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的流行乐器——箜篌

 愔嫕drx 2022-10-14 发布于贵州

古代有一种弹拨乐器,名叫“箜篌”。箜篌又名“空侯”“坎”,根据其形制和演奏方式的不同,分为卧箜篌、竖箜篌和凤首箜篌。

卧箜篌原名箜篌,因为要区别于后来传入中国的竖箜篌而将其命名为“卧箜篌”。《释名》一书中记载说,箜篌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但是,大多数人认为箜篌出现在西汉时期。司马迁在《史记》中的《封禅书》中记载说,汉武帝祷祀太一时用箜篌来奏乐。《汉书》中的《郊祀志》中记载说:“孝武皇帝塞南越,祷祀太一,后土,始用乐人侯调依琴作坎坎之乐,言其坎坎应节奏也,侯以姓冠章耳。或说空侯取其空中。”孝武帝就是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太一”指的是天。“太一”又称天一、太乙、北辰,为北极星。古人认为,被称为“太一”的北极星靠近北天极,在天穹上几乎不动,众星(包括北斗七星)均绕其旋转,因此,古人以“太一”为天之中心,有群星拱卫的天文现象,故古人尊其为天帝。汉武帝祭祀太一和后土的时候,让名为侯调的乐人依照琴的样子制作一种乐器来演奏坎坎之乐,说坎坎之乐的节奏非常好,并以侯调的“侯”姓来命名这种乐器。也有人说之所以这种乐器名叫“空侯”,是因为这种乐器是侯调创制的,而且它的中间是空的,因此名为“空侯”。《宋书》中的《乐志》之篇和《通典》中关于箜篌的记载虽然略有不同,但大同小异,都是沿袭《史记》和《汉书》中的记载。后来,空侯和坎被衍误为“箜篌”。箜篌这种乐器,先是在郊庙中演奏,在祭祀太乙、后土时演奏雅乐,后来逐渐流行起来。

在史籍中,虽然对于卧箜篌有文字记载,但是,卧箜篌的实物却没有流传下来。有人说卧箜篌的样子像琴瑟一样,面板之上有品柱,因此,北魏时期的琴类乐器就是史籍中记载的卧箜篌。南北朝时期梁简文帝《赋乐名得箜篌》一诗中写道:“捩迟初挑吹,弄急时催舞。钏响逐弦鸣,衫回半障柱。欲知心不平,君看眉黛聚。”这里的“捩”,是拨弦用的工具,类似于拨动琵琶的拨子,但略小一些。这里的“柱”是卧箜篌面板上的品柱。杜佑在《通典》中说:“(箜篌)一依琴制,今按其形,似瑟而小,弦用拨弹之,如琵琶也。”由此可知,卧箜篌的形制是接近于琴瑟而比琴瑟略小,面板之上有品柱,在演奏卧箜篌的时候用拨子,不用手弹奏。

卧箜篌的发音原理与琴瑟之类乐器的发音原理是一样的,音箱都在面板之下,演奏的时候一手按弦,另一手拨奏。卧箜篌有几根弦,不得而知。不过,从相关记载来看,卧箜篌的弦数似乎少于琴弦数。魏晋时期,卧箜篌非常盛行,隋唐时期,卧箜篌仍然很流行。《新唐书》中的《礼乐志》中就记载有西凉和高丽的音乐使者演奏卧箜篌的事情。隋唐之后,卧箜篌逐渐衰落并消亡,宋朝之后,卧箜篌在中国大地上就永远消失了。

竖箜篌也称为“擘箜篌”和“胡箜篌”,它原本不是中国的乐器,大约在东汉后期的时候,竖箜篌传到了中国。《后汉书》中的《五行志》中记载说:“灵堂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箜篌……京都贵戚皆竞为之,此服妖也。”杜佑在《通典》中记载说:“竖箜篌,胡乐也,汉灵帝好之,体曲而长,二十二弦(一作二十三弦),竖抱于怀,用两手齐奏,俗谓之擘箜篌。”竖箜篌最初源于西亚,最先传入西域,成为龟兹、疏勒、安国乐中的一种常用乐器,并在那里得以发扬光大。随着西域和中原地区文化、贸易交流的日益增多,尤其是在魏晋至隋唐时期佛教及石窟造像艺术的传入,竖箜篌也得到了华夏民族的青睐,在华夏大地上逐渐风靡开来。

东汉晚期的竖箜篌只见于史籍的文字记载,并没有实物流传下来。魏晋时期竖箜篌的形制多留存在石窟雕刻和壁画中。根据石窟雕刻和壁画可以看出,魏晋时期的竖箜篌近似弓形,七弦,弦距不等。演奏的时候,有右手及臂夹着竖箜篌,左手弹奏,也有左手托着竖箜篌,右手弹奏的。魏晋时期竖箜篌的高度相当于一个人的大腿上部与额头之间的高度。有的石窟雕刻和壁画中显示,魏晋时期坐着弹奏竖箜篌的时候,竖箜篌的高度在胸与头顶之间,也是一手弹奏。到了北齐、北周时期,竖箜篌是十根弦,弦与弦之间的距离都是一样的,双手弹奏。北齐和北周时期的竖箜篌和魏晋时期相比,长度增高,弦数增多,易于演奏,而且改一手演奏为双手演奏,可见竖箜篌更加成熟了。

到了隋唐时期,竖箜篌的发展达到了鼎盛和辉煌。这时,竖箜篌在民间的普及更为广泛。除了在甘肃、陕西等地流行之外,在河北、河南、湖南等地也流行竖箜篌。这时,竖箜篌几乎能与所有的乐器在一起配合、同台演奏。唐玄宗李隆基设立的左右教坊中就有专门学习竖箜篌的。而且,这时竖箜篌的形制也臻于完善,演奏水平和技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一时期竖箜篌的肘木和脚柱(架)也有了改进。为了在演奏竖箜篌时保持平衡,在竖箜篌的前部又增添了一个支架,实用而美观。竖箜篌的肘木上的皮槽,有的增加了漆饰,有的嵌上可螺钿,有的周身都做了漂亮的装饰,让竖箜篌显得绚丽多彩,无比精巧。这时竖箜篌的弦数也比以前有所增加,大多数的竖箜篌这时都有十六根或十六根以上的弦,二十二根或二十三根弦是竖箜篌的最高弦数,这也反映了当时演奏乐器的技巧已经非常高超。

竖箜篌的发音原理主要是通过肘木上部曲形的共鸣槽,共鸣槽一般是皮制,介于内外两弦之间。拨弦时产生共鸣。竖箜篌多置于胸前,两手齐奏,也有置于左胁或右边胁部位的。演奏者或站或坐,姿态不一。

五代时期和两宋时期的竖箜篌,沿袭了隋唐时期的风格,仍然在表演的时候经常出现。但是,这时的竖箜篌已经风光不再,逐渐衰落了。明朝时期有竖箜篌出现,此时的箜篌被称为“明箜篌”。

凤首箜篌的形制似与竖箜篌非常相近,不过,它常以凤首为装饰,因此得名“凤首箜篌”。凤首箜篌的音箱设在下方横木的部位,向上的曲木则设有轸,或者是起到轸的作用,用来在演奏的时候紧弦。《旧唐书》中记载说:“凤首箜篌,有项如轸。”杜佑在《通典》一书中记载说:“凤首箜篌,头有轸。”凤首箜篌从西域传入中原之后,在隋唐时期也曾一度得到发扬光大。在北宋时期,凤首箜篌仍然经常被乐人演奏。明朝以后,凤首箜篌就消亡不见了。

(王吴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