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振兴”相关项目怎么做?来看看这几点总结反思 | 社工课

 社工客 2022-10-13 发布于广东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李沐

服务背景

2021年因机构承接了YX当地民政部门助力乡村振兴相关项目,我们几名社会工作者被派驻到YX社区开展服务。

社区总体概况

初到YX,社会工作者通过走访领导、入户访谈、问卷调查、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快速摸清了YX的基本情况和整体现状。

YX相关的区域概况如下:YX社区1200户,将近7000人,产业发展以第一产业为主,经济结构单一,主要种植甘蔗、水稻、香附。

目前整个社区水田大概1500亩,旱田3700亩,主要收入来源于土地发包,居民收入主要靠农业生产种植及外出务工,人均年收入约4000元。

目前YX社区内的中青年劳动力常年外出务工,留在家耕作的几乎都是妇女,而这些留守妇女还需照顾家里的留守孩子和老人。

由于受到社区地理位置限制及妇女个人能力有限等原因,无法种植更多的经济作物,因此家庭经济收入少,经济来源渠道也单一。

服务实施过程

在摸清YX社区概况的同时,社会工作者也对YX社区的群体状况,如困境儿童的教育状况,留守妇女及边缘群体的基本状况和生活情况进行了了解和分析,并根据其迫切需求,制定了相应的服务计划和实施方案。

随后,社会工作者实地整合各种资源,根据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开展分类服务,增强服务对象的能力,协助服务对象走出困境。

例如,针对YX的儿童教育资源匮乏,心理健康教育缺失、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社会工作者与学校合作,建立“爱心之家”,募集运动器械、棋牌、图书等供孩子借用。

在寒暑假期间,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团队为儿童提供课业辅导、艺术教育、安全及卫生健康知识教育。

同时还带领志愿者进行走访入户,对儿童进行照顾,提供心理及社会支持等服务,给儿童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其获得学业支持和技能发展的机会。

此外,运用互动交流、鼓励、倾听等方法,开展了系列的活动,如“七彩暑期,快乐有我”主题夏令营活动、“快乐成长,同心同行”技能兴趣学习小组活动、“保护自己,预防侵害”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我的人生我做主”未来学习生活规划活动等。

通过系列的活动,增进了困境儿童的对外交流沟通,让其感受到温暖和关爱,修正行为偏差,帮助困境儿童建立自信心,提升困境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建立同伴支持网络。

针对困境妇女,在个体及家庭层面,社会工作者一方面通过开展个案进行跟进,为留守妇女提供物质帮扶、情绪疏导、压力管理等服务,并协助留守妇女积极解决面临的压力问题,提高其应对生活困境的能力。

另一方面也针对整个社区的妇女需求,通过开展针对性服务来缓解家庭关系紧张、子女教育辅导问题、业余生活枯燥等问题,提升家庭凝聚力,在维护家庭完整的基础上增强家庭功能。

此外,社会工作者通过介入和整合社区资源,帮助妇女群体增强权能,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并通过采取具体的行动来改善处境,提升自我,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如在留守妇女亲友邻里网络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多样的小组活动,如:开心广场舞队、爱心厨房小组等等巩固和增强妇女的支持系统。

针对社区的弱势困境群体,因其自身拥有的资源与调动资源的能力有限,容易形成无力感、无助感和疏离感。除了经济上贫困,缺乏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外,还面临着其他方面的危机,由此衍生而来的问题也是多方面的。

因此社会工作者通过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制定具有个别化、差异化的服务策略,开展精神慰藉、情绪疏导、能力提升、资源链接、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等方面的专业服务,同时,及时修订完善服务计划,满足不同类型的弱势群体的不同的实际需求,切实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实际问题。

如针对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独居高龄长者获得稳定宜居的生活环境。而针对弱势群体的经济困境,社会工作者则是通过和社区班子、骨干等相关人员一起讨论商量,成立社区群体小组合作社,相互扶持。

同时积极链接资源进行农作物种植技术培训,改变种植结构,发展种植业,大量种植油菜、白萝卜和香葱。并链接客源,建立农产品销售渠道,挖掘当地自有的资源,发展养殖业,养土鸡,销售土鸡蛋,帮助社区弱势困境群体提高经济收入。

项目成效和反思

此次社会工作者参与的乡村振兴相关项目的实践主要是以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为根本,以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求为中心,以优势视角、赋权增能、社会支持网络等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为指导支持,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工作方法,依托社区,建设以辅助性就业为主,集心理疏导、技术培训、能力建设、文化教育等各项服务为依托的服务体系,发挥社会工作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形成以服务对象的能力为导向的社会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思路。

社会工作者介入乡村振兴相关项目的具体成效有:

一是留守困境儿童的成绩普遍得到了提高,而且80%的儿童成为了社区的小志愿者或者在班里担任班干等职务。

二是留守妇女的心理获得了慰藉,经济收入得到了提高,缓解了生活压力,建立生活的信心。

三是通过有效的资源链接,并结合社区实际,成立扶持小组合作社,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让60%的弱势困境群体生活条件和经济状况得到了提高和改善,使其不断增强自信心,消除消极和依赖心理,实现从“想干”到“愿干”再到“能干”的转变。

服务反思

首先,在开展帮扶的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及志愿者要有尊重、鼓励、同理和非评判的价值理念,始终要有爱心、耐心、细心的服务态度。

社会工作者作为帮扶组织者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作为鼓励者、支持者和促进者,这也体现了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的专业精神,只有充分调动弱势群体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弱势群体的能力,激发困境群体的意识和动力,引导其自力更生,帮助其走出困境,才会具备更强的可持续性。

其次,通过扶志和扶智相结合的服务模式,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发挥正向引导,进行心理调适,初步改变了社区儿童的生活习惯和学习能力,希望这些能够扎根儿童内心深处,让社区儿童有个更好的未来。

再次,在开展帮扶的服务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链接及整合多方资源、调适关系、贴近服务对象和挖掘潜能的专业优势,赢得社区班子的支持,做好协调工作,助力并共谋持续发展大计。

最后,乡村振兴社会工作介入相关项目能否持续,也是让社工反思较多。毕竟在YX社区,没有专门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机构扶助只是暂时的,无法保证服务效果的持续性。

此次的YX社区服务之行,社会工作者发现,其实像YX这样的社区是非常需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但因社会工作者作为外来人身份的陌生和社会工作职业的社会认同度低,导致社工工作在YX社区开展艰难、缓慢,加之服务待遇低,倘若又无组织依托等问题,就导致社会工作人才进不来,也难长期坚守。

且社会工作者发现随着服务的深入,由于项目社工人数有限,加之工作经验不足,面对众多的服务对象,也容易出现偏差和力不从心,虽然社工机构有自己的督导,但受限于工作领域和服务经验。督导只能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提供建议,针对性不强,社会工作者的服务水平受到影响。

总的来说,此次在YX社区的服务,也让社区更多人知道了社会工作者的存在,并肯定了社会工作者的服务,逐渐接纳和信任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所付出的努力得到了肯定。在工作中收获快乐,在服务中获得成长。

通过用生命影响生命,这不正是我们社会工作者工作的意义嘛。期待和社区更多的人一起努力,通过共同服务和打造,共同迎接社区更美好的未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