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渡舟,肝病,湿热诸毒黄疸证治

 北京润雨 2022-10-15 发布于辽宁

刘渡舟湿热诸毒黄疸证治

刘渡舟肝病,

第六章    湿热诸毒黄疸证治

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其中以目黄为主要依据,如《素问·平人气象论》云:“目黄者,曰黄疸。”《灵枢·论疾诊尺》也说:“身痛而色微黄,齿垢痛,爪甲上黄,黄疸也。”黄疸之名,古今皆同。
以往医家论黄疸,一般从脾胃湿热和寒湿立论,不属于肝病范围。但也有不少医家确认为黄疸之成,与胆汁外泄有关。如:
《寓意草》云:“胆之热汁满而溢出于外,以渐渗于经络,则身目俱黄,为酒疸之病。”

《临证指南医案》载:“阳黄之作,湿从火化,瘀热在里,胆热液泄,与胃之浊气共并,上不得越,下不得泄,重蒸遏郁,侵于肺则身目俱黄,热流膀胱,溺色为之变赤,黄如橘子色。阳主明,治在胃。阴黄之作,湿从寒化,脾阳不能化湿,胆液为湿所阻,渍于脾,浸淫肌肉,溢于肌肤,色如熏黄。阴主晦,治在脾。”

《景岳全书·黄疸》篇提出“胆黄”病名,认为“胆伤则胆气败,而胆液泄,故为此证。
嘉言、景岳、天士为历代医家中的佼佼者,他们一致认识到:黄疸的发生与胆液外泄有关。肝胆互为表里,皆主疏泄,肝病及胆,疏泄失职,易出现黄疽,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了,有鉴于此,我们把黄疽列在肝病证治中讨论。
历代医家对黄疸分类既详且细,《金匮要略》有五疸之辨;《诸病源候论》分二十八候;《圣济总录》列九疸、三十六黄。为了便于临床切用,后世医家总以阳黄、阴黄统之。
阳黄之证,以外感湿热为主,《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湿热相交,民当病瘅。”湿热交蒸,肝胆失于疏泄,而成黄疸。阴黄之证,以寒湿为主,由于脾胃虚弱,中阳不振,寒湿留滞中焦,肝胆气机不畅,胆液外溢,故成黄疸。阳黄和阴黄的鉴别并不困难,黄色鲜明而不晦暗者,称之“阳黄”,多伴有发热证候,黄而发暗无热象,或见腹满肢冷者,则称为“阴黄”。
除外感湿热或寒湿之外,燥瘀疫毒,皆可久郁互结肝胆而成黄疸。黄疸虽非只有肝病才能见到,但肝病与黄疸却有一定联系。
肝病黄疸具有明显特点:①初伤在气,久必人血。病在气分较少,在血分者尤多2病位在肝脾。肝气郁结则凝,弹运不健则湿滞,无论是山弹及肝,或由肝及晚,都具有明显的肝。脾两脏的症状。有明显的传染性。孙思流说:见调时热病必多内资肴黄。”孙氏钯黄宜列时行热病之列,其传染性是可想而知的。
肝病黄痘的治疗,宜着眼于疏、利、清、活、补温六法的运用。览,是指疏解肝郁,调畅气机:利,是指利小便,“治湿不利其小便,非其治也,当然也包括必要时通利大便,以逐瘀热;清,是指清热解毒,对于瘟毒发黄,邪人心包经脉,使用清热解毒法,还必须佐以清心开窍;活,是指活血化瘀,病由气及血,可同时配伍活血、凉血、逐瘀诸法;补,是指健脾而言,健脾即可以化湿,若湿热劫伤肝阴,也必须配伍补肝阴之法;温,是指温中祛寒,对寒湿黄疸,非温则疸不退。
为了把握其证治规律,现分述如下。


