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育儿:父母气场再强 也别抢孩子的戏┃大耳

 丄学号 2022-10-14 发布于广东

作者┃清河红泥   朗读┃彩虹鱼

指导┃郭新爱   编辑┃丄学号

尼采说过:“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

没有哪一个父母可以替代孩子走完自己的人生,更没有哪一个父母可以替代孩子应该看到怎样的风景。

面对孩子,聪明的父母懂得要给予更多的信任和接纳,尊重他们的个性成长与隐私。

扶着走,永远不会走。

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越灵活、越包容,孩子就越容易把父母当做朋友,亲子关系也就越融洽。

01

不要把孩子视为弱势群体

蒙台梭利说过:“在成长过程中,人的潜意识当中有一种内在的驱动力推动着人的成长,正是这种内在的驱动力促成每一个体的构建。”

当一个孩子连自己都在否定和拒绝时,他也就不会接纳任何美好的事物。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在《孩子:挑战》一书指出:

如果我们可怜孩子,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有自悲自怜的合理理由,因此也会越来越依赖于别人的安抚,越来越缺乏勇气,不能面对现实。

朋友的孩子暑假后,就升大班了。

但是一家人却十分焦虑,因为孩子体质弱,之前从未在幼儿园睡过午觉、吃过午饭。

升大班后,一家人决定还是让孩子跟着学校的作息。

但是孩子的妈妈却十分焦虑,生怕孩子吃不好、睡不着,为此还有生病的风险。

没想到从幼儿园回来后第一周,孩子就特别兴奋地告诉妈妈,自己得了一个助人为乐的小红旗,老师还让她担任了班级里的生活委员。

她不仅帮老师检查并照顾其他小朋友是否盖好了午休毯,还帮助年龄比自己小的同班同学收拾了碗筷。

看着孩子兴高采烈描述大班生活的样子,一家人心中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人常言:“不要低估了孩子的能力,他们永远没有你想象的脆弱。”

自负感越强的家长,培养出来的孩子抗拒心理也就越大。

无论我们愿不愿意放手,终不可能为孩子拔除掉成长道路上的所有钉子,也不可能填平所有的坑洼泥泞。

好的亲子关系,父母从不把孩子视为弱小的存在,而是放手让他们独立行走,学会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

02

在塑造孩子的过程中

父母也在重塑自我


孩子的成长,对于成年人的自我提升也是有积极作用的。

孩子每一次改变或者进步,无不召唤父母做出最大限度的角色转变。

李玫瑾认为:孩子的性格就像语言,由环境塑造而成。

因此,一个孩子拥有一个好性格,远比拥有一个聪明的大脑更重要。

聪明的父母,教会孩子用积极乐观面对困境。

聪明的父母,不会扮演孩子学的监工,而是努力与孩子共同成长。

樊登曾在一次节目中提到与儿子相处的故事。

一天,儿子放学回家很是沮丧。

樊登就问儿子,为何不高兴。

儿子解释道,是因为写错了一个字。

樊登心想,就写错一个字,怎么还能那么沮丧,于是就特别好奇问是哪一个字。

儿子说:“是樊登的'登’。“

原来是把自己老爸的名字给写错了,孩子既委屈又害怕。

后来,樊登耐心给儿子讲了古代尊者讳的说法,以此来告诉儿子,这点错误放在古代都是特意为之,表现得却是忠孝之举,应该被表扬。

樊登与儿子的一番交流,不仅打消了孩子的顾虑,给予了孩子安全感和信任感,更为孩子在面对得失与对错时做出了积极的引导。

凡事都有两面性,不要一味地拿着放大镜去看待孩子的错误,与其堵,不如疏。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神奇的种子,而父母就是滋养他的土壤和养料。

正如叶圣陶所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无论是生活习惯、阅读习惯,还是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思考习惯,皆来一个人所成长的家庭环境。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拥有一个怎样的孩子。

一个生活在鼓励和包容环境里的孩子,他将会成为一个自信而乐观的人。

一个生活在赞美和理解环境里的孩子,他将会成为一个感恩而乐于助人的人。

与其拿着放大镜去看待孩子的对与错,不如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与其拿戒尺规范孩子未来要走的路,不如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心声并做出积极反馈。

03

学会与孩子心灵互动

一起成为精神世界的伙伴

陶行知曾说:“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大人变成孩子是一种格局,做孩子的引路人是一种智慧。

善于站在孩子角度思考问题的父母,从不会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

印度有一部电影,叫《地球上的星星》,主人公伊桑是一个有读写障碍的8岁小男孩。

在学校里,因为他考试不及格、作业完不成、听课喜欢走神,常常被老师和同学视为怪咖,甚至是坏孩子。

伊桑的父母无奈之下把儿子送到了寄宿学校。但与父母的分离,以及周围人对自己变本加厉的侮辱和欺凌,让他彻底崩溃,从此变得沉默寡言,抑郁消沉。

人生灰暗时刻,伊桑迎来了自己的人生导师尼克。

他在自己的美术课上,为大家讲解了许多童年时代患有读写障碍成功人士的故事,帮助伊桑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去看待周围一切,并大胆追求自己的梦想。

最终,伊桑克服了先天不足,不仅取得了学习上的进步,更在绘画方面展现了自己的才华。

养活一个孩子很容易,而养好一个孩子则需要用心。

就像伊桑在次受到同学们嘲笑时希望获得家人理解时,他的父亲根本没有试图去帮助儿子寻找原因,只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高姿态地严厉呵斥道:“你再惹祸就把你送到寄宿学校,到了那里会有人收拾你。”

显然,像伊桑父亲这样的家长并非少数。

比语言更深的伤害是冷漠。它像一根刺深深地扎在孩子的童年里,可能会用一生来治愈。

每个孩子都是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而父母则是赋予这件艺术品灵魂的作者。

只有与孩子心灵互动,才能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

在《父母的觉醒》一书中,给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首先,要用正确得当的方法去应对现实中遇到的困难,不能盲目冲动。

其次,要用积极的心态客服消极的外在条件。

第三,孩子的需求和固有天性都与父母紧密相连。父母要及时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第四:面对个性与独立意志的挑战,家长不能把自己的习惯方式强加在孩子身上。

第五:亲子关系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与内在自我的积极对话。

第六:每个父母要时常反思并审视自己,真正做到言传身教。

正如周国平所言:“教育即生长。”

04

把信任赋予孩子

林清玄说:“好孩子不是得第一名,而是被唤醒了内心的种子。”

好父母既懂得陪伴和鼓励的重要,更懂得适时退出的价值。

把选择交给孩子,孩子就会获得尊重和希望。

把困难留给孩子,孩子就会拥有信念和毅力。

把信任赋予孩子,孩子就会增长智慧和勇气。

赞赏归作者


朗读者┃紫苏

紫苏,辽宁本溪人,现居日本,硕士学历,永远保持好奇心,努力做个斜杠青年,热爱生活,热爱朗读,渴望用声音传递温暖和力量。

山伯教育指导┃郭新爱

郭新爱,深圳市某小学校长,一级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宝安区先进教育工作者,曾担任德育处主任,从事教育34年,热爱书法和文学创作,作品屡获各级各类书法文学比赛大奖,关注青少年成长、心理教育和亲子养育综合素质教育。

点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