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胸科之窗文献研读:弥漫性特发的肺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症的临床及影像特征

 忘仔忘仔 2022-10-13 发布于山西
图片

胸科之窗

这不仅仅是一个公众号....

杨先春

湖北省人民医院汉阳医院放射科

图片


CASE

  • 女, 95 岁 

  • 主诉:进行性劳力性呼吸困难 6 周 

  • 患者诉端坐呼吸和下肢水肿。无发热、咳嗽、胸痛或其他的症状。 

  • 既往史:高血压、2 型糖尿病和哮喘病史(70 岁(25 年前)诊断)。日服两次二甲双胍 1000 mg、呋塞米 20mg、乙酰水杨酸 100 mg和奥美沙坦 20 mg。 

  • 无吸烟史,无职业或环境接触有毒烟雾史

体格检查

  • 体检检查:呼吸急促,外周血氧饱和度为 93%,鼻导管以 1 L/分钟补氧。听诊呼吸音正常,对称地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延伸至双膝。无颈静脉扩张。

实验室检查

  • 入院血液检查:血红蛋白为 12.8 g/dL,白细胞计数正常,C 反应蛋白为 1 mg/dL。嗜铬粒蛋白A为4 nmol/L(正常值<3 nmol/L) 

  • 肾功能:正常,血清肌钙蛋白 I 正常,N 端 pro b 型利钠肽 (NT-proBNP) 为 100 pg/mL,D-二聚体为 1.28 ug/mL。 

  • 初始动脉血气分析:低氧血症和慢性呼吸衰竭,pH 值为 7.39,pCO 2 69 mmHg,pO 2 52 mmHg,HCO 3为 41.8 mEq/L。

初始胸片(图1)

图片

胸部CT

图片

超声心动图(图3)

图片

  • 超声心动图示结节粘附于右心房(箭头) 

  • 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未见左右分流,可见三尖瓣反流伴中度肺动脉高压 (PH)(估计肺动脉收缩压 [PASP] 为 53,57 mmHg) 

  • 查病史:患者三年前超声心动图估计 PASP 为 25 mmHg,右心房无明显结节

回顾既往CT检查

图片

最大肺结节行经胸针吸活检

  • 病理检查

  1. 小的深染细胞,没有有丝分裂或坏死(图5) 

  2. CD56、突触素和嗜铬粒蛋白 A 呈强阳性(图6) 

  3.  Ki-67 指数在 1% 和 3% 之间 

  • 诊断:与典型的类癌瘤一致(高分化 NET,低级别),结合临床及影像,考虑DIPNECH 演变高分化NET

图5

图片

图6

图片

后续诊断

  • 右心房结节:推荐经食道超声心动图以及镓 68 DOTATOC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ET) 扫描,以确认心脏结节是否对应于转移性疾病。然而患者年事已高,两次检查均被取消 

  • 肺结节:鉴别诊断:良性肿瘤、恶性肿瘤、感染性和炎症性结节。 

  • 基于患者病程长和多年CT 评估,我们缩小疾病范围,通过活检明确诊断两者均符合 DIPNECH 综合征

后续治疗

  • 患者接受了皮质类固醇吸入器、长效β受体激动剂吸入器和利尿剂治疗,症状得到暂时改善 

  • 通过及内科、肿瘤科、肺科和放射科的MDT会议后,决定采用保守的方法,未行任何如生长抑素类似物等定向治疗 

  • 一周后患者出院 

  • 六个月随访:患者持续右心衰症状,且表现状态有所下降 

  • 确诊八个月后:患者去世



图片


图片

讨论

图片


图片


概述

  • 弥漫性特发性肺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症(DIPNECH):是一种以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壁内神经内分泌细胞增殖,伴局部浸润,偶尔合并小瘤为特征的罕见的肺实质疾病 

  • 50%DIPNECH 患者同时诊断为 NET;因此2015年WHO分类将其定义为肺 NEN癌前病变;近年来,因该病具有典型临床、放射学和组织病理学表现,多数学者认为DIPNECH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综合征 

