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有学习焦虑症吗?

 有颗荔枝 2022-10-14 发布于广东
 

这是荔枝第 16 篇

原创文章

现在的公众号软文,写得是越来越不露声色了。前一秒我还在心里不停地点头,“这说的不就是我吗!”后一秒,我就顺势掉入了广告商的套路。擦,这广告,写得忒有水平了吧。所以昨天晚上,看到S叔的文章最后推荐了李笑来老师的课程,刚结束之前两门线上学习课的我又蠢蠢欲动了,赶紧往下拉评论像看卖家秀似的翻看之前学员的学习体验,生怕不报名就吃亏了

随着知识付费潮水的来势汹涌,渐渐觉得,自己好像快被淹死了。一些大V纷纷推出了自己专业领域的付费课程,诸如100天xx训练营,两个月xx精读社。每次看到这些线上学习课程,我就忍不住两眼发光,特别是那种限时限额的,火急火燎地就差把钱包直接砸过去了。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病,我姑且称它为学习焦虑症

除了上诉病症,学习焦虑症的形式还体现为:屯了几个G的备考资料,想着有时间的时候再慢慢看;订了一整年的英语期刊,觉得当睡前读物的话肯定能提高英语;限量版的写作书,现在不买以后就买不到了,赶紧先买了再说…于是乎,我的电脑里静静地躺着几十G的资源,也不知道丢到哪个文件夹里去了;一摞厚厚的期刊,拿来垫泡面简直最合适不过;限量版的书,现在拿去卖说不定能挣多几个钱。然而,我还是乐此不疲地下载收藏各种精华贴,买着明知不会看也得下手的限量书。因为它们,至少从形式上,缓解了我的学习焦虑症

诊断出病症后,还得找准病因,才能对症下药。作为一名老司机,那个我是说老中医,我掐指一算,把出了以下四条病脉: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

美女主播们还没结束自己的表演,就被知识网红们大掌一挥,拍倒在直播屏幕前。以前还梦想着毕业后去外企工作倍有面子,现在你要是说你是互联网公司的,哪怕只是扫地的,听起来也跟成功人士似得。这世界变化太快了,怕落伍怕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于是像填鸭式的,想着技多不压身,什么都想学,又什么都学不精。就像刘瑜所说,“我们与社会的关系,多么像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女人和一个魅力四射的丈夫的关系。随时随地可能被甩掉,所以每天处心积虑地往脸上涂日霜夜霜眼霜防晒霜,一直涂到脸上所有毛孔都被堵塞为止

讲师来头大,不报多吃亏

S曾经曰过,“我们不是为单纯的知识买单,更是为提供知识内容的人买单;更确切地说,我们买的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提供者的欣赏和喜欢,买的是人格和信用” 对此,我深表赞同。无论是之前报的英语精读群,还是S的写作课程,都是我关注了很久,有一定用户粘性的公众号。可以说,知识的提供者起着决定性的因素。相同的内容,如果让隔壁村的尼古拉斯赵四来讲,就算他名字比较洋气,我也不会买账。所以看到是自己崇拜的大神开设的课程,这课就不会烂到哪里去,说不定还有与大神直接接触的机会,不报不就吃亏了?

形式上自我安慰,心理上自我优越

其实我一点都不喜欢背单词,但我还是买了厚厚的词汇书,即使它现在已落满灰尘;我也一点都不喜欢那些眼花缭乱的PS自学教程,但还是控制不住自己地下载了。因为我想着,万一呢?万一我想背单词了,万一以后有用呢?即使我只是把它买回来或保存下来,但这种虚张声势的形式,给了我一种滥竽充数的自我安慰和优越感。就像每次放假都会带厚厚的一摞书回家,结果一页也没翻过,只好拖着重重的行李箱背回学校,嚷嚷着下次再也不犯傻了。然后,明年如是,循环往复

跟风走,随大流

想当年各类背单词软件很火的时候,看到身边的朋友都在用,连我学土木工程的同学都拿着手机在地铁上刷刷地斩单词时,我也不甘落后地斩起了单词;看到别人都在准备考证或考研,我也煞有介事地浸泡在一些考研论坛,研究专业和学校。别人学什么,我也不能落伍呀,跟着大家走,准没错

虽然我也是学习焦虑症重症患者,还好到目前为止,面对各种付费知识课程时,我还是比较理智的,主要是因为钱包比较理智。也总结出了一套审核流程,下次再忍不住报名时或下载资源时,不妨先考虑一下以下几个问题

兴趣

这个兴趣,不是人云亦云的兴趣,也不是强迫自己的伪兴趣。我们总是伸长脖子紧张地观望别人的一举一动,却忘了问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想明白了这点,再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才比较容易坚持地下去。因为我确定写作和公众号是我想深耕的点,所以相对较高的学费少吃点也就省下来了

时间精力

确定自己有时间有精力来吸纳这些知识,才不会让它流于形式,成为滥竽充数的成就感。

其实,如果是真正感兴趣的内容,再没时间也会不顾一切地挤时间出来吧。报了写作课后的那段时间,为了听课复习和思考实践,我每天都早早起床,没课的时候就泡图书馆,竟也觉得乐在其中

奖励机制

与其说培养自己的意志力,才不会三天学习两天浪,倒不如正面奖励机制来的实在。刚刚结束的为期两个多月的英语精读课就是很好的证明,除了每天阅读一篇外刊文章,还要提交学习笔记供老师评分,促使我坚持下来的,不是什么意志力神话,而是评分机制和奖金。根据最终评分,返回部分学费。为了拿回学费,我死也得坚持啊!

学以致用

布鲁姆分类学的学习金字塔体现了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在内容吸收和学习效果上的差异。听课只是被动学习的一种,而实践或教授给他人的内容留存率却高达90%。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我们学了十多年英语依然处于一种较低的水平,因为几乎没有真正地用起来。在之前一篇文章中我写到,如果只是听完这5堂写作课,整理出详细的笔记,而没有迈出公众号写作这一步的话,我的投资就不能带给我最大的回报。运用的过程,才是把别人传授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功力,谁也拿不走

其实,有学习焦虑症也算是一件好事,说明起码还有在知识潮水里扑腾的心情,如果对现状已完全麻木,任凭洪涛大浪也懒得挣扎,再多偏方妙药也无济于事吧

公众号ID

lizhistudy

微博

荔枝Lycheer

与你分享我的学习日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