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西周·外叔鼎

 胡繎文博笔记 2022-10-14 发布于陕西

外叔鼎,西周,1953年宝鸡市岐山县丁童家出土,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高八拾9.5厘米,口径65.5厘米,腹深44.2厘米,重量99.250千克。

鼎为“肉食器”,用来烹煮肉食。后来作为重要的礼器、祭器出现在祭祀、墓葬中。从初期“禹铸九鼎,分列九州”,到后来西周礼制中“天子享用九簋八鼎,大夫七簋六鼎,”,再到春秋时期楚庄王“问鼎中原”,“禹帝铸的那九只鼎,多大呀?多重呀?”哈喇子直流。此时鼎早已由最早前的日用器皿,被额外赋予了“权力的象征”的用处。在博物馆见到最早的鼎,是上海博物馆展出的距今6000至5300年前崧泽文化出土的“折角足盆形大鼎”,也是很大一只。鼎的器形,通常分为“三足圆鼎”、“四足方鼎”两类。一般都有两耳,圆形的都是三足,方形的都是四足。

这件“外叔鼎”可以说是一件“重器”,陕历博展出的与外叔鼎尺寸同“级别”的鼎,还有商代的“饕餮纹鼎”(高87厘米)、“'’女丧(读丧)鼎”(高94厘米),西周的“旟(读鱼)鼎”(高77厘米)。另具资料显示,“外叔鼎”是西周有铭文的鼎中,仅次于“大盂鼎”(高101.9厘米)、“大克鼎”(高93.1厘米)的第三件鼎。大克鼎收藏在上海博物馆,大盂鼎原本也藏于上博,后来转至国博。21年上博搞特展,介绍“海内三宝,潘有其二”,说的是清末陕西宝鸡出土的三件大鼎,“大克鼎”、“大盂鼎”、“毛公鼎”,前两件都由清末大藏家潘祖荫收藏,潘祖荫自述“天下三宝得其二”。毛公鼎现作为镇馆之宝,藏于海峡对岸的“故宫博物院”。由此也可见这件“外叔鼎”其珍贵和重要。

外叔鼎是1949年后出土的首件青铜“重器”,其出土过程在宝鸡地区应该不算稀奇,或者说,这么多年下来,这种发现方式是比较常见的。丁童家村几位村民在崖上挖土时无意中挖出此鼎。而后辗转存放、封存于其中两位村民家中。期间动过念头要将此鼎作为废铜卖掉,后来没有付诸行动。这个重量的废铜可以卖到当时一笔数额不小的钱。1958年国家开展“农村文物普查”工作,几位村民将此鼎上交,被表彰奖励,“奖给每人一条毛巾、一个搪瓷水杯,同时颁发了'保护文物有功'奖状一张”。

即使当时卖掉,如果卖给废品收购站——很长一段时间内,宝鸡地区的文物工作者会“蹲守”在当地废品收购站,因为经常能从那里淘到宝贝。比如大国宝的“何尊”,就是文物工作者从废品收购站购回的。

口微敛,平沿方唇,两耳分立于口沿两侧,站在平沿上,略向外侈。垂腹,圜底,三足。耳外侧,两只相对而立的螭虎纹饰,纹间填充云雷纹。口沿下绕器身一周施有纹饰,并由六条扉棱将这圈纹饰分割为六块区域——扉棱由口沿下延伸至垂腹上侧,纹饰宽度与扉棱长度一致——每块区域各自饰有“顾龙纹”(回首夔纹)和“卷尾倒置的兽纹”(或者就是一上一下两只相互回望的顾龙纹),纹间也由细密的云雷纹填充。垂腹大片留白,未施纹饰。足饰兽面纹。内有六字铭文“外叔作宝尊彝”,知其作器人为“外叔”,故名“外叔鼎”。

整器体型巨大,雄伟而厚重,纹饰华美而庄重。一件非常珍贵且重要的青铜重器! 

图片均由博主摄于陕西历史博物院
如感兴趣可亲自去博物馆,一饱眼福
(每天发一件,已经第六十四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