  • 该病最初由 Aguayo 等于 1992 年首次报道,迄今文献病例约200+

流行病学

  • 患病率:尚不清楚(较低) 

  • 发病年龄:任何年龄,主要见于中年(40 - 60 岁/50-70岁) 

  • 发病人群:几乎只见于不吸烟中老年女性 

  • 地域与人种:不详

组织病理

  • DIPNECH支气管黏膜上皮内弥漫性成簇、线状或结节状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无基底膜突破 

  • 如显示局部浸润性生长和结节形成并突破基底膜,则结节直径≤5 mm称为类癌小瘤,结节直径> 5 mm称为类癌

组织病理镜下观

  • DIPNECH 病变局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内 

  • 表现为圆形、椭圆形、短梭形细胞,大小形状相对一致 

  • 表现为增生;数量多;核大; 细胞质少;细胞核深染或呈细颗粒状;核仁不明显;细胞无异形,有丝分裂期不常见,无坏死 

  • 细胞可散在单个或呈线状,或在细支气管上皮基部形成小巢,甚至完全取代细支气管上皮,导致管腔狭窄但不能穿透基底膜 

  • 若细胞穿透基底膜浸润纤维化间质,呈结节状生长,结节直径2~5mm,为类癌瘤

免疫组化

  • DIPNECH 和类癌小瘤的确诊主要基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神经内分泌标志物: 

  • CgA、Syn、CD56:阳性 

  • CK、TTF1:可为阳性 

  • CK5/6、P40:阴性

图片

图片

图片

临床表现
 

  • 症状与体征:

  • 隐匿性发作的劳力性呼吸困难 

  • 咳嗽(干咳为主),或咳痰,可伴有痰中带血 

  • 喘息(易误诊为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气短 

  • 部分无任何症状和体征(惰性病程) 

  • 相关检查: 

  • 肺功能检查:阻塞性或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图片

影像学表现(首选CT检查)

  • 主要影像学特征:

  • 双侧弥漫性气道性(背景肺)改变: 

  • 空气潴留征 

  • 马赛克征(马赛克衰减)

  • 肺结节:

  • 多发常见,亦可单发;大小不一 

  • 实性结节,或pGGN/mGGN均可 

  • 几乎无钙化 

  • 结节多沿小叶中心(支气管血管束)分布,MIP图有助于观察 

  • 结节周围常见空气潴留影,结节多位于空气潴留影中心 

  • 境界清晰,胸膜下可豁免

  • 其它影像学表现:

  • 病程长,肺结节长期无变化或变化不明显(惰性特征)

  • 肺部慢性炎症或肺纤维化 

  • 支气管壁增厚:伴管腔 狭窄、扩张 

  •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 可合并其它器官(肝、心脏等)类癌表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鉴别诊断

  • 转移瘤:原发恶性肿瘤病变,结节多为实性,呈自由分布 

  • 肺微小脑膜上皮样结节: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磨玻璃或实性结节影,鉴别困难 

  • 肺癌:主要于单个肺结节的DIPNECH

图片

图片

治疗及预后

  • 治疗: 

  • 单发实性结节或GGN,特别是结节直径>5MM需警惕类癌瘤时可选择手术切除 

  • 弥漫性肺结节或肺功能限制严重选择保守治疗(包括临床观察、口服和吸入类固醇、化疗),亦可选择手术肺切除,甚至肺移植 

  • 预后: 

  • 一般惰性生长,严重影响肺功能者预后较差,死亡率高

小结

  • DIPNECH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呈惰性生长 

  • 该病几乎只见于中老年(不吸烟)女性 

  • 影像学表现注意包括肺结节(常多发,亦可单发,实性结节或GGN均可,小叶中心分布)和背景肺(马赛克征和空气潴留征) 

  • 该病需注意肺内直径大于5mm结节有转化类癌风险,需引起重视



图片

参考文献: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