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预警||2015年最危险的彩电品牌

 观道者 2022-10-14 发布于黑龙江

电视是家电领域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特别是在经过几次产品的更新换代后,又成为产品和技术成熟度最高的产业。

但成熟并不代表竞争不激烈,行业不存在风险。其实,电视行业正在经历又一轮的洗牌,对行业品牌来说不仅关乎到生存,还决定着未来的发展。最大挑战者并不只是当前的互联网企业,而是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人们电视收视习惯。

彩电格局一直不稳定

电视在家电业中比较另类,消费者一般都认为彩电是家用电器,而从管理归属上却不是这样。从归口管理上,冰、空、洗等白电、小家电,都属于轻工业联合会,归类为家用电器,而彩电却属于工信部,归结为消费电子。

归类的不同,显示出彩电与冰、空、洗等一般家电的发展动力就有恨大的差别。冰、空、洗等白电属于物理产品,核心技术一旦成型会保持较长时间,比如现代空调系统是开利在1902年发明,至今一百多年其制冷原理都没有根本性改变。而电视,从黑白到彩色,从CRT到液晶显示,已经从成像原理上发生了质的变化。

由此可用以清晰地看出,推动白电市场发展的基本动因是规模,而彩电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于技术更新的推动。

电视作为消费电子产品,集合着现代新兴电子技术。就整机制造企业而言,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就是一个硬件组装厂家。因为,不论是电视的核心技术芯片,还是核心部件显示屏,都是由上游企业制造提供。从这个意义上讲,彩电企业的创新只是建立在上游供应链基础之上,垄断技术只要将核心原材料供应控制起来就可以做到。

因此,电视看似是一个技术驱动型产业,其实对整机企业而言更像是一个规模推动型产业。原本的彩电行业除了夏普、松下、索尼、三星、LG、飞利浦等外资品牌阵营外,国内形成了稳定的海信、创维、TCL、长虹、康佳、海尔相对集中的品牌阵营。除此之外的整机厂家因为量小,难在行业拥有话语权。

就是这种看似技术推动实际上还是规模起作用的电视业,一旦遇到技术发生巨变,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动荡。CRT电视转型液晶电视过程中,CRT的龙头不是就因此而没落了很长时间吗?未来,LED液晶电视向OLED电视转型,无疑将会引发新一轮的行业品牌变局。

彩电市场面临再洗牌

进入互联网时代,作为消费电子领域的彩电行业,成为互联网企业跨界挑战的对象,而相邻的白电却少有互联网企业涉猎。

正是这种互联网企业的跨界,使得原本格局稳定的彩电行业格局崩塌,面临一种重新构架的局面。而在这一过程中,对原有彩电企业构成巨大的冲击。

乐视、小米、爱奇艺等互联网企业,之所以不惜一切代价非要跨界进入彩电行业,不是他们看中彩电硬件的制造,而是通过进入彩电领域控制家庭互联的中枢,形成互联网企业的平台、内容、终端及应用新的生态链,从而掌控内容的出口。这就倒逼传统电视企业进行转型,以适应互联网企业的抢食围堵。

受到品牌的市场定位差异,当前跨界互联网企业抢占的绝大部分是国内传统电视的消费群体。因此,互联网背景下的转型又成为一次彩电行业的全面洗牌。

今年上半年,行业再度洗牌的迹象已是非常明显。主流彩电企业半年报呈现业绩集体下滑,就证明了这一点。今年春节后不久,昔日国产名牌彩电厦华宣布,不再生产电视机产品就是信号。厦华退出彩电业不是行业主流企业的第一家,也不会是行业主流企业的最后一家。

有人会说,退出彩电行业的都是些杂牌,或者是非主流企业。其实不然,主流企业不论在消费群体上,还是在产品的定位上,都与互联网企业有着高度的重叠。互联网企业的崛起,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这重叠部分。

渠道价格产品均遭围剿

当前,彩电企业还正面临着互联网企业在渠道、价格、产品等方面的围剿。特别是对于些那些缺乏产业链生态圈布局的彩电企业来说,如果单纯地继续主打电视硬件,并以电视硬件为生存和发展依托,无疑将会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

无疑,卖电视机已经难以支撑彩电巨头未来的规模化扩张,而卖电视则意味着彩电企业必须要抛弃单一的硬件思维,融入应用、服务等软性思维,才能更好地在互联网时代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从渠道来说,线上销售代表的是新兴渠道,也是市场增量的主要来源,主要瞄准的是正在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消费者。在这一方面互联网跨界企业具有天然优势,他们可以通过互动凝聚人气,通过粉丝固定消费群体,而传统企业拥抱互联网还在还仅仅是借助平台而已;

其次从价格角度来看,当前已经有一种声音便是“电视硬件免费,内容运营收费”的时代大幕已经拉开。特别是互联网企业和电信运营商的全面加入,这将会出现“买服务送电视”的营销模式。当前,一些互联网跨界企业不需要在硬件上赚钱,他们通过内容等产业链的后端服务,赚到传统企业赚不到的钱。未来,不只是互联网企业,包括电信运营商和数字有线电视运营商,都是传统彩电企业最大的挑战者。

再者从产品角度来看,互联网跨界企业虽然产品跨度小,但产品集中可以做到精、细、极致,主打的就是苹果手机的“明星产品”策略。当前,传统彩电企业还停留在全、粗、平淡等产品布局上。如不尽快转型,虽说不至于就立马被淘汰,但肯定没有发展前景。

最后,再来看看内容和应用。电视与其他家电产品显著的不同,就在于电视价值在于内容的传播,构成了电视成为内容的根本出口。因此,拥有内容服务的互联网企业,就可以通过内容捆绑硬件来打压传统电视企业。同样,对于目前正在打造家庭互联网战略的综合性家电企业来说,他们也在积极通过“开放平台”的打造,补全内容的短板。

互联网浪潮对于电视市场的影响才刚刚开始,未来的走向还并不十分明确。作为产业链的下游的经销商,上游的供应商,面对行业的再次经历的洗牌,一定要对那些根本不关注互联网,或者在互联网时代还停留在硬件制造的电视企业保持高度警惕。尽量选择那些与时俱进的企业同命运、共发展,千万不要让掉队的彩电企业把自己拖累到泥潭之中。

====

家电圈(cheaa007):中国家电业覆盖面最广、内容最专业、观点最鲜明的价值分享平台,直达厂商。期待吐槽分享!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