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国战败时,为何大量德军远距离突袭绕过苏联,只为投降美军?

 James5291 2022-10-13 发布于北京

第2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德国的士兵可谓是拼了命地去找英国美国法国的部队表示投降。

有人就说了,德国投降至于这么费劲吗?苏联人就在旁边,你直接找苏联人投降不就行了吗?

不过,相比较而言,还是找英美等国家投降更靠谱一些。因为找那些国家投降最起码还能活着,可如果真的找苏联投降了,能不能活着都是个问题。

所以这也就造成了二战的奇观,德国在拼了命地防御苏联,主要目的竟然是为了让英美等国家的部队抓紧时间过来,自己可以像英美等国家投降。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诡异的情况呢?其主要原因有以下3点:

第1点:苏联可是受过大伤的人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学生写的一篇文章非常搞笑,搞笑到什么程度?

他竟然说第2次世界大战当中出过最大力气的人是美国而不是苏联。

但凡是有这种论调的,十之八九都是被西方的媒体蛊惑了。

这一点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人走茶凉,苏联走得太早了,所以就没有话语权了。

我们再一次回顾第2次世界大战,尤其是第2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如果没有苏联的话,情况不知道糟到什么地步。

当时的整体状态基本就是这个样子,欧洲的大部分国家躺平,美国当做二道贩子,中间一直拽着中间商,英国被打得不敢出手,法国直接就投降了。

虽然后期法国一分为二,一部分人选择投降,一部分人选择反抗,但是反抗的力度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二战到欧洲战场真正出大力气的也只有苏联。

我们以第2次苏德战场上苏联和德国出动的总兵力作比较,德国的总动员兵力是1,420万,兵力最多时是780万,苏联动员的总兵力是3,460万,兵力最多时是1,280万,这里的兵力最多是投入战场的兵力。

几千万人投入到战场当中,双方之间的关系早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后期的时候,与其说是苏联和德国两个国家在控制战场,倒不如说是民族的仇恨情绪。

苏联和德国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状态,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反正我们双方之间只能有一方能够留下来。

以至于在二战结束之后有这样一个民间传说,苏联到了德国战场上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而当时的德国士兵非常惊恐地说道:你们还是我们见过的苏联红军吗?你们不是优待俘虏吗?你们不是不欺负老幼吗?

当时的苏联红军已经杀红了眼睛,对那位德国士兵怒吼道:你说的那一些人我都知道,但是他们已经死在了斯大林格勒战场上。

最开始的时候,德国通过巴巴罗萨计划对苏联进行了闪电战突击,而苏联在最开始的时候也接到了情报。

根据某些信息来看,在1941年的5月1日,莫斯科红场举行国际劳动节时,就已经有多个国家,包括但不限于苏联国家的间谍向斯大林汇报,德国将会在1941年夏天进攻苏联。

但是当时苏联认为德国和英法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还未见分晓,德国也不敢两头打仗,所以就把这个消息当做了错误信息。

可在苏德会战之前,欧洲战场上就不止一次地说过,德国准备进攻苏联了,但是苏联秉持着怀疑的态度,丧失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

