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广佑公传草药——生姜 生姜,已经是司空见惯,再平常不过之物,厨房都离不开它的身影,它能够融入百姓的生活,祛掉恶浊、发散风寒、增加精神。在典籍上记载它能通神明。 曾经有个西山村的小孩子,8~9岁老感冒好不了,广佑公曾讲过,生姜者,生出人体疆域也。疆域就是底气,皮肤就是人体的疆域,抵抗力!这孩子早上就服用姜枣茶,天天早上喝一碗,连续吃了三个月。从此身体满壮、胃口变好,不再感冒。姜枣之功有胜于人参矣! 多少人知道生姜、大枣、红糖水可以强壮身体,但是没有耐心将它一直服下去。而且最适合服它的是清晨,阳气生发,要趁热喝。姜枣茶既可以治疗风寒感冒,也可以预防风寒感冒。姜,黄也,枣,红也,红红火火姜枣茶! 姜通疆,生姜的“姜”通疆域的“疆”,它像人体的长城边疆,固卫气与表,卫气就是保卫身体的气。 生姜的主要特点是辛温发散。因此,晚上老咳嗽,肺受凉了,弄点姜红糖水服用,咳嗽也会减轻。还有吹空调、吃凉饮,肚子老冷痛、大便不成型,此乃中焦虚寒,这时只需要找生姜加进四君子汤里头,或买附子理中丸,一吃完肚子就暖洋洋。所以四君子汤加生姜就是暖肚子妙方。 生姜,它可以解鱼蟹毒,那些吃海鲜的地区常常少不了生姜、紫苏两样。它能散寒气、除秽浊、去腥臭。姜丝蒜末,可为餐桌常客,开胃散寒,保身护体。 生姜还可以祛关节冷痛、风湿痹症,见龙围村有一位老人,出汗后常洗手关节冷痛,多年不愈,后来就用生姜跟山柰两样,煮水来服用,代茶饮,连续吃了三个月,关节冷痛都好过来了,足以证明中医讲的,经脉一遇到寒就收缩、疼痛,遇到温就会通畅、放松。《内经》之旨:寒则痛,温则通!而生姜就是温经通脉之品,所以,桂枝汤里头少不了生姜,它能够使周身经脉暖洋洋。 生姜还可以治疗水肿,上车村有一位老人,他放牛时,两边的腿经常淌湿气、肿胀,问我该怎么办?我说,你自家田里就有药。他说,什么?我说,生姜。用生姜来煮水内服,要浓的、浓姜汤,因为他舌头偏白。偏白属于有寒气,病寒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这个脚肿也是属于寒气水饮内停,需要姜汤,温阳化气。 他反应就是吃了生姜饮后,小便特别多、特别大泡,这就对了!膀胱者州都之官,气化水液就能排出来,尿量变大之后,腿脚就变轻了,水肿就减少了。 很明显,他这个脚肿并不是什么肾病,而是阳气不够,生姜能够直接增加他的阳气,使他小便通利,然后脚肿随之消去。一味姜汤治肿如神,便这样得来! 从这个案例里头我就体会到,中老年人腿沉重淤堵,想到生姜,病人服用半个月以后好了,高兴的说以前迈门槛都有些吃力,现在上楼梯都很轻松便利。 生姜,它最常用的是妇女的痛经,无论是痛经多么厉害,总少不了生姜这一味,许多人吃了效果平平,她没有连姜渣都嚼下去。姜渣嚼下去后,它才能入到下焦,慢慢发挥作用,所以要嚼姜渣、吞红糖,就可以暖肚腹,治痛经之效! 生姜还可以治呕吐,这是它止呕圣药美名的由来。那些老容易晕车、晕船的人,平时早上喝碗姜粥就会减轻,所以船员、飞机乘客、还有到各地长途旅游的人,适当喝一些姜汤、姜粥,晕吐感就会消失或减轻。 因此,古代的草药郎中入山居然带姜,山中那些山岚瘴气它可以辟掉,辟恶、毒气,它可以恢复消化能力,人消化好、胃口好,抵抗力就强。因此,疫情期间大家要如何抗疫、怎么提高抵抗力?适当服些姜粥、姜茶,让胃暖洋洋,肌肤的卫表之气变得更加彪悍,相当于长城更加牢固,则外邪无以进入。 因此,著名的小柴胡汤还有桂枝汤,全部以姜、枣、草收尾,生姜、大枣、甘草这三味药叫培土三宝。 因此,中医里头你不论是哪种慢性病,总离不开健脾胃,所以用这培土三宝:姜、枣、草,总能够有一点效果。曾经我们碰到一例晚上腿脚抽动的患者,他这是怪病,怎么也检查不出什么,我们就干脆用姜、枣、草,生姜50g、大枣12枚、甘草30g煮水服用,吃完以后那个腿安安静静一觉到天亮不再抽动,这就是典型的,以平常药治疗疑难怪病的案例。 因为生姜、大枣,一个黄的、一个红的,灸甘草,国老,甘缓,能够补气补血。甘草能够培土,脾胃气血充足则抵抗力增加,颤抖之感就消失。 我还碰到一例常年抽筋的患者,也是培土三宝:生姜、大枣、甘草各20~30g煮水,才吃半个月,腿就不抽筋了。以前钙片都达不到的效果,这个方子达到了。因为钙片,它能补钙不能补阳,而姜、枣、草能补血、补阳、能培土健脾胃,让消化吸收能力变强。土主缓,一切躁急抽动之症,皆可培土伏之!一分阳气,一分生机;十分阳气,十分生机! 所以张仲景在《伤寒论》里头讲到,百病小柴胡,小柴胡里姜、枣、草就占了半壁江山。这多么重要!如果把人体的功能比喻成行动将军,那么姜、枣、草就是粮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一溃,万众立散!一个人要做任何事情都得要有气力,姜、枣、草就是倍气力方。 关于生姜还有许多妙处,大家慢慢去发微,主要是要把控到它的温阳、暖胃、发汗、解表,它乃人体免疫武装也! 慎风寒 节饮食 惜精神 戒嗔怒 ——保身四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