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国”道“省”话“两泰”

 乡风儒语 2022-10-12 发布于江苏

三    坔    夜   话

一方水土有一方文

 慢品人间烟火色,闲观世事春秋长;乡风儒语对月饮,三坔夜话万钟情。斯时也,李老师轩楼临窗,说史聊文,谈古论今,言庄道巷,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碰心处,高山流水,莫非知音?!


说“国”道“省”话“两泰”

杏园秋雨(李长贯)

许多人都会唱《国家》这首歌,这首歌歌词的首句“一玉口中国 一瓦顶成家”和末句“国是我的国 ,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可算是最为大家耳熟能详,差不多妇孺皆知,皆能随曲唱和。不过,一个“国”字,其形其义,到底是何由来?我们是中国人,中国为啥叫中国,又是从何时称我们的国家为中国的?知否?或许知之者就并非那么多了,可身为中国人,须知也!
"国"的初文是"",也是"域"的古字,此字始见于商代。该字的本义是指疆域,地域。这个意思后来写作"",即引申指地区,区域;又引申指分封的诸侯国,后写法再有变化,而泛指国家,也指国都。原字的构形,一有土地("一");二有保卫城池土地的武力"戈";三有"囗",表示这是有人把守着的重地。到了周代晚期,"或"因借用为或然之"或"及疑惑之"或",于是外面加了个"囗(wéi)",表示疆土地域的范围,读guó。秦代的小篆继承了晚周金文的形体,后隶变和楷化后,便把"国"变成定型的方块字了,即“國”
"国"的繁体字有十一画,书写速度慢,所以后汉便出现了简化的"国"字——“ 囯”。这个"国","囗"里从"王",可能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以后,"太平天国"用的便是这个"国"字;魏晋六朝时代,在镜铭刻文里又出现了"囗"里从"民"的"囻"字。可能有"国以民为本"之意。这个字反映了春秋时代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并且与"国"字形成强烈的对比。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代中期对汉字进行规范简化。据统计,"国"的异体有40多种,除上述形体外,还有"囗"中加"氏"、加"戈"、加"方"、加"主"字等和三个秦(䆐)代表"国"字等。在选择规范字时,起了争议。"囯"历史悠久,容易书写,太平天国时期曾广泛使用,但是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国"并不符合时代潮流;"囻"符合当时现状,也曾使用于民国时期,但因为过于生僻,没有广泛使用。"囗"也曾被用来做"国"的简化字,但极易与"口"混淆,最终也没有被采用。时任汉字简化方案审定委员会副主任的郭沫若提议,"国"里面再加一个点,成为"国",既便于书写,又有"祖国美好如玉"的意思,于是全体通过。有资料显示,在宋元时代的话本、唱词等民间文学作品里也曾出现过今天通用的简化"国"字。
“国是我的国”,我的国就是我们的大中国。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同时又以“华夏”、“中华”、“中夏”、“中原”、“诸夏”、“诸华”、“神州”、“九州”、“海内”等代称出现。“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书经》曰:“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华”,是指华丽、兴旺;也有说上古华、夏同音,本一字。《左传》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华是指汉服,夏指行周礼的大国。故中国有礼仪之邦、衣冠上国之美誉。

如果溯源,汉语中的“中国”一词,最早指的当是西周京畿地区,后来则演变为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中国以外则称为四夷,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汉代始建蛮夷邱,并使汉字文化圈正式成型,南北朝建四夷馆;明代之四夷馆,内分八馆,曰:鞑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只是,自近代的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作为东亚文化宗主的局势逐步被打破了。
由此可知,我国古代,“国”字的含义是“城”(国都)或“邦”(邦国)。“中国”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周代文献中,“中国”一词有五种不同含义:一指京师,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着的王国;三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内陆;五指汉族居住的地区和建立的国家。自汉代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称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为“中国”,把北朝称为“索虏”;北朝也自称为“中国”,把南朝叫做“岛夷”。辽与北宋,金与南宋,都自称“中国”,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
严格地说,古代“中国”是一个形容词,而不是一个专有名词。当然,历史上的“中国”不等于今天“中国”的范围。我国古代各个王朝都没有把“中国”作为正式国名。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把“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全国解放以后,也把“中国”作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由“国”说到“省”,何为“省”?我们江苏省称之为江苏,源于何时,有何来历?知否?身为江苏人,须知也!
“省”是多音多义字,这里所说的“省”是专指中国行政区域名的“省” 。元代中央置中书省,于各路设行中书省,称为行省。明代改行省为布政使司,自后即以省为地方行政区域的通称。溯流求源,江苏是《尚书.禹贡》所载九州中的徐、扬两州的一部分。西周时分属鲁、宋、楚、吴等国。春秋战国时分属吴、宋、楚、越、齐等国。秦代属九江、会稽、彰、泗水及东海等郡的一部分。汉代分属扬州、徐州刺史部。三国鼎立期间,江苏分属吴、魏二国。东晋及南北朝时期,全省大体上以淮河一线为界,以南属南朝,以北属北朝。隋统一全国后,境内分置苏州、常州、蒋州(今南京)、润州(今镇江)、扬州、方州(今六合)、楚州、邳州、泗州、海州和徐州。唐分全国为十道,江苏分属河南道、淮南道及江南东道。五代时期,淮北的徐州先后属梁、唐、晋、汉、周,江南的苏州属吴越钱氏,其他各州先后属杨吴和南唐。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分属江南东路、两浙路、淮南东路、京东东路和京东西路。宋室南渡,宋金对峙,金人据有淮北,南宋据有江南和淮南。
元代实行行省制,江苏先后分属江淮行省、江浙行省、河南行省。明初定都应天府,先后称为南京、京师,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复称南京,大致辖有今江苏、安徽两省和上海市。清初废南京,以南京原辖区域改设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两江总督署驻江宁(南京),江苏巡抚衙门驻苏州。这是江苏建省之始,江苏省得名于“江宁府”与“苏州府”之首字,简称“苏”。

