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分析的方法

 智汇百川 2022-10-13 发布于河北

文章图片1

毛主席:比如我吧,我并不比别人聪明,但我懂得辩证法,会用辩证法分析问题,不明白的问题用辩证法一分析就明白了,要好好学会用辩证法,这个作用很大。

用辩证法分析:

第一步,找到相生相成的两者

比较重要的有,比如

1、“人”和“环境”是相生相成的,环境造就了人,人也改造了环境。

2、“需要”和“可能”是相生相成的,“需要”促进了“可能”,“可能”也促进了“需要”。

3、“胜利”和“壮大”是相生相成的,胜利促使壮大,壮大了又促使胜利。

4、“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生相成的,认识了促使改造,改造了又促使了进一步的认识。

……

在诊断问题的时候,就从这些成对的两者中找根源和方法。

第二步:判断其走向

看相生相成的两者,是从哪个走向哪一个。这就要求观察一段时间,才能作出判断,这就防止了快速判断、快速决定。

第三步:列出使“走向”发生的各个条件

相生相成的两者,缺乏的那个,不够的那个,往往就是主要矛盾,所以在条件上,就要补充缺乏的那个、增进缺乏的那个。

各个条件列出后,在行事上就要去准备、满足这些个条件,这些条件就成了原则、目标,这叫创造条件。

为了使其走向,就必须把事件搬到包含这些条件的环境里进行,这就叫改造环境、置入环境。

第四步:补充缺乏的

使其相生相成的生长出来,而不是组装出来,组装出来的,往往缺乏有机联系、没有化学反应,远没有生长出来的效果好。

第五步:树反面教员

用辩证法,必须树立反面教员,否则难通。

用辩证法,可用 A/B test 来树立反面教员。

辩证法的3大缺陷

1、因为是从一面走向另一面,执行过程中,前半段是越来越消极(所以要有充分的准备,尤其是精神上的),后半段是越来越积极(所以要有充分的准备,以免轻忽大意)。

前半段消极

陈毅:在厕所里写起打油诗:“分明被敌人赶出山东,你们硬说是反攻,反攻,反攻,真说不通。”

后半段积极

陈毅:他们奇怪起来:“怎么我们走了,反而收复失地,真是首长远见,领导正确。”

所以使用辩证法时,可以是两对两者组合起来用,比如“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战略和战术构成一对,藐视和重视又构成一对。比如“人”和“环境”是一对,又要佐以“需要”和“可能”的校验,以加大成功概率。

藐视了,是为了产生不怕;重视是为了搏鸡如搏虎、有打持久战的精神。

2、前半段的消极,需要反面教员、深度的信仰(和整风、一元化领导)来帮助克服。

比如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平型关战役缴获的少、皖南事变,这些事件就打消了幻想,才使辩证法的主张,得到了执行。

3、从一面运动到另一面,需要时间,所以,需要那些坚定者为伙伴,投机主义者最不能忍耐时间。

所以,对于那些投机主义者(他们无法度过辩证法方案里消极的前半段、但他们又掌握了一部分我方的信息、情报),事前要进行一定的处理。

辩证法确实很有用,堪称屠龙术。

用辩证法

1、构建策略和现实:毛主席:构建策略、构建现实的办法

2、生成策略:毛泽东:策略是怎么想出来的?

3、生成战略:毛泽东:战略是怎么生出来的?

4、战胜利害分析法:毛泽东:超越利害分析法

5、构建“现实扭曲力场”:毛主席:消灭消极、恐惧的办法

6、利害分析法的8大缺陷:毛主席:一生中最大的对手—利害分析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