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四军“飞马”烟有多畅销?每月上缴利润30万,还能换枪换情报

 冬不拉拉 2022-10-12 发布于安徽

抗战时期,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条件都相当艰苦。而新四军早先还能从当时的第三战区领到少量军费,1941年“皖南事变”之后,蒋介石就不再给新四军拨款。没有军饷的新四军面临着如何生存下去的难题。

困难并没吓倒新四军战士,重建之后的新四军开展生产自救,开荒种地,开工办厂。他们还开设了烟厂,生产的“飞马牌”香烟甚至畅销到上海南京等大城市。“飞马牌”香烟不仅改善了新四军的经济条件,还换来了枪支弹药和情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回顾“飞马牌”香烟的前世今生。

皖南事变之后,新四军为了解决经费问题,曾经在淮南地区的根据地实行赋税制度。虽然稍有收入,但是依旧杯水车薪。因为当时淮南地区自然条件差,粮食产量偏低,还有一些地区是敌伪占领,无法收到税。

按照当时物价,100个农民才养得起一个战士。加之战争消耗大,当时一场战斗要打掉三四百发炮弹,就等于消耗了两三千亩地的小麦。单纯靠收税,自然无法支持新四军。

为了解决生存问题,新四军第二师还尝试过没收汉奸财产,但是这依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新四军第二师兼淮南军区供给部部长胡弼亮的推动下,新四军第二师组织战士们自己开荒种地,初步解决了第二师的粮食问题。

胡弼亮看到了成效,接下来他又继续组织战士们开办染布厂、被服厂和毛巾厂。这些工厂的出现,使得第二师解决自身给养问题的同时,偶尔还可以接济一下其他兄弟部队。

而为什么会想到去办烟厂呢?

时任新四军第二师副师长的罗炳辉发现前线将士对香烟有很大的依赖性。因为在残酷而艰苦的战争环境下,香烟是战士们缓解压力的重要工具。

而在当时新四军里,香烟同样也属于“奢侈品”。

很多战士只能捡烟蒂抽,看上去让人格外心疼。这些战士战斗在第一线,任务重,压力大,生活条件艰苦,很可能“有今天没明天”。可他们却连一根烟都抽不到,这让罗炳辉和几个主要领导于心不忍。

图片

于是罗炳辉提议自己搞一个香烟工厂,既能让战士们有烟抽,还可以把富余的香烟外销,说不定还能增加收入。罗炳辉向军部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副军长张云逸表示非常支持,当即从困难的经费里批了42元淮南币。陈毅军长听了之后,主动捐出两个月的薪水支持建厂。

而罗炳辉也趁机请陈毅给还没生产的香烟定个名字。最后,陈毅拍板新香烟的名字为“飞马”。“飞马”寓意着革命发展如骏马奔腾。

烟厂的想法得到了上级支持,胡弼亮就开始筹划兴办烟厂一事。但是经费有限,怎样让这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效益,胡弼亮苦苦思索却一直没有太好的计划。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新四军解放了天长县铜城镇。这个小镇上恰好有一家小烟厂。这家烟厂有现成的设备和工人,但是一来苦于国民党的苛捐杂税,二来面临外国进口烟的冲击,实际上濒临倒闭。见新四军来了,几个股东便上门来寻求保护,甚至表示希望新四军能够入股就更好了。

胡弼亮大喜过望,入股烟厂耗费的资金较少,而且设备和工人都是现成的,可以大大节约经费。

最后双方经过商谈,达成一致:新四军出钱出人,管理工厂,负责生产和经营。工厂利润的20%分给原来几个股东,至于企业管理,股东可以参加也可以不参加。而这些股东直接表示工厂全权给新四军好了。

胡弼亮在原先烟厂设备基础上,又想法子搞来了两台卷烟机,外聘两名技师。然后又从二师合作社又调来大批干部职工充实烟厂的劳动力。而烟盒的设计印刷则是由军部报社帮忙完成。

经过胡弼亮等人的精心筹划之下,新烟厂更名为“新群烟草公司”并且在1943年5月正式投产,广告词更是简单有力:人民应该吸自己的香烟!

当时新四军烟厂的设备不可能太先进,大都是比较落后简陋。不过好在人手充足,人多力量大。每天香烟产量可达600多条,在供应部队需要的同时,还真的有一部分剩余的香烟可以外销到其他城市。

大概是军人严谨认真的作风,“飞马牌”香烟从一开始就非常注重质量。

烟厂专门组建一支运输队从专门出厂优质烟叶的定远、凤阳、泗县等处采购最好的烟叶;生产过程中还有专门的质检小组,对每道工序、每一条成品烟进行抽检。一旦发现有问题,就不许出厂打回重做。直接责任人还要找出原因,写检讨书进行反省。

注重产品质量的同时,胡弼亮也想了很多办法推广“飞马牌”香烟。慢慢地,“飞马牌”先是在淮南一带打出了名堂。

因为质量好,“飞马牌”随后就在江浙一带有了好口碑,甚至还打入了上海市场。每天来烟厂来订货的烟商排成了长队,有人甚至彻夜守在厂子门口等待拿货。

销量上去了,烟厂又增添了设备,加盖了厂房,还新招了百余名工人实行两班倒。产量从每天600条上升到每天1200条,烟厂平均每月上交到军部利润高达30万元。1944年秋华北遭遇旱灾,二师从烟厂上交利润中捐出1600万元支援灾区。由此可见,烟厂的利润是有多么可观。

让人意外的是,“飞马”牌香烟的诞生,除了解决新四军的经费问题,还能换取外部的枪支弹药和敌人的情报。

“飞马牌”香烟在市场上大受欢迎,一度供不应求。有些人想抽都买不到。当时新四军二师的侦察员居长玉无意间发现嘉山一个伪军队长陆建华是个烟鬼。居长玉就准备利用这一点做做文章。

居长玉先是谎称自己在排戏,想搞一套军装当戏服。如果陆建华能够帮忙,立马送上五包“飞马牌”香烟。陆建华这个烟鬼听了大喜过望,马上一口答应下来。一套军装对他来说是小事情,可“飞马牌”香烟就没那么好弄了。

果然次日,陆建华就给居长玉拿来了军装,居长玉也就如约给了五包“飞马牌”香烟。一来二去,两人就熟悉了起来。发展到后来,陆建华为了抽烟干脆直接偷了两把手枪给居长玉。

居长玉利用香烟结交了陆建华,两人经常在一起喝酒吃饭。一次酒桌上,陆建华还透露有一批日伪军要下乡抢粮。居长玉将这个情报上报给师里,新四军在敌人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一举消灭了这股日伪军。

抗战胜利之后,烟厂随军转移到了山东。后来在济南和徐州两地都开始生产“飞马牌”香烟。上海解放之后,部分烟厂职工去了上海,不久之后上海卷烟厂也开始生产“飞马牌”香烟。

“飞马牌”香烟从战争年代走来,从最初的42元筹建烟厂,到后来名动大江南北的知名品牌,它的每一步发展都凝结着新四军战士们的汗水和智慧,也向后人诉说着那一段艰辛的尘封往事。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