1949年6月,江苏全境解放,设苏北、苏南行署区及南京市三个省级行政区。1953年1月,三个省级行政区合并,恢复江苏省建制,省会设在南京。1983年,江苏实行市管县体制,设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淮阴(2001年更名淮安)、盐城、扬州、镇江11个市。1996年,增设泰州、宿迁两个市,这十三个市皆因实力雄厚,而被戏称为江苏的“十三太保”。截至2016年,江苏省共辖1个副省级城市(南京,辖11个市辖区)、12个地级市(44个市辖区)、21个县级市、20个县,县(市)中包含昆山、泰兴、沭阳3个江苏试点省直管县(市)。
笔者是江苏泰州泰兴人,说了“国”,道了“省”,自然就要话叙“两泰”了。泰州、泰兴这二“泰”的前身今世,我们知否?身为泰州泰兴人,须知也!
泰州原名海陵(海阳),有人考证说泰兴是由广陵(扬州)东延、海陵(泰州)南延而成的,所以古名为延陵,其实,泰兴更确切的古称应该是济川和延令(笔者另有专篇详叙)。南唐昇元元年(937),海陵更名泰州;同年(一说昇元三年,但《泰兴县志》明载是昇元元年)将海陵南界五乡划出建县,取名泰兴。许多年来,人们对海陵一名究竟何时出现,唐烈祖为何将海陵更名泰州,又为何将新建的县以泰为名,猜测颇多,却并不十分清楚。
要弄清这一问题,还得从海阳更名海陵、史料对海陵地名的记载以及唐烈祖将海陵更名泰州的用意谈起。
初考,海陵之名,从商周至南唐其专名变更了四次,先由海阳变为海陵,再由海陵变为亭间、吴陵、泰州。其通名变动,从先秦至南唐则有县、郡、州三次变动。据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江苏省地名录》称,海陵,“西周时名海阳,……汉初名海陵”。后又经考证,海陵地名的出现并非在汉初,而是在战国,海陵之名属于楚国地名。
事实上,海陵于商代末期属勾吴,西周武王十一年(公元前1124年)建吴国,时名海阳。其位置东临大海,南为长江入海口,因地处海口之北,按水之北为阳的命名习俗,故名海阳。战国时期,吴被越灭,之后,楚又灭越。至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在今南京清凉山筑城建县,名为金陵邑。“陵”,意指靠近水边的高地。从楚地名文化特点看,凡楚国位于长江两岸及海边的重要城市名称,均带有一个“陵”字。如湖南的零陵、茶陵、沅陵;湖北的夷陵(今宜昌)、江陵;安徽的东陵、爰陵、陵阳;江苏的金陵(南京)、徐陵(镇江)、延陵(常州)、广陵(扬州)等等。这些省区“陵”字地名的产生,都是楚人东进的缘故,与楚文化由西向东传播密切相关。
江苏原为吴地,吴被越灭后,因吴越地名文化较为相似,各地地名未有多大变动,直到楚国灭越,今江苏长江两岸许多重要城市的地名才打上楚文化的烙印。海陵之名亦是此时出现,具体时间,应在公元前319年楚怀王将邗城(今扬州)更名广陵这前后几年间,距汉高祖建立西汉,在时间上还相差100余年。因此,地名录言海阳“汉初名海陵”之说并不可靠。
查,泰州市、泰兴县新旧地方志及三泰地区编写的地名录,均未说明海陵更名泰州的原因。2001年,因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泰州市民政局要求各市县对本地有关地名用字,必须查清其出处、沿革,并标以准确读音后上报。为完成这一任务,靖泰两市的地名干部分别查阅了大量资料。一个偶然的机会,有关人员得到民国20年吕允甫编写的《今县释名》一书,觉得此书是近代较为重要的地名专著,在泰兴词条后有注“泰兴:南唐昇元三年,析海陵之南界五乡置县,属泰州,因吴泰伯为名”。于是,以为这对海陵更名的时间、原因作出了合乎情理的解释,且总算找到了一个明确的出处
不过,如果仅以此来确定泰州和泰兴这两泰地名的定名时间与缘由,笔者仍不敢苟同。笔者认为泰州的前身是历史上的海陵县,这一点是无疑的;泰州地名和泰兴的地名最早出现是在南唐昇元元年(937),这也不应该怀疑,因为泰州的历史资料和泰兴县志都作了明确记载。《五国故事》有一段记载:“徐氏将移杨氏之祚,乃以昇州为大吴西都,扬州为东都。声言将迁杨氏于江南,改白沙为迎銮镇。俄而逼禅,称杨氏欲入道,乃营室于茅山,迁溥居之,册曰:受禅老臣知诰,谨上尊号曰高尚思元崇古让皇帝。溥既渡江,赋诗略曰:烟凝楚岫愁千点,雨滴吴江泪千行。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端坐细思量。及将遇弑,方诵佛书于楼上。使者前趋,溥以香炉掷之,俄而见害。李氏以海陵为泰州,置永宁宫于州之门右,迁其族以处,使亲信褚仁规为刺史,以专防护。后周世宗渡淮,李氏急使人赴海陵,尽害之。”可见,泰州的建立使隐藏着一段杨吴与南唐政权交替的辛酸史的。这是说的五代十国的吴国太尉徐知诰于937年8月逼吴主杨溥“禅位”,自即帝位,改名换姓为李昇,定国号为唐,史称南唐的事,并表明海陵正是此时更名为泰州的。南唐李昇登位,升海陵县为泰州府,析海陵济川镇建县,按“国泰民安,兴邦建国”取名泰兴,这可能是泰州、泰兴这两泰地名来历的一个主要因素。
王象之《舆地纪胜》卷40载:“相传以为取通泰之意。”这也恰恰佐证了泰州、泰兴皆是取国泰民安之义而名。笔者作为泰兴人,诚然还知道泰兴地名来历的其他说法的。有一种说法也颇有道理,说是泰兴为一弹丸之地,多系江中之洲组成,全境之水,源系于长江,“怒涛内噬,夺我腴壤”,地方“食江之利,而又无知其患”,人们祈求安宁,故取泰兴之名实为祈求吉祥之意。思来,大概以后泰兴沿江太平洲、泰和洲、泰来洲、泰界洲、泰涨洲、泰定洲等洲名都源出于此。

