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可能是最被低估的都市圈,都在等它后发制人

 零壹贰012 2022-10-14 发布于湖北

在长三角的最北部,有一个很特别的都市圈正在默默崛起。

它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从古至今一直都是交通要塞。

早在2003年,这个都市圈就被江苏省提出建设,与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并列为江苏省重点建设的三大都市圈。

然而,相对于长三角内部几个发展成熟的都市圈,这片区域一直以来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自概念提出到今天已经过去近二十年,仍不为许多人所知晓。

它就是徐州都市圈。

省内“边缘城市”抱团取暖

相比其他都市圈,徐州都市圈最独特的地方就在于:地跨苏鲁豫皖四省,涉及江苏省的徐州、连云港、宿迁,山东省的枣庄、济宁,安徽省的宿州、淮北以及河南省的商丘等8个地级市。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这8个地级市都处于苏鲁豫皖四省的交界处。

这也意味着,在所属省份内,这些城市的地理位置较偏,离省会城市或经济中心城市较远。

以公路距离为例,这8个城市与省内经济中心城市的平均距离为365公里,与省会城市的平均距离为267公里,属于省内核心城市的辐射外围区域。都市圈中心城市徐州,不管与省会南京还是经济强市苏州的距离,在江苏地级市中都是最远的,分别达到345公里和508公里,离长三角核心城市上海的距离,也有582公里。

文章图片1

不得不承认,“边缘”的省内陆理位置,远离核心经济圈等不利因素,对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造成了较大的限制。

2021年,长三角地区已经有17个城市的GDP超5000亿元,占到长三角所有城市的四成以上。而在这个都市圈,除了徐州和济宁,都市圈内其他城市的GDP都在5000亿元以下。连云港、宿迁、枣庄、淮北等城市的经济,在各自省内的排名都比较落后。

文章图片2

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踪家峰教授课题组在《省市交界地区经济协同发展与治理年度报告2022》(下称“报告”)中还指出,这些城市的人均GDP普遍低于其所在省份的人均GDP,基本只有后者的50%-70%。各城市的城市化率也处于所在省份城市化率水平之下。

文章图片3文章图片4

中心城市徐州,能否挑起大梁?

尽管发展水平和地理条件有诸多限制,但这片区域的潜力可能被低估了。

为什么这么说?这就要先说下“带头大哥”徐州了。这个江苏省内不少人都有点陌生、甚至偶尔被误以为属于山东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其实并不低,近几年的经济成绩更是值得关注。

2021年徐州的GDP为8117亿元,同比上一年的实际增速为8.7%。在“十四五”规划中,徐州提出了冲刺万亿俱乐部的目标。

目前,在群雄林立的长三角地区,徐州可以排到第二梯队。而在全国范围内,徐州的GDP排名是28位,排在徐州之后的是大连、温州、沈阳、昆明等实力不俗的二三线城市和省会城市。在整个淮海经济区,徐州更是最有潜力发展为大都市的城市。

从区域内的中心度来看,徐州2021年在都市圈内的GDP首位度为28%,人口首位度为20%。与长三角其他几个发展比较成熟的都市圈相比,低于上海、杭州和合肥,但略高于南京。

文章图片5

作为与南京、苏州并列的江苏3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之一,徐州去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38.02亿元,比上年增长22.9%,总量居全省第三位,增量领跑全省。

除此以外,徐州还是全国性的综合交通枢纽,全市拥有14所高校和24家三级医院,城市综合实力突出。

2021年11月,国家发改委发文,支持徐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12月,国家发改委印发《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徐州与淮北对口帮扶

在长三角,帮扶其他城市的除了徐州,就是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宁波这5大市。徐州的城市地位,可以说是正式进入“提档升级”时代。

未来,徐州如果能够加速崛起,对整片区域的发展,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城市化下半程,中部都市圈“后发优势

当然,徐州虽然近几年发展很快,但能不能带领都市圈内的小兄弟们一起做加法,并不那么容易。

早在1983年,地跨苏鲁豫皖四省的淮海经济区就在徐州市成立了。除了前面提到的都市圈主要城市,还包括盐城、淮安、泰安、莱芜、日照、临沂、菏泽、开封、周口、蚌埠、阜阳、亳州等多个接壤城市,涵盖地级市达到20个,总面积达17.9万平方公里,人口1.23亿。

但一来,当时的城市化水平较低,这么大区域的联通合作,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难度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更重要的是,长期以来,江苏的重心在苏南,山东重心在胶东半岛,河南则以郑州、洛阳为核心,安徽则是着重打造合肥周边,淮海经济区内的城市都并非四省发展的增长极所在。

但现在,情况可能发生了变化,一是中国的城市化已经进入下半程,与过去单个大城市率先崛起有所不同,未来的区域发展都将以城市群、区域产业链为主要形态,进而带动经济总体效率。而第二个变化则是,东部区域发展转型已初步完成,各种成本都在上升,而中部地区的崛起和高质量发展正进一步升级。

而相对于庞大体量的淮海经济区,徐州都市圈将城市范围缩窄至8个地级市,城市之间的协同规划和交通建设难度显然也更具有可行性。

加上近几年,政策文件的相继发布,终于加快了徐州都市圈的发展步伐。

2018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其中涉及北部淮海经济区,范围包括徐州、连云港、宿迁、宿州、淮北、商丘、枣庄、济宁、临沂、菏泽等市。

规划明确提出要着力提升徐州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发挥连云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东方起点和陆海交汇枢纽作用。这也是淮海经济区近四十多年来首次被写入国家级规划之中。

此后,各个城市与中心城市徐州之间,开始全力提升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宿迁在2021年底发布规划,明确提出要融入徐州都市圈轨道网,研究建设轨道交通连接徐州S4号线观音机场。

安徽省也明确表示支持宿州、淮北深度融入徐州都市圈。山东枣庄则在2020年就宣布规划徐州S1号线延伸到台儿庄。

政策文件逐步到位,基础设施也加速建设,这个长期处于长三角发展“洼地”的都市圈,能否提升各个城市与重点城市的紧密度、融合度,努力走出一条后发地区特色发展的新路子,值得期待。

栏目主编:张陌、尤莼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