一、湿热在肝
张石顽说:“目白睛黄,欲发疸也。”(《张氏医通》)“欲发疽也”,是说欲成疸而尚未成。临床上确能见到,湿热在肝尚未成疸的病证,也有的始终不发黄疸,如现代医学所说的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等。因此,为了便于临床掌握,把湿热在肝一证,首先提出讨论。症状:口苦,心烦,胁满或痛,饮食不振,恶闻荤腥,体疲无力,小便黄赤而短,脉弦细,舌苔白腻。
证候分析:肝胆有热则口苦,心烦;肝气郁则助黄,甚则作痛;气郁不流而湿热蕴结,是以小便黄赤不利,面活苔自腻;肝不疏酒,胃气朵滞则不欲饮食湿热秽逆内结,故恶闲食臭,而饮食衰减:湿性重若阳于肢体,则肢体疲倦而不欲动。

治法:疏肝清热,利湿解毒。方药:柴胡解毒汤。

柴胡10克,黄芩10克,茵陈12克,士茯苓12克,凤尾草12克,蚤休6克,甘草6克。
方义:柴胡、黄芩清肝胆之热,疏肝解郁,故为方中主药;茵陈清热祛湿,利胆退黄;土茯苓淡渗利湿,清热解毒;凤尾草泻热凉血,利尿解毒;蚤休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以上诸药为柴胡、黄芩之佐。
经临床体会,本方对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表现为谷-丙转氨酶显著升高,而又具有上述证情的,用此方多效。
【案例】张某,男,24岁。患肝炎病已二年,转氨酶500左右,屡治不退,及服五味子粉,旋降旋升,而不能愈。饮食不振,厌油殊甚,闻荤腥亦频频欲吐,切其脉弦,视其苔白腻,问其小便则黄短不利。余辨为湿热入肝,疏泄失司,湿性黏腻,如油入面,而纠缠不解。治当清热解毒,疏肝利胆为法。方用:柴胡10克,黄苓6克,茵陈15克,凤尾草12克,土茯苓15克,
圣休15克,甘草6克。此方服五剂,饮食好转,面色变润。病既转愈,又服五剂,肝功化验,则转氨酶已正常,病逐渐而愈。
【按语】湿热在肝一证,病因是湿热,病位在肝。因湿热伤肝,肝失疏泄,肝病及脾,脾失运化,湿热又易困脾,因此,调治之法应紧紧把握肝郁与脾困这主要矛盾,初期宜采用疏肝与清利湿热相结合,继则脾颇重,则宜疏肝与贷脾淡渗利湿相结合,尤其是无黄疸型传来性肝炎迁延较长时间,更要注意这一点。
二、湿毒凝结
症状:上述之肝经湿热证,经服柴胡解毒汤无效,若其人面色黧黑兼见油垢,虽患肝炎而体重反增,臂背时发酸胀,舌苔白腻而厚,且不易脱落,其脉弦缓者,是以湿毒凝结不开之象。
证候分析:湿痰热蒸,则面色黧黑而有油垢,湿热弥漫而重着难除,故体重反增;湿邪外犯少阳而使经脉不利,则臂背发生酸胀,舌苔厚腻,难以脱落,是湿热有根难拔之象。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
方药:柴胡三石解毒汤
在柴胡解毒汤基础上,加滑石、寒水石、生石膏、竹叶以增加清热利湿的作用,加双花清热解毒。
服此方应以舌苔褪落,背臂酸胀不发为病愈。故无论急性、慢性肝炎,凡符合本证者,用之则有效。
【案例】余在门头沟治一张姓工人,年32岁,患慢生肝炎,胁痛,口若苦,呕恶,小便黄短,舌苔浊腻而脉弦。审为肝经湿毒凝结之证,为疏柴胡解毒汤而弗效。