不过万幸的是,苏联的战略比德国想象得更加可怕,苏联的动员能力也远远超过了德国的可控范围。

经过多年的持续战争,终于在1943年的8月到11月,苏联红军才彻底肃清了高加索地区的德军,并且收复了大片失地。

而在其他战线当中,苏联也屡屡获得战疫胜利。

到1944年,苏联红军就已经拥有了635万军力,在兵源方面已经超过了德国。

在1944年开始,苏联红军发起了10次斯大林突击,而这10次斯大林突击收复了苏联的全部领土,并且将战略战线推到了苏联的边境以外。

到此时,盟军也进行了诺曼底登陆,苏联和盟军进行两线作战,把德军包了饺子。

这一场战争对于苏联的损失是非常大的,苏联整个西部的工业区几乎是损失殆尽。

同时也因为这一次战争,直接或间接导致苏联的精英人群和普通百姓出现了人口断代。

这也是为什么在苏联后期的时候,某一个特殊时间阶段里面,在这个极为敏感的时间阶段出现了政治人才的断代,一定程度上给苏联解体埋下了伏笔。

所以我们不难发现,这场战争几乎是两个国家的血海深仇。

德国也正是明白这一点,自己和苏联早已经是不死不休了。毕竟是德国作恶在先,苏联才进行的反击,而一旦反击胜利,对于整个德国来说都是灾难。

第2点:德国和欧洲的关系

这一点就相对比较暧昧了,在第1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德国作为主要发起国,在战争失败之后并没有受到太多的清洗和报复,也没有受到某些国家的过度压榨。

其主要原因在于,欧洲并不是铁板一块,在欧洲以及欧洲以外的某个国家有一个搅屎棍,在不间断地培养着德国的势力,目的就是为了抗衡法国。

所以德国明白,如果自己主动投降了欧洲,那大概率还是好吃好喝,虽然会遭受战争损失,但损失远没有那么大。

那么在第1次世界大战之后,有哪些国家在主动扶持德国呢?

第1个国家是英国,英国之所以培养德国,是不想让德国太过弱小,如果德国太过弱小的话,整个欧洲就会造成法国一家独大的行情。

一旦法国一家独大了,那整个欧洲的陆地接触面积基本就是为法国马首是瞻,这样就不利于英国再次插入欧洲,或者在欧洲掌握话语权。

除了英国之外,美国也在积极主动地推动德国战争之后的基础建设。

美国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美国不希望欧洲变得太过和平,只要欧洲变得太过和平,就会影响到自己的切实利益。

事实上第2次世界大战也证明了美国的这一点,只要欧洲乱起来,那么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就会变成实力相对弱小的资本主义国家。

而美国就可以趁机正式崛起,美国作为世界老大哥的地位,或者身份地位的交替也是在这两次世界大战当中完成的。

第3点:综合权衡之后,德国的判断是正确的

虽然德国的所作所为非常不耻,虽然德国作为第2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国之一给欧洲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是不得不承认一点,德国的眼光没有问题。

在第2次世界大战即将失败的时候,德国在战略战术方面也没有问题。但是没有想到德国想得没错,可苏联预判了德国的预判。

当时德国的主要心态是这个样子的,只要顶住苏联的进攻,之后再向英国美国等这些资本主义国家投降,大家都是一家人,有话也好说,虽然苦大仇深,但是也没有那么苦。

可是德国和苏联就不一样了,德国和苏联是死敌,如果自己真的投降了,那么苏联后期的一些事情就无法掌控。

而苏联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开玩笑,辛辛苦苦打了那么长的时间,死了那么多的人,现在你想不打了,想投降英美这两个国家,门也没有。

所以苏联抓紧时间进攻,直到后来苏联把自己的国旗插在了德国的大厦上。

在此之后的事情就不多讲了,如果大家有意向的话可以查看一下资料,苏联也没便宜了德国。

德国的部分俘虏最终莫名其妙地消失了,除此之外整个德国的重要物资基本被洗劫一空。

而一旦开始洗劫德国的重要物资时,英国也好美国也罢,甚至是法国都不甘示弱。

拜托,都到了分享胜利果实的时候了,这个时候谁愿意往后跑,那都是往前跑。

所以这些国家陆陆续续地把德国能搬走的东西都搬走了。

苏联方面主要搬走的是一些基础建设设备,而美国主要抢的是精英人才。但是苏联并不只是抢走了基础设备,精英人才也抢了不少。

所以大家不用被某些街边的消息所误导,拜托,大家都知道人才是好的。

更何况当时的美国和苏联在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科技突飞猛进,进而转变成了世界上的两大超级强国,和此次的战争掠夺也有一定的关系。

只不过还是得实事求是地讲一句,第2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上要说谁出的力气最多,那肯定是苏联。

至于美国一直在吹嘘自己在第2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种种努力和付出,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