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商代·​饕餮纹分裆鼎

 胡繎文博笔记 2022-10-14 发布于陕西

不光能看,还可以关注这个号,看更多……

饕餮纹分商代渭南市华县桃下村出土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鼎最早就是炊具,是煮肉用的大锅——古人炊具分的清楚,煮肉煮粥的都不一样。在博物馆见到过的最早的鼎,是上海博物馆展出的距今五千多年的“松泽文化红陶盆形鼎”,是一件挺大的鼎,并且底部有灼烧痕迹,显然可以推断,被人用过——博物馆根据其容积计算,煮这么一锅够十几个人饱餐一顿。青铜时代,鼎除了继续保留有实用器的作用之外,还逐渐演化出礼器的作用。最早传说中的“禹铸九鼎”,到后来楚庄王“问鼎中原”,鼎在这些典故中,显然不是用来煮肉的。西周时期,鼎作为重要的礼器,出现在各种典(祭)礼(祀),并且依照周礼,鼎的使用有非常严格的规定,“……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鼎与簋,一个以奇数出现,一个以偶数出现,共同构成西周身份等级制的重要一环。

鼎的器形大体上分为圆鼎,方鼎圆鼎有三足,后世称“三足鼎立”由此而来,方鼎有四足,商鼎中似乎多见四足鼎,著名的“后母戊鼎”就是其中之一。还有另一种不常见的分法:根据器腹、器足的样式,大体上可以区分为“分档鼎”、“连裆鼎”。我们见过大部分鼎都是连裆的,而分档鼎,多为三足鼎,器腹会像袋足鬲一样,分成三瓣。


显然,顾名思义,这件“饕餮纹分档鼎”,就是一件非常典型的“分档鼎”。它是三足的,但你又不能说它是个圆鼎,虽然它口是圆的。

敞口,束颈,两只半环形立耳,分立于口沿两侧。腹部分,分为三瓣,每瓣中间有一道扉棱,下接三个略外撇的柱状足。颈部隐约看见乳钉纹,小扉棱,可能是云雷为地的饕餮纹。器腹部则在三瓣分部位,分别饰有云雷纹为地的浮雕饕餮纹扉棱将饕餮面部分为对称的左右两部分,兽角、兽眼、兽耳、兽鼻均清清楚楚。如果,站在博物馆陈列位置的正面,则能看到的是两只饕餮纹的右侧和左侧组成的,看起来有点“囧”的画面,就很有趣。

整件器物,首先可见其粗犷狞厉,但细致入微的纹饰和规整周正的器形,又显出其非常精良的做工。古朴、神秘,厚重、精致。一件非常漂亮的商代青铜器!

图片均由博主摄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如感兴趣可亲自去博物馆,一饱眼福
(大宝贝天天见,第一百二十四天)
………… 
都看到这儿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