舌苔仍厚腻,自称肩膊酸楚,身重獭动,乃改用荣胡三石解毒汤,服三剂而舌苔褪,又服三剂而肩膊之酸楚解,且胃饥知食,身体轻松,为前所未有,从比又治疗月余而病愈。

【按语】温病学家论治湿热证的理论,可以指导湿热伤肝,湿毒凝结的肝病证治;论病因则以“太阴内伤,湿饮内聚,容那再至,内外相引”为据,论病机“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湿热两分,其病轻而缓,湿热两合,其病重而速”。念遏郁则愈缠绵,愈缠绵则愈胶结,治之之法,务使湿热两分。本案初诊以疏肝清热,利湿解毒的柴胡解毒汤而弗效,增入滑石、寒水石、生石膏等甘寒清解湿热之品而竟全功,务在使湿热两分,湿去热孤,胶着之邪始解。


三、湿热黄疸

肝炎有发生黄疽症状者,若其色鲜明如橘子色,则为湿热发黄。邪入于胆,胆液疏泄失序,则一身面目悉黄,然其中又有湿重于热,热重于湿,或湿热俱盛之不同,论治有别。
仲景开黄疸证治之祖。尽管他将黄疸区分为五,除谷疸有似乎急性黄疽外,其余皆多属非传染性。但是,仲景于黄疽一症,列入传染性的“伤寒”病范围之内,就可以说明对肝炎的传染性已有认识,并且认准茵陈蒿为医治肝炎病的专药,偏热者取栀子,晚期病深者取矾石。仲景所创治疗黄痘的方剂,迄今仍广泛应用于治疗肝病黄疸。现就湿热黄疸证治叙述如下:
(一)湿热郁蒸
症状:一身面日悉黄,色明亮而有光泽,身热心烦,口苦欲呕,恶闻荤腥,体疲不支,胁疼,不欲食,小便黄涩不利,大便虽通不爽,口渴腹胀,舌苔黄腻,脉来弦滑。

证候分析:黄疸有阴阳之分。本证发黄而有光泽,并伴有身热、心烦、口渴等证,故属湿热蕴蒸之阳黄

肝气不疏则胁痛,腑气不畅则腹胀;小便赤黄不利,反映了湿热无路可出;湿热在肝,影响胆液正常排泄,外溢则一身面目悉黄;湿性黏腻、重着,故使人体疲无力;舌苔黄腻为湿热胶结不解;脉弦滑主肝胆有热。

治法:疏肝利胆,清利湿热

方药:柴胡茵陈蒿汤。

组成:柴胡12g,黄芩9g,茵陈蒿30g,栀子10g,大黄9g。

方义:柴胡、黄芩疏肝清热;茵陈蒿清热利湿,专治黄疸;栀子清利三焦湿热;大黄泻热破滞,使湿热从小便而去。

按:无论急慢性肝炎,若出现黄疸而属湿热者,此方皆可用。亚急性重型肝炎虽黄疸隐现黑色,但见尿赤、苔腻、大便不爽、脉弦有力者亦可服用此方。此方利小便之力大,泻大便之力小,久服大便作泻时,可用栀子柏皮汤代替柴胡茵陈蒿汤。另外,还可用茵陈蒿60g,煎汤代茶饮,以协助退黄的作用。

【案例】刘某,男,14岁。春节期间,饱食肥甘,又感时邪因而发病。初起寒热似感风寒,不久则一身面目悉黄而成黄疸。发热为38.5℃,恶心欲吐,口苦体疲,周身懒惰,而不欲动,小便赤而大便不爽,切其脉弦而数,视其舌苔黄腻,辨为湿热黄疸,肝胆皆病之证。此病宜疏不宜补,若因体疲误补则邪结难愈。为疏柴胡茵陈蒿汤,服三剂黄退热解,病愈大半,后以他方调治而安。

(二)湿重于热
症状:黄疽,其色鲜明中而带暗滞,之身面目悉黄,肿胀,身重,头如裹,纳差,便溏,腹胀,舌红苔黄白相兼而腻,脉濡不数等。
证候分析:本证发黄,色虽鲜明却带暗滞,且头重如裹、身重,乃是湿邪偏重所致。因湿重于热,故有腹胀、纳差、便溏、肿胀等症,舌苔黄白相兼而腻、脉濡中带数,乃湿大于热之象。
治法:宣气化湿清热。
方药:加减二金汤。
鸡内金10克,海金沙15克,厚朴10克,大腹皮10克,猪苓10克,白通草6克,射干10克,茵陈10克,柴胡6克。

