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埃及被誉为远胜华夏,为何所有青铜器加起来,还没华夏一个鼎重?

 昵称55301288 2022-10-13 发布于江苏

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古埃及、苏美尔青铜器全部加起来,确实也没多少,而中国国家级青铜器,高达140多万件。

古埃及所有文物,包括石刻、莎草纸、等杂七麻八加起来,总共才三十余万件,中国单单四川,就有413万件文物。

至于为什么古埃及等文明,只有极少数青铜器,文物更是比中国一个省的还要少,这就不清楚了。

国内有些人解释说,古埃及人口很少,中国人口基数比人家多的多,所以古埃及文物才这么少。

不过我倒挺好奇,既然古埃及人口这么少,他们是怎么修建,需要那么多金字塔的?

难道都不吃饭、种地了,只为那些法老坟头?

西方为什么要编造伪史?有三大原因。

1.妄图证明工业革命产生于西方的必然性合理性,以此来掩盖工业革命来自于掠夺和杀戮的西方本质。

2.企图掩盖引导出工业革命的基础科学来自于遥远的东方文明。

3.当然是为了贬低和打压东方文明的同时,满足自身的虚荣和否定西方的猥琐心理。毕竟面对伟大的中华民族,哪一个国家没有一点韩国人的自卑。

在青铜工艺起源的中东地区,青铜一般用来制作诸神和国王的雕像。在埃及和两河,大型青铜雕像一般作为神庙的奉祀物。铜在重要建筑上的使用也非常普遍,阿蒙尼姆赫特一世的教谕就提到用青铜装饰宫殿,两河发现有巨大的铜制门楣,埃兰发现了青铜时代最重的青铜雕像。

古埃及常见的几种青铜工具:

凿子

锥子啥的,这些大部分是考古学巨擘皮特里在埃及发掘得到的,出自https://www./museums-static/digitalegypt/alphabet.html

古王国时间段的青铜工具专著可见:Old Kingdom Copper Tools and Model Tools by Martin Odler,Publishers of Academic Archaeology 。因为这时期出土发现的数量不是太多,早期的青铜工具损耗后会被回收重熔,所以保存下来的大多出自墓葬,而且即使陪葬大多也是助丧的“Model Tools”——小而薄的明器,非实用器。

Metal Tools of the Pyramid Builders and other Craftsmen in the Old Kingdom

第六王朝初期古墓Abusir South,Tomb AS 27出土的模型工具

Egypt Centre - Canolfan Eifftaidd

上面做的还是比较好的,有的就是用薄薄的铜片裁出个形状,The Global Egyptian Museum

第二王朝卡塞凯姆威墓中发现的模型工具

也有古埃及青铜雕像,添加拟真细节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埃及的佩皮一世铜像(第六王朝,公元前2300年),以佩皮一世铜像为代表的国王铜像又可以追溯到第二王朝的哈塞海姆威铜像。希腊在青铜造像艺术方面是埃及两河非常杰出的学生,大致可以理解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关系。

佩皮一世铜像(第六王朝,公元前2300年)

佩皮的铜像有着漂亮的镶嵌眼睛以及精心塑造的眉毛和眼线,略带一种古风式的微笑,他的其他雕像也有漂亮的眼睛和眼线,只不过笑容显得更滑稽。此外,雕像原本镀金 。

有的雕像没了眼睛,而有的只剩下眼睛了

作者:额外费如风

上图是来自埃及巴勒莫石碑(公元前2400年)的两条惊人的铜器生产记录,左栏提到第二王朝的国王哈塞海姆威(公元前2700年)为自己造了一尊至少真人大小的铜像,右栏提及两艘献给太阳神庙的铜船,船长8肘(大约4.2米)。

图特摩斯三世的廷臣rḫmirʿ墓中的铭文记载了两扇献给卡纳克神庙的镀金铜门,新王国及以后时期常发现青铜门的部件。

欧贝德宁胡尔萨格神庙的铜门楣,长2.59米,高1.07米,公元前2600-2400年

大量使用铜装饰的宁胡尔萨格神庙

上面的欧贝德神庙铜门楣可作卡纳克铜门的参考,不过卡纳克铜门的尺寸会更大。

《埃及记述》中的卡纳克神庙大门(省略了围墙和门板),可以直观感受大门的尺度。

既然纪念/礼仪性的青铜雕像或其他青铜物件如此普遍,为什么现在西方博物馆里的大型青铜像却不多呢?答案在于青铜物体的保存背景,中东的青铜雕像主要放置于神庙和宫殿,希腊罗马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公共广场和私人别墅这两大类放置场所,但很明显所有这些场所都远不及墓穴和地窖那样隐秘封闭,这直接影响了大型铜雕的存世数量。

这类开放或半开放的环境使得青铜雕像极难保存下来,同样的情况参见中国古代文献中的宫殿铜雕(十二金人、仙人承露之类),保存情况甚至更加糟糕,不知道是否有明代以前的大型宫殿铜雕留存下来?

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有些东西外国人可能也没吹得那么牛,但有些人形犬类把这些添油加醋吹了上天!!

谁“誉”的?

说什么“古埃及文明远胜华夏文明”本就是一种偏颇的说法,西方人自嗨罢了。

古埃及的青铜器少,这也很正常。

威廉·塞西耳·丹皮尔著《科学史》,《文明的起源》里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在历史的黎明期,文明首先在中国以及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和尼罗河几条大河的流域中,从蒙昧中诞生出来。在居住在这些流域的各民族当中,我们知道得最多的是埃及的人民和巴比伦尼亚的人民,主要是靠了希腊历史学家著作中的记载。

从这个来源得到的资料本来是极少的,但是,近年来,由于发现他们的许多建筑物,雕像和碑石的遗迹,由于发掘王室陵寝,得到很多家用物件、装筛品和铭文,资料来源又大大扩充了。这种资料当然是片断的,有赖双重机会,一方面要靠古代记录的保存和发现,另一方面又要靠现代研究家的正确解释。

丹皮尔给出的结论是中肯的。

世界史在之前的绝大多数时间里都由西方人书写,并且资料较为片面,还有,西方人并不太了解华夏文明。

这是“古埃及文明远胜华夏文明”这种滑稽论调的起源。不幸的是,有些慕洋犬也拿着这个错误论调说事。

古埃及文明的青铜器少,原因很简单,没多少铜矿,而且铸造技术比较简陋。

没矿拿什么炼青铜?炼青铜需要铜、锡、铅,可是矿产不是随便就有的,埃及那边大部分地区是低高原,只有沿海地区和西奈半岛有点山。没有矿山没有矿石,凭空变不出青铜。

再者就是铸造精美程度的问题。埃及那边的手艺比较粗糙,铸出来不那么好看,摆在那净碍眼了,那谁还钻牛角尖?

你再想想我们的老祖宗是什么个性?你想想除了中国,哪个国家古代有米粒微雕之类的东西?我们的古先民玩什么东西要是玩上了瘾,普通物件也能鼓捣成艺术品,平平无奇的材料能都改造成你用不起的样子。古先民们玩青铜玩上了瘾,据把青铜从普通工具材料直线拔高成了艺术品,艺术品谁不爱?何况我们地大物博有的是原料,当然就生产得多了。

古埃及文物没有我这张图片中文物多。

古埃及人,把所有的智慧,都用在了木乃伊和金字塔上了。没有顾得上做青铜器!

一言九鼎

他们只会玩石头!

这个问题也可以换个角度问,为什么华夏全部石头建筑加起来,还没有一个金字塔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