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升华七律诗 感世

 难时方觉影孤单 2022-10-15 发布于江苏

感世

瀛寰放眼思难平,每恨贪残断紫荆。

黑雨遮天能蔽日,苍氓忍气更吞声。

无情总见催人死,有令频颁禁月明。

最是忧心尘世浊,千年万劫怎澄清?

【注释】读宋代诗人陆游的《步至近村》诗,依韵而咏他事。原诗云:“药物扶持疾渐平,布裘絮帽出柴荆。荒堤经雨多牛迹,村舍无人有碓声。数蝶弄香寒菊晚,万鸦回阵夕枫明。老翁随意闲成句,不似刘侯要取名。”依韵诗作于2022年10月12日。

这首诗的意思是:放眼世界思绪难平,每每憎恨那些贪残的人正在斫断紫荆。黑雨遮天便能蔽日,苍氓忍气更得吞声。无情总是在催人趋死,有令频频颁布禁止月明。最让人忧心的是尘世变得愈加污浊,即使经过千年万年,又怎么能够澄清?

首联中的“贪残”,指贪婪凶残,亦指贪婪凶残的人。见宋代诗人沈作喆的《哀扇工歌》:“杀人纵欲势位尊,贪残无道天所怒。”又见宋代诗人赵善括的《和伍解元喜祈雨有感》诗:“有时江海肆贪残,坐视天焦地皮拆。”还见宋代诗人陆游的《闻虏乱次前辈韵》诗:“不知贪残性,搏噬何日足。”

这一联中的“紫荆”,指紫荆树。据南朝梁代人吴均的《续齐谐记·紫荆树》载:田真兄弟三人析产,堂前有紫荆树一株,议破为三,荆忽枯死。真谓诸弟:“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兄弟相感,不复分产,树亦复荣。后因用“紫荆”为有关兄弟之典故。用典见唐代诗人李白的《上留田行》诗:“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又见唐代诗人窦蒙的《题弟臮<述书赋>后》诗:“庭前紫荆树,何日再芬芳。”还见宋代诗人刘克庄的《寄题南康胡氏春风堂》诗:“一门和气常如春,紫荆花开庭草碧。”

颔联中的“黑雨”,指暴雨。见唐代诗人韩偓的《江行》诗:“浪蹙青山江北岸,云含黑雨日西边。舟人偶语忧风色,行客无聊罢昼眠。争似槐花九衢里,马蹄安稳慢垂鞭。”又见宋代诗人王炎的《即事》诗:“桑尽蚕皆茧,秧成麦已秋。山云翻黑雨,溪树没黄流。红粟方翔贵,苍生未病瘳。茅茨烟不起,饱饭得无忧?”

这一联中的“苍氓”,指百姓。见宋代诗人乐雷发的《次韵李监丞同刘玉渊游七泉》诗:“恻念轸苍氓,溥泽同一天。”又见明代诗人王立道的《严陵独钓》诗:“风尘倾洞天地昏,猰㺄竞食苍氓血。”

颈联中的“禁月明”,意思是禁止月光明亮,讽刺当政者禁令烦苛不合理。见《新五代史·杂传二·李茂贞》:“茂贞居岐……尝以地狭赋薄,下令榷油,因禁城门无内松薪,以其可为火炬也,有优者诮之曰:'臣请并禁月明。’”

尾联中的“澄清”,意思是使混乱变为安定,见唐代诗人乔琳的《绵州越王楼即事》诗:“三蜀澄清郡政闲,登楼携酌日跻攀。顿觉胸怀无俗事,回看掌握是人寰。滩声曲折涪州水,云影低衔富乐山。行雁南飞似乡信,忽然西笑向秦关。”又见清代诗人秋瑾的《剑歌》:“斩尽妖魔百鬼藏,澄清天下本天职。”还见毛泽东的《七律·和郭沫若同志》:“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