方义:方中用厚朴、大腹皮、鸡内金宣气化湿,以消肿胀;海金沙、猪苓、通草淡渗利湿,以宣通气化;加入柴胡疏肝,射干开痹解毒;茵陈蒿清肝胆以疗黄疸,使湿热之邪,从小便分消。
本方用治湿热发黄而以湿重于热的急慢性肝炎,对于用大量清热解毒法后而黄疸不退,见有上证者,疗效颇好。
【案例】郭某,女,45岁。体质肥胖,酷嗜肥甘,夏月乘凉,又喝冰镇啤酒,未几而睡,及至天明,则觉周身酸疼,发热,恶心欲吐,服羚翘解毒丸,病不愈,
而心中懊侬殊甚,小便黄赤而短,脘腹痞满,闻食味即
狱吐,乃延余诊治。切其脉弦而略滑,舌苔白腻而厚,
视其目之白睛已有黄色。余对其家人曰:“仲景云:'阳
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浓者,身必发黄’。今
病者,心中懊侬为甚,而眼中黄苗已见,恐即将发为黄
疸。”然湿邪太重,治当有别。遂书:茵陈蒿30克,泽
泻10克,茯苓12克,猪苓10克,通草10克,滑石12
克,海金沙12克,鸡内金10克,冬瓜皮10克,藿香6
克,厚朴6克,佩兰6克。药未购回,而患者黄疸已现。
共赞余之先见,乃亟煎药与服,凡五剂而黄疸病愈。
(三)热重于湿
症状:身面目悉黄,黄色鲜明如橘子色,身热心烦,脘痞泛恶,便结溺赤,舌红苔根黄腻,脉沉而数。
证候分析:本证发黄而色鲜明,伴有身热心烦,便结溺赤,属湿热郁蒸而热重于湿之候。因中焦湿热阻遏故脘痞泛恶,舌红苔根黄腻,乃热重之象。脉沉主里,数为客热。
治法:
宣通三焦湿热,佐以甘辛寒清热。
方药:加味杏仁石膏汤。
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半夏10克,栀子10克,黄柏10克,枳实6克,生姜汁10毫升(另兑,
茵陈蒿30克。
方义:本方苦降辛开,佐以甘辛寒,为苦辛寒合法。方中以杏仁宣开肺气,使气化则湿化,生石辛寒以清热而养津,以栀子清三焦之火,黄柏清下焦湿热,以半夏、生姜汁辛开湿结,佐以茵陈退黄。
凡急慢性肝炎,出现黄痘而热重于湿者,可用此方治疗,肝昏迷前期,见湿热伤阴之象明显,亦可用本方略加甘寒养阴之品,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案例】刘君之子,年12岁。缘于署天浴水捕鱼,上蒸下褥,即感寒热,继而身黄、目黄、溲黄俱现,黄而鲜明,如橘子色,胸腹热满,按之灼手,神烦口渴,渴不欲饮,恶心脘痞,便秘,舌边尖红欠津,苔黄腻,脉沉弦而数。经查:黄疸指数52单位,转氨酶350单位,辩证为阳黄。因上蒸下褥,热结于里,病发于阳明胃肠,气分邪热,郁遏灼津,尚未郁结血分,立苦辛寒法以清利湿热,重在清热,仿《温病条辨》杏仁石膏汤加味:茵陈蒿30克,杏仁12克(后下),生石膏30克,炒栀子12克,黄柏10克,半夏5克,生姜汁10毫升(另兑),连翘10克,赤小豆15克。服药十剂后,黄痘明显消退,寒热诸证均罢,后佐以和胃之品,共服三十余剂,诸症悉愈,肝功亦恢复正常。
【按语】《温病条辨》杏仁石膏汤,用治“黄疸、脉沉、中痞恶心,便结溺赤”的热重于湿之证。方中以清热为主,佐以燥湿宣通,本案即属热重于湿的黄痘证,故投入有效:何底臣《重订广温热论》与《感证宝筱》言之甚详,值得师法。
湿热阳黄之证,常因热处湿中,湿爽热外,相互交混,缠绵不解。区分温热孰重执,有利于提高疗效。鉴别湿热孰重孰轻的方法是:

