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里想法千千万,关键时候又摆烂,咋办? | 开店笔记

 开店笔记 2022-10-15 发布于湖北

不知道有没有各位老板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一种情况:明明知道自己应该变革了,但就是迟迟不动手?不能说自己没决心没毅力,逻辑上分析事情也没有那么难,去做就行。但总是会回归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的光景。

其实我以前是遇到过不少这样的情况,有自己的也有身边朋友的。明明知道项目该升级或者转型了,但只要不是亏到自己无法承受,总在幻想还有一线生机。

是自己不够有魄力、态度不够坚决、不想担责?想想好像都不是。到底执行力这个事情,除了态度和决心,哪些东西在起作用呢?

后面有过几次经验以及看书学习之后才明白,像开店或者项目转型这样相对复杂的问题,我们是需要把握几个层面的东西的。除去乐观的态度,成事的决心,担当的精神等等,还应该有计划、目标、反馈;这些还不够,落地的时候还需要注重各个细节、沟通的频次、内容和协调的方式等等。这些东西都决定事情能不能真正落地。

比如我要开一个能够持续赚钱的小而美的店,这是方向性计划。但还不具体,需要更具体的落地计划。接下来我拿我自己家的牛肉粉店的产品结构调整这个事情来做个简单复盘。

虽然平时不会长时间待在门店,但我喜欢去门店周边闲逛,看各种各样的店铺,学习优秀店铺的运营的同时,感受消费者和产品的变化,保持市场敏感度。

我们家一直是秉承这“实在”这一个宗旨的,但是现在的小孩的消费价值观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希望荤素搭配,营养丰富,低碳水的同时还能保证口味层次等等。到底牛肉粉怎么做还能实现这一目标?当然调整之前,我想首要的是稳。

这个想法在脑子里发酵了两三个月,我还一直没有动作,逛街的时候,想改变的想法更加强烈。总是觉得必须马上要行动了,但就是明日复明日。

相应的厨房要调整,姐姐们的工作安排会调整,设备要购买,要研发新品,可能要增加人手,需要弄菜单,要不要做宣传,担心老顾客会不认可,新顾客不买账,很多的事情在脑子里一遍又一遍的过,每天没有做任何事情,整个人的精力已经消耗完毕。

想法落地的发生是在某一个清晨,我突然拿起一张A4纸,拉上赵先生一起写落地方案。前面十几分钟我们还在说关于产品想法,后面我突然意识到我和赵先生又在“务虚”了,于是我们提出一连串的问题: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怎么实现这个目的?要完成哪些工作?第一步要干什么?做成什么样子?

想象的过程是很爽的一件事情,落地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全是掣肘,没钱没人没思路,还要考虑各种风险,写计划的那一个小时里还是蛮痛苦的。可能这也是我一直拖延没写计划去落地的原因。

但是知道自己每天要干嘛这个事情还是挺爽的,确定性让人幸福。

方向性计划主要包括几个部分:

1.新品研发。

2.增加受欢迎的小食。

3.去掉工作一堆,但销量欠佳的产品。

这里写起来三个部分,做起来的事情又是另一个个小的落地计划了。

第一部分新品研发的工作包括确定产品,研发思路,产品模块分解,基础配方,实验方案设计,确定配方,设计生产流程,确保生产标准等等。

虽然就一个简单的粉,最后赵先生也做了几十次实验,后来看到他拿着打包盒回来,我就害怕。之后一再强调,宁愿增加研发费用,也不能撑坏了自己,这个噩梦才算结束。

第二部分增加性的工作没有那么复杂,比较好落地。这也是餐饮老板常做的事情,所以店里面的产品一般会越来越多,感觉少了哪个都不放心。

第三部分做起来最简单,但关键是舍弃产品需要勇气,这也是行动中最难得一步。

也不是不想偷懒,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很多事情开始做了就变得简单,每天早上写行动清单,白天按部就班做事情就好了。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遇到困难就寻找答案。

也不是不想摆烂,赵先生摆烂我就开始碎碎念,我想摆烂的时候,赵先生要我试新品给意见的时候,我的工作状态就回来了。

去做,做着做着就找到答案了。

我看群里现在有许多想开店的老板在给出自己开店的心仪地址,信息放在群里,大家一分析,思路就更清晰了,第二天就又有了新的反馈,动作就越来越流畅了。

一个想法从种子到落地生根发芽结果,是会有一系列阻碍的。欲望和行动之间有很多的鸿沟,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团队、具体的目标计划、信息反馈、清晰地逻辑、每日清单等等方式来减小落地阻力,增加落地成功的可能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