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则得,多则惑

 公众号瓜豆Talk 2022-10-14 发布于河北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1

小时候,每年放暑假就会上山放羊。

有山羊,有绵羊。

早上起来,把羊赶到山上去,吃一圈,下午再来一次。

羊一直低着头吃草,边吃边走,等到两边的肚子鼓起来了,天也黑了,差不多该回家了。

回到家后,它们就会在羊圈中趴下,昂着头,嘴里一直咀嚼,这叫反刍,是食草动物的消化习性。

白天在山上,它们只是在采集,现在才消化吸收。

所以第二天放羊出栏之前,先要让羊都站起来,活动活动,消化了一晚上,如果马上出栏的话,会拉一路的羊屎蛋……

这太浪费了,得攒着粪当肥料。



2

我们学习跟羊吃草一样,得多吃草,才能长身体。

年轻的时候,得开拓眼界,多学习,多犯错,多积累。

但是,年龄越大,精力越差。

积累的资料够了消化一阵子了,那就停下来,消化下,别再学了。收敛心神,专注到有限的事上去,踏踏实实做好一件事。

成功,就是集中力量做好了一件或几件事;

失败,就是做了很多事,但没一件事能拿出手。

所以,要懂得适可而止,要懂得温故知新,要懂得取舍,懂得专注,懂得反刍。

这其实是我自己的反省,我非常喜欢学新东西,收藏夹满满的,硬盘也存满了各种教程和电子书,家里书架上也满了。

那种新知识的获得感让我欲罢不能。

但是,我还从山上没下来——一直没好好消化呢,我并没有真正拥有那些知识,而只是让它们在收藏夹吃灰而已。

《道德经》说:“少则得,多则惑。”

这是《道德经》中少有的直白意思,贪多嚼不烂,抓住一本经典来学习,比泛泛听很多东西,效果要好得多。

现在社会,信息获取实在太方便了,甚至不用你去找,它自动就会到你眼前。



3

现在很多人不是饿死的,而是撑死的。

人天生想要拥有更多的东西,喜欢加法,什么都想要,怎么都不嫌多,多元战略、多线发展,最后折腾来折腾去反而一无所有。

欲望无限,但精力、时间、脑力有限。

容不下,怎么办?

第一,做减法

留出一些空间和余地,事物才能转圜和灵活运行。

流水不蠹,户枢不蠹

意思是说,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遭虫蛀。

跟当前目标没有关系的东西都删掉,等需要的时候再去找也迟。

比如,有段时间练书法,下载了很多书法视频教程,在B站也关注了很多UP主。但是近期没有学书法的打算,所以,这些东西都可以删掉了。

第二,掌握主动权

减少被动知识输入,增加主动知识输入。

什么意思呢?

打个比方,以前的我各处求学拜师,跟谁都想学点啥。

现在呢,我摆架子了,开始叫号了,闲杂人等不见。

不仅如此,尽量少接见来访人,而是主动去寻访想要认识的人了。

具体来说就是,尽量减少推送,多用搜索,掌握学习知识的主动权。需要知识的时候搜索,而不是任凭各种平台APP给我的脑子灌输知识。

最近取关了很多公众号,也不再在得到打卡了,打开知乎的频率也少了。

以前的我就像多线程运行的电脑,系统卡顿了,现在要关闭一些进程,专注于当下的任务。

第三,聚焦经典

年轻的时候探索新知识,为的是开拓眼界,不太讲究性价比,什么都搂两眼,长见识嘛。

但是,现在呢,得收心了,专注到有限的事物上。

这就得注重性价比了,要把心思放在值得的事物上,最好的选择就是聚焦经典。

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论语平天下。

书不在多,读透才行。

《论语》、《道德经》、四大名著、毛选以及各个领域的经典,一辈子也读不完。

而且,这种大部头,读一遍肯定不够。

电影也是这样啊,最近看B站up主吸奇侠解读的《教父》,那真是精彩,原来一部经典电影能这么巧妙?!

技能也是如此,PPT、英语、视频剪辑、写作这些技能够我磨练好久好久了。

文4406字,阅时间约6分钟


其实,想明白了这点,心里就轻松了不少,因为不再为那么多的未知而焦虑了。

嗯,只要做好手头的这些事,就好了。


种瓜得瓜

END

种豆得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