话说回来,两泰地名因吴泰伯名,也不是没有道理,不敢苟同的是不能以此来否定其他说法,更不能说,泰兴定名就是在南唐昇元三年。南唐主李昇虽是“政变”上位的,但于五代十国时期也算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主。他出身贫寒,有过一段艰苦的经历。南唐建立后,他选拔人才、注重吏治、宣扬教化、奖励农桑。他穿粗衣,趿草鞋,散后宫,倡俭朴。这与吴国先祖吴泰伯十分相似。吴泰伯,是殷商时周太王长子,他与其弟仲雍、季历俱有贤名。季历且有其子姬昌(周文王)。太王在病危时,欲传位季历及昌,于是泰伯与弟仲雍奔走荆蛮(今无锡),以让季历。来到荆蛮后,泰伯倡教化、奖农耕,传播北方先进的文化技术,得到了当地土著的拥护,使当时生产较为落后的蛮荒之地很快富裕强盛起来。于是筑城梅里(今无锡梅村镇),自号勾吴。后来吴的疆域不断扩展,今太湖流域、长江南北,包括海陵,皆成吴之属地。唐烈祖为了纪念泰伯开辟荆蛮江南北,包括海陵,皆成吴之属地。所以或许李昇为了纪念泰伯开辟荆蛮之功,故将海陵县升为州级建制,并以泰伯之名为州名,而取名泰州,又以海陵所割之地建县,同样以泰为名,取名泰兴,谓有随泰州兴起之意,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这一体制的变更——即海陵升为州级建制和建立泰兴县制应是同时进行的,不可能有先有后。
所以,民国时吕允甫编写的《今县释名》中于泰兴词条后的注作为一个地名出处报备是可以的,但从历史的真实性与辩证性的角度去分析,就不能单纯地以此作为唯一可信的依据了,而是应该以此作参考,结合多方面的资料来综合分析,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尽量还原本来的历史,这样或许更可科学些,也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

说“国”道“省”话“两泰”,饮水思源,抚今思昔,笔者行文于此,不由无限感慨。我又禁不住想起了那句歌词“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是啊,国是我的国,我们的大中国——我们伟大的祖国今天国运昌盛,正行进在伟大复兴的路上,是多么的繁荣富强!家是我的家,素有“富饶水乡”之美誉的我们的江苏,有“凤凰城”之美誉的我们的泰州,有“银杏之乡”之美誉的我可爱的家乡泰兴——今天同样的美丽富庶!我爱我的家乡泰兴、泰州、江苏!我更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