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梳理项目 第一,根据领域对项目进行领域的定性分析。 第二,看项目是否有收益,收益多少做定量分析。 第三,把项目分四类: A类:领域符合,且有一定收益的公益类项目; B类:领域符合,收益较少的公益类项目; C类:领域模糊,不好定位的项目; D类:领域不符合,不在专项债支持范围的项目; 第四,优选A类项目,毙掉D类项目,进一步明确C类项目边界,适度包装B类项目。 第五,包装B类项目成为重点工作。 再次熟悉专项债所支持的领域: 02 包装项目 第一,包装项目的重点是对收益少或无收益的项目进行包装; 第二,包装项目要对项目进行适度包装; 第三,确保项目有公益性、保证有收益; 第四,虚实结合,但不过度包装; 第五,包装项目从可研做起; 附:专项债发行项目准备清单(新建项目) 专项债项目准备清单(在建项目) 03 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从事一种经济活动(投资)之前,企业从国家政策、市场形势、建设方案、生产工艺、设备选型、投资估算、投资风险等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确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判断项目是否可行,估计成功率大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件。 各类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侧重点差异较大,但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投资必要性。主要根据市场调查及预测的结果,以及有关的产业政策等因素,论证项目投资建设的必要性。 技术的可行性。主要从事项目实施的技术角度,合理设计技术方案,并进行比选和评价。 财务可行性。主要从项目及投资者的角度,设计合理财务方案,从企业理财的角度进行资本预算,评价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进行投资决策,并从融资主体(企业)的角度评价股东投资收益、现金流量计划及债务清偿能力。 组织可行性。制定合理的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设计合理组织机构、选择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制定合适的培训计划等,保证项目顺利执行。 经济可行性。主要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衡量项目的价值,评价项目在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有效配置经济资源、增加供应、创造就业、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效益。 社会可行性。主要分析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包括政治体制、方针政策、经济结构、法律道德、宗教民族、妇女儿童及社会稳定性等。 风险因素及对策。主要是对项目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财务风险、组织风险、法律风险、经济及社会风险等因素进行评价,制定规避风险的对策,为项目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一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如下: (一)基本情况: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名称、法定地址、宗旨、经营范围和规模;合营各方名称、注册国家、法定地址和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国籍;企业总投资、注册资本股本额(自有资金额、合营各方出资比例、出资方式、股本交纳期限);合营期限、合营方利润分配及亏损分担比例;项目建议书的审批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负责人名单;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概况、结论、问题和建议。 (二)产品生产安排及其依据。要说明国内外市场需求情况和市场预测的情况,以及国内外目前已有的和在建的生产装备能力。 (三)物料供应安排(包括能源和交通运输)及其依据。 (四)项目地址选择及其依据。 (五)技术装备和工艺过程的选择及其依据(包括国内外设备分批交货的安排)。 (六)生产组织安排(包括职工总数、构成、来源和经营管理)及其依据。 (七)环境污染治理和 劳动安全保护、卫生设施及其依据。 (八)建设方式、建设进度安排及其依据。 (九)资金筹措及其依据(包括厂房、设备入股计算的依据)。 (十)外汇收支安排及其依据。 (十一)综合分析(包括经济、技术、财务和法律方面的分析)。要采用动态法和风险法(或敏感度分析法)等方法分析项目效益和外汇收支等情况。 (十二)必要的附件。如合营各方的营业执照副本;法定代表人证明书;合营各方的资产、经营情况资料;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 04 专项债可研属于融资可研同时属于工程可研 第一,要明确建设内容,建设的边界要清晰。 第二,建设内容对应的投资额,要估算清楚。(可研是估算) 第三,项目的技术工艺要明确,所选地址要明确。 第四,经济效益分析要细化,项目成本,运营成本,项目收入等要清晰。数据要有依据,数据来源要合理,符合逻辑。 第五,适度包装的项目要适度增加有收益的内容。 05 专项债项目可研包装注意事项 真假虚实结合,寻找有收益的内容,把有收益内容放在建设内容中,把部分土地出让收入作为项目的还款来源。 包装思路一:打包(合并同类项); 包装思路二:拆分(给项目分解); 包装思路三:打包(同一区域空间肥瘦混搭包装); 06 如何挖掘专项债项目的收益来源 专项债务本金通过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发行专项债券等偿还; 专项债务利息通过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偿还,不得通过发行专 项债券偿还; 严禁还款来源“注水”,如产业园区路边绿化树木碳排放收入,不同的项目 之前搞“ 收益互换”概念等,土地出让金收入要计算出提取各种专项基金及收益分配后,地方留存可支配的收入(比例限制)。 收益挖掘原则: 第一,相关性原则 第二,直接性原则 第三,可衡量原则 ·END· 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来源:搜狐网】 |
|
来自: 韦小宝71358446 > 《专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