1、湿重于热者逢舌苔必白腻,或白滑而厚,或白苔带灰,兼黏腻浮滑,或白带黑点而黏腻,或兼黑纹而黏腻,甚或舌苔满布,厚如积粉,板贴不松。脉象模糊不清,或沉细似伏,断续不匀。症多见:神困嗜睡,凛凛恶寒,头日胀痛昏重,如裹如蒙,身痛不能屈伸,或身重不能转侧,肢节肌肉疼痛而烦,腿足痛而酸,胸膈痞满,渴不引饮,或竟不渴,午后寒热,状若阴虚,小便短涩黄热,大便溏而不爽。治宜苦辛淡清法,轻者可用清热渗湿汤、黄连温胆汤,重者可用栀柏绛矾丸

《中国内科医鉴》后篇:绛矾丸
绛矾、厚朴、陈皮、三棱、莪术、黄连、苦辛、术、甘草、水莎。
用醋糊为丸。
功用:黄疸。

2、热重于湿者舌苔必黄腻,舌之边尖红紫欠津,或底白罩黄,混浊不清,或纯黄少白,或黄色燥刺,或苔白底绛,或黄中带黑,浮滑黏腻,或白苔渐黄而灰黑。症多神烦口竭,渴不引饮,胸腹热满,按之灼手。治宜苦辛佐淡渗,栀子柏皮汤等。
3、湿热并重可分已成实和未成实。未成实者,多见头有汗而身无汗,郁热上熏,小便不利,渴欲饮水,或腹满,可用茵陈蒿汤,凡湿热黄疸兼有消化道症状者多可用之。若未成实者,必多见小便不利,且兼湿热诸症,宜宣膀胱气化,可选用茵陈四苓汤加减。
4.瘀热在里,热蒸发黄外而无汗,内则小便不利,可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双解表里为治。若体温较高,黄疽初起,湿热并重,亦可选用甘露消毒丹。
总之,湿热黄疽辨治,要能人细辨证,并能于清列湿热之中,配疏叶解幸诸法,则于临床漂江,思过半矣。

四、湿热伤阴黄疸
症状:黄宜而朋胃湿热不解,少阴之阴复虚,症见:皮肤萎黄,发热而烦酒,胸满口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小便难,或见吐鲤,或牙龈浮肿。舌红苔前净而后腻,脉弦而细数。
证候分析:黄疸不解,胃胆湿热而阴分复虚,故见湿热黄疸而又挟阴虚与热伤阴血诸症。因湿热伤阴,邪有燥化的倾向,故黄疸而皮肤干燥,胸满口燥而烦喘,为邪热内盛之征。津液亏乏,水之上源涸竭,故小便难;热邪伤阴,动血于上,故吐衄,牙龈浮肿而头汗出也。舌红苔净,脉弦而细,皆为热伤阴血之征。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甘露饮加减。
茵陈20克,黄芩6克,天冬10克,麦冬10克,白芍10克,生地12克,石斛15克,沙参10克,丹皮10克,枳壳6克,枇杷叶6克。
方义:此足阳明、少阴药也。烦热多属于虚,故以二冬、生地、石斜、沙参以滋阴清热,泻而有补;茵陈黄芩之苦寒,清热利胆而治黄痘,丹皮、白芍平肝凉血;火热上行为患,故又以枳壳、枇杷叶抑而降之也。
热金盛则阴愈伤,燥艇则,阴伤则深甚,可发黄,《金匮要略》云:“诸黄,猪膏发煎主之”,即此之意。

