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汕头往事丨公元厂记忆

 风吟楼 2022-10-13 发布于广东

作为中国感光材料工业的重要代表,“公元厂”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自主建设到引进升级、从薄弱到兴盛,最后走向衰落的过程。这一过程成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缩影。

文章图片1

林希之,被誉为“中国感光工业之父”,原名林应熙,又名林驰,潮安人。1946年就读於上海圣约翰大学化学系,1948年,从上海回到家乡汕头之后,就专心致志地开始了感光化学实验工作。他和几个行业爱好者,因陋就简地筹办起“公元实验室”,位于市区至平路与永平路交会处东北角的太古南记二楼。他的尝试虽遭到一些人的非议,因为在灾难深重、科技落后的旧中国,一些普通的日用科学,人们连想也不敢想,更何况感光材料的研究!在学校念书的时候,有一个外籍教师曾在他面前讥诮过中国工业的落后,这件事一直刺痛着他的心。他想道:“外国人能做的事,难道中国人就不能做吗?我一定要在感光材料方面为中国人争一口气。”

由于资料少、设备差,他们碰到了许多困难。在这过程中,林希之一面研究,一面制作各种西药卖给药房,补充经费。1949年6月,在经过反复试验和多次失败之后,林希之终于试制成功了中国第一张相纸。这第一张相纸像一个信号,预示着中国感光材料工业的开端。

文章图片2

中国感光工业之父林希之

1952年10月:我国第一张符合使用要求的黑白相纸诞生。林希之为实验室及相纸命名为“公元”,志在开创我国感光工业新纪元。

汕头解放了。随着相纸试制的成功,存在的技术问题也逐步解决,实验室也开始改为工厂,准备逐步扩大。可是这生产出来的产品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摄影室不相信自己的国货。各种怀疑的眼光,使林希之的满腔热情和雄心壮志受到很大的挫伤。钱用完了,相纸人家又不愿意试用,怎么办呢?厂里的老工人知道他资金困难,宁愿6个月不领工资,支持他的研究。这件事给了林希之很大的鼓舞,增强了他的信心。

然而一连串的困难又跟着接踵而至,正当他进退维谷的时候,党伸出有力的手,扶持起这一工业的新苗。海关减少外货进口;允许他们免税进口钡地纸外,还准许产品免税出厂,商业部门帮助他打开产品销路。这样一来,一面可正式生产,一面又能把研究工作继续开展下去。产品质量提高了,采用者越来越多,订货的电报纷至沓来。林希之如虎添翼,甩手大干。

文章图片3

1953年4月1日:林希之、郭明声、唐成文将汕头德兴路76号作为厂房,成立“汕头私营公元摄影化学厂”,郭明声任厂长,林希之任副厂长、总工程师。

1954年7月1日:“公元厂”实行公私合营,改称“公私合营汕头公元摄影化学厂”,国家正式投资扩建厂区,将市区永安街的53间民房改建成厂房。

文章图片4

永安街96号,老公元厂大门

1955年5月:“公元厂”迁至永安街96号。当年全厂职工只有15人,生产设备仅有一台土法上马的13英寸木制小型涂布机,采用最古老的石灰干燥方法,产品只有单一的黑白印相纸,年创产值6.2万元。

1956年,林希之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58年,公元黑白胶卷(胶片)投产。1959年轻工业部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感光材料专业会议,宣告我国照相感光材料工业的形成,生产列入轻工业部计划。公元摄影化学厂在大好形势下扩大规模,兴建厂房,在市郊上岐大路村(护堤路)征地196.8亩,开始建设新厂。当年,这里是一片荒郊野岭,遍地墓冢,建设者硬是靠肩扛手推平整了土地,他们白天干活,晚上就在竹棚里过夜。1960年林希之任厂的总工程师。

文章图片5

老公元厂厂区,两侧楼房是当年的生产车间、研究所和材料仓库

公元摄影化学厂是中国照相感光材料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缩影。经过多年建设,1976年新厂初具规模。1984年10月,公元厂迁往这个位于护堤路168号的新厂,开启了一段由小到大、由盛到衰的历程。

在那个年代,汕头公元厂生产的黑白相纸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量一半以上。根据《中国印刷年鉴》统计,从1964到1981年,汕头公元厂为国家创下了3000多万元的利税。作为科研机构的研究所也一样,在三两个客厅几间房这么简陋的小屋里,却先后研制出黑白相纸、人相胶片、胶卷、X光胶片、印刷制版胶片等五大类65项新产品,填补了国家17项空白,为祖国感光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今,除了一条横亘在街内的吊车钢轨,一排原冰池车间的瓷砖墙,再也找不到任何与工厂相关的信息。

1980年:“公元厂”开始迁往护堤路“公元新厂”,1984年10月“公元新厂”全面投产,“公元老厂”全面停产。

文章图片6

公元厂职工运动会开幕式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汕头公元感光材料工业总公司(公元厂)下设8厂1所4公司,分别为彩色感光材料厂、感光材料一厂、感光材料二厂、有机化学厂、涂塑厂、机修厂、电修厂、供热厂,感光化学研究所,公元感光材料经营公司、物资公司、特区感光化工公司、综合服务公司。厂区占地25万平方米,职工3400名。

文章图片7

公元厂职工运动会中拔河比赛

至上世纪80年代:“公元厂”产品已发展至黑白相纸、人相胶片、胶卷、X光胶片和印刷制版胶片等五大类43个品种,相纸产量居全国首位。除国内销售外,产品出口亚、非、拉、欧等27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一个感光材料生产和出口基地。

文章图片8

公元厂幼儿园的专线车

至1989年止:“公元厂”先后开发产品63项,其中17项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15项获得国家、省、市科技成果奖。黑白胶卷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奖银质奖章, 34个产品获得轻工部和广东省的优质产品奖。1991年轻工业部感光材料评比中,公元牌彩色胶片和黑白胶片同获第一名。在第二届北京博览会上,公元牌彩卷获国内同类产品的唯一金奖。

文章图片9

80年代公元厂幼儿园的小提琴班

1986年:由国家投入9亿多元巨资,“公元厂”引进日本富士胶片公司彩色感光材料生产线,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彩色线投产不到一年就陷入停产、半停产困境。

文章图片10

1988年,汕头市公元杯拉丁舞比赛

上世纪90年代:“公元厂”负债达48亿元人民币。

文章图片11

1993年,公元厂举行青年卡拉OK演唱会

1994年:国务院作出决策,包括“公元厂”在内的我国部分感光材料生产企业与美国柯达公司进行合资合作谈判。“公元厂”以1.8亿美元的价格将彩色生产线转让给柯达。

文章图片12

1992年,公元厂职工合影

1999年1月:“公元厂”与部分职工集资参股成立了“汕头市公元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经营公元牌黑白胶片及感光纸。

2005年8月:“公元厂”因连年亏损宣布停产。

文章图片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