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疫情最前沿 有这样的一对对夫妻档—— 丈夫是铁路职工 妻子是医护人员 他们互相鼓励、互相扶持 用每一个小家的付出 汇聚成抗击疫情 守护家国的强大力量 ![]() 一起努力,会好起来的 ![]() “老婆,我这里安全无小事,可我好担心你呀!”“放心吧,疫情会过去的,会好起来的。”每次视频的时候,是武义平夫妻俩最甜蜜的时刻。武义平是呼和浩特机务段呼西运用车间的一名机车司机,他的爱人曹志凤是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的一名呼吸科医生,曾参与了国家新冠病毒特效药的研发工程。这次已经是武义平夫妇第三次共赴“疫”线,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他驾驶万吨长龙为千家万户送去温暖,她守护着患者生命健康。 ![]() '铁路蓝’和'天使白’是我们的责任和信念 ![]() “关键时刻,我必须上!”温东升是呼和浩特机务段动车运用车间的一名动车组司机。疫情暴发后,他主动申请进行集中管理,在完成值乘任务的同时,他还主动肩负了所在公寓的消杀、测温工作。他的妻子张承荣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科的一名护士,一直奋战在全员核酸检测任务中。他们不仅是夫妻,更是战友,一个工作在运力保供的一线,一个战斗在对抗病魔的前沿。 等疫情结束后我们再见面 ![]() 王金旭是集宁车务段陶卜齐站的车站值班员,妻子邢涛是呼和浩特市回民区红十字会的护士。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他坚守着铁路安全防线,她给集中隔离酒店的人做核酸检测。王金旭说:“每天我们会抽空视频,关心鼓励一下对方,期待疫情过去早日团聚。” ![]() ![]() 我和孩子等你们安全回来 ![]() “我和孩子在家挺好的,你们不用惦记,我们等你们安全回来。”听到岳母的话,刘国强放下心来。他是集宁车务段的一名汽车司机,由于工作需要,在单位集中管理。妻子王艺婷是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一名医生,疫情发生后,一直奋战在第一线,他们还没过哺乳期的孩子交由姥姥来照顾,只能靠每天的一次视频电话来缓解对孩子的思念。 ![]() 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 图右一为张旭的妻子 “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张旭放下与妻子的视频电话,却放不下内心的忐忑。张旭是乌海货运中心物流配送部乌海西装卸作业所装卸司机。他的爱人庞溢冉是乌海市海勃湾区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目前在呼和浩特敕勒川方舱1号支援一线医务工作。每次视频,妻子都戴着口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虽然看不清她的模样,但一声问候就能让对方放下担心和恐惧,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 我们都要好好的 ![]() 李强是包头西机务段包西运用车间的一名电力机车司机。疫情暴发后,他一直坚守在运输生产一线值乘货物列车,退乘后就在单位集中管理,好多天没回过家了。他的妻子李慧霞是包头市第五医院老年病科的一名护士,每天天不亮就奔赴核酸检测点,近日又在包头市第三医院方舱守护着患者生命健康。由于工作性质不同,夫妻俩休息时间经常对不上,微信成了他们唯一的沟通方式。“一定要做好防护,注意安全,疫情会过去的,我们都要好好的!”寥寥数语的问候,成了两人间最美的情话。 ![]() 哪里需要,我们就在哪里 ![]() 翟俊是乌海工务段拉僧庙线路车间职工,自9月30日开始一直坚守在岗位,每日不仅负责着工区13名职工的体温测量、健康检测登记和办公场所消杀等工作,而且每天要带领职工检查线路10公里,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工区安全生产平稳有序。他的爱人罗银莉,于9月20日晚,从宁夏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前往宁夏中卫市中宁县支援一线医务工作。翟俊每天晚上估摸妻子快要下班的时间,才跟她微信聊天。简单几句互相鼓励的言语,是夫妻两人在疫情期间重要的力量来源。 ![]() ![]() 他们是一家人 他们是“逆行者” 他们也是你我身边 那个普通人 致敬,“逆行者” 致敬,抗疫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