍、筋脉、气血阴阳失灵,脏腑代谢气化失调。

5.找对根源,辨证制宜治痰湿型头晕。

调理:健脾理气化痰湿,宣通、透息为法。

可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四百调和汤加减。

处方:半夏、白芷、白术、天麻、菊花、泽泻、茯苓、白芍、甘草。

白芷、菊花、泽泻配合,加强宣通、透息、泻下作用,更有助痰湿等邪排泄化解。

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天麻、陈皮、茯苓等。

四白调和汤:白术、白芍、白芷、白菊花。

临床用药加减法则

如是痰湿之邪犯肝,风火痰湿引起头晕目眩,宜加麦冬、勾藤、茵陈等,助化解肝气失调治头晕、眩晕。

如是痰湿之邪又犯心肾,有心悸、失眠、胸闷、腰膝无力出现者,宜加杞子、淮膝、山药,或桂枝大枣。

整体性调节痰湿型头晕,是辨证论治制宜、再结合验方、经方式的“健脾理气化痰湿,宣通、透息”为法的寒热、虚瘀加减制约。

原创作品作者罗占光中医生。

文章图片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