【案例】李某,男,55岁。患慢性肝炎,身体倦怠 无力,右胁胀痛不造,肝功能化验,转氯酶为380单位,总胆红素21.2毫克,胆红素16毫克,周身黄痘如烟烹,小便深黄而短,两足发热,抵出被外为决,脆腹微胀,齿衄,口咽发干,脉孩细数,舌绛少苔,头有汗而身无汗。辨为湿热伤阴,津液不滋之证。治当清热利湿,并养阴液。疏方:茵陈蒿30克,黄芩6克,石
斜15克,生地12克,麦冬10克,天冬10克,枳壳6克,批把叶6克,沙参10克。此方服八剂,胆红素降至10毫克,因其衄血不住,又加白茅根30克,广角3克【  指 土大黄 ,服六剂,胆红素降至5.1毫克,后又改用柴胡解毒汤而转氨酶逐渐下降,继而服药约百剂,其病获愈。
【按语】湿热黄疸而见湿热伤阴之证,临床辨治颇为棘手。欲养阴又恐恋湿热,欲清利湿热又恐伤其阴。因此,必须做到:养阴而不腻,清化而不苦寒,半补半清,徐徐缓图,或可收效。

五、瘀血黄疽
症状:黄疸呈黧黑色,色气黯滞,目青面黑,少腹满,额上黑,大便黑而时溏,舌质尖红苔黄腻,脉沉弦而涩。
证候分析:瘀血黄疸,色泽黯滞而黧黑,面黑、额上黑,此《金匮要略》所论女劳疸或黑疽之属,目青系肝郁所致,肝郁不舒则少腹满:肝郁脾虚,则大使黑而时溏,舌质尖红苔黄腻,系湿热内蕴之象,味沉弦而涩乃瘀血之征。

治法:行瘀化湿。
方药:硝石矾石散加味。
火硝10克,皂矾10克(皆烧存性),虎杖15克,丹参30克,茜草15克,田三七12克。共为细末,每日早、中、晚各服4.5克。
方义:方中以皂机之酸咸,硝石之苦咸,润下而荡涤热结,消瘀逐浊之功甚速。虎杖、丹参、茜草,田三七,意在消瘀,佐以清热化湿,对瘀血所致黄疸皆有较好疗效。
【案例】经闭三月,膀胱急,少腹满,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大便色黑,时结时溏,纳少神疲,脉象细涩。良由寒客血脉,宿瘀不行,积于膀胱少腹之间也,女劳疸之重症,非易速痊。古方用硝石矾石散,今仿其意,而不用其药。当归尾,云茯苓,藏红花,带壳砂仁,京赤芍,桃仁,肉桂末,西茵陈,丹参,青宁丸,血余炭,泽泻。(《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丁甘仁医案》)
【按语】本案原有经闭,宿瘀不行,继而成为女劳痘,丁氏用硝石矾石散法,而另制其方,是善用古法者。张锡纯审定硝石矾石散,用治内伤黄疸,是皆热与瘀结,瘀而不行所致,亦可师法。


硝石矾石散
       硝石矾石散出自 《金匮要略· 黄疸病脉证》,由硝石、矾石等分成散, 大麦粥汁和服, 日 三服。 硝石即火硝, 今多 用 芒硝代替,矾石就是白矾,炮制后叫 枯矾,此方中矾石( 烧) 就是枯矾了 ,其功能为清热化湿,消瘀利水。

      原文:“ 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 膀胱急,少腹满,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因作黑疸。 其腹胀如水状,大便必黑,时溏,此女劳之病,非水也,腹满者难治,用硝矾散主之。”《长沙药解》言:“黑疸水陆瘀涩,隧路梗阻,硝石咸寒之性,直达下脘,利水路而泻谷道,合之矾石涤荡郁陈,注于二便,腐败扫除,正气清通。 继以补中养火之剂,垂尽之命,可以再延也”。
据笔者多年观察考证,黑疸就是肝胆胰恶性肿瘤的特殊表现,多见于黄疸久久不退,脾经湿热下流而肾经精血亏虚的燥湿相混证。 张仲景观察到本方服后:“病随大小便去,小便正黄, 大便正黑, 是候也。” 硝石、矾石相伍,散敛并用之意存焉。肿瘤久积成块,要用硝石消散化积,但硝石的泻下作用不利于久虚之体,配合矾石的收敛,则无泻下之弊。而矾石配硝石之散则化痰解毒中无留邪之患,大麦粥汁和服,取大麦和胃、宽肠、利水、益气之功。 制方之妙如此,足够我辈揣摩仿效。
                                                                 ( 西安市中医医院  王三虎)



