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治病原理及对针刺的启示

 仙源钓鱼人 2022-10-14 发布于山东

针灸治病不同于方药,有其特有的辨证方法——经络辨证。关于经络辨证的由来最早可以从成书早于《黄帝内经》的马王堆《帛书·经脉》中窥得一二。以足少阴经为例:

  《帛书》足少阴(脉):出内踝窦(娄)中,上贯膊(), 入,出股,入腹,循脊内上兼(廉),出肝,入胠,(系)舌本。

其病:病足热,膊()内痛,股内痛,腹街、脊内兼(廉)痛, 肝痛,心痛,烦心,洇舌辂(坼)旦(癉)尚(上)气(数(喝),牧牧(默默)耆(嗜)以欬(咳)。

诸病此物者,皆久(灸)足少阴温(脉)。

《灵枢》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骨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腨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

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其支者:从肺出, 络心,注胸中。

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惕惕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 。

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

图片

《灵枢》中的是动病、所生病即本条经脉异常的表现与本经主治。对比二者来看可以发现:其书写格式均为经脉名称+循行部位+本经病候与本经治法。在病候的列举中又分为与本经循行有关部位的病候与特殊病候,如足少阴经循行联系舌本,对应病候中口热、舌干等症;而饥不欲食、面如漆柴等症则似与循行关系不大,归结为特殊病候。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帛书》还是《灵枢·经脉》的描述中都未提及上述症状与穴位的对应(实际上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均未有穴位的记载,说明经脉的发现和运用早于穴位),而只提“皆灸本经脉”或用“是动病”、“所生病”的方式表明治疗本条经脉。

综上所述,经络辨证的内容包括与本经循行直接相关的“循行辨证”以及本条经脉列举出的特殊“病候辨证”

图片

在《灵枢》的开篇《九针十二原》中明确提出了“气至”的概念用以说明针刺治病的原理,“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此外后世的《标幽赋》提到“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表明了针刺起效有赖于“气至”

“气”即本经的经气,而关于“至”则普遍认为是针下沉紧与酸麻重胀感。这属于理论正确而验之于临床则不然。酸麻重胀感无非进针后肌丝缠绕针身,针身牵拉肌丝激活感受器而引起的常见反应,且大量外经病本身的症状即躯体酸麻或沉重、胀满。临床针刺出酸麻重胀感容易,但通过酸麻重胀取得疗效则不易。

《九针十二原》中所论“气至”当属“气至病所”,在循经感传试验中,循经感传在四肢部与经脉循行高度一致,而在头与躯干部则可出现串经现象或循行不明显,此即《标幽赋》所提“四根三结”,亦与气街相符。循经感传具有双向传导、趋向病所、可被阻滞等特点。如果身体存在患处,则针刺引发循经感传率会升高,针感更易传导至患处。而循经感传的基础是气至针下,明确这一点便可理解何为“气至”,即先将本经经气会聚于针下,蓄势待发后通过做循经感传使针感趋向病所。

结合《帛书》、《灵枢》及《标幽赋》等论述,可总结出针灸运用经络辨证的方法:先通过病位进行循行辨证或者特殊病候进行病候辨证确定某经病变,然后通过取本经穴做循经感传。笔者曾给一右肩部紧张酸痛者演示点穴,先辨病位属少阳肩井,尔后取少阳经穴,点关冲不效,点液门不效,点中渚略有缓解,点外关明显减轻,遂在外关行揲法治疗,最后拇指点住外关推弩,对方右肩逐渐松解变暖。

随着现代针灸学的发展,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新的针法不断提出,也为传统针灸理论增添了崭新的一页,关于“气至病所”临床上也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即不依靠烧山火、透天凉、龙虎升降、飞经走气等方法甚至不出现针感而能愈病。这些针灸临床发现对于“气至病所”的理解提出了更深的要求,关于这一部分内容待到下次解读。

未完待续……

(注:以上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具体治疗请遵医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