六、疫毒黄疸
症状卒然身黄,青色划金,迅速加深心清喘,高热口渴,腹胀胁痛,严重时神昏谵语,烦躁,尿如柏汁,或吐血细血,身见斑疹,舌红绛苔黄燥,脉弦数或细数。
证候分:本证义名瘟黄,缘由“天行疫疠”,“时行热毒”感染而成,具有发病急、病势重的特点。而感染疫毒,肝胆失其疏泄,故有卒然身黄、黄色如金、高热口渴、心满气喘等症。肝与心包同属厥阴,疫毒深陷营分血分,因肝病及心包,瘀与热相搏,故烦躁、神昏谵语、吐血衄血、身见斑疹。舌红绛苔黄燥,脉弦数或细数,皆为热毒伤阴之征。
治则: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佐以清心开窍。
方药:犀角地黄汤合清营汤加减。
犀角粉2克(冲),水牛角末6克(分冲),生地黄2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银花15克,连翘15克,元参15克,麦冬12克,茵陈15克,栀子10克,大黄10克,送服安宫牛黄丸1粒。
方义:方中以犀角地黄汤清营凉血化瘀,清营汤清透营分邪热,合茵陈蒿汤清热泻下,送服安宫牛黄丸清热开窍醒神,因而使疫毒解,黄疸消退。
《沈氏尊生书·黄疸》指出“又有天行疫疠,以致发黄者,俗称之瘟黄,杀人最急。”《诸病源候论》列“急黄候”,并云:“有得病即身体面目发黄者,有初不知是黄,死后乃身面黄者,其候得病但发热心战者,是急黄也。”急黄可能相当于现代医学所指的急性传染性肝炎、急性肝坏死、肝性昏迷等病范围,迄今疗效不高,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据报道:有用大剂量清热解
专,清营凉血,清心开窍而获得治愈的案例我们认为本病的防治应注食:①抓紧导期治疗,早期正气尚盛,运用清营凉血与清热解毒机结合,往往可以阻断其恶化趋势;②在治疗中要权衡攻邪与养阴的关系,既要清湿热又要谨防阴竭:③怡当使用政下法,逐邪从大便而出往往较利小便为速,迫邪以粪解,实火下降,可使源流清而神志苏。

七、寒湿黄疸
症状:黄色晦暗,汗出身冷,食少纳呆,腹胀脘闷,大便溏,小便不利,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迟。
证候分析:脾胃寒湿,中阳不运,寒湿阻滞中焦,肝胆气机不畅,胆液外溢,故身目黄而晦暗,食少纳呆。脾失健运,寒遏阳虚,故腹胀脘闷,便溏。脾肾阳虚,故汗出肢冷。阳虚而膀胱气化不行,故小便不利。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迟,为阳虚而湿浊不化之象。
治法:温阳化湿。
方药:茵陈五苓散加附子、干姜。
茵陈3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白术30克,桂枝10克,猪苓10克,附子10克,干姜6克。
方义:方中以茵陈退黄,二苓、泽泻淡渗利湿,白术健运脾土,附子、干姜温脾肾之阳,桂枝化气行水共奏温阳化湿之效。
【案例】姜某,男,26岁。久居山注之地,通春西黄饰人中行立,久调淀衣,芬而汗出,雨水计水夹债,遂成黄疸。前医用清热利湿退黄之剂,经治月余,毫无少效,几欲不支。就诊时,黄痘指数85单位,转氧酶高达500单位。察其全身黄而晦暗,颜面色泽晦滞而垢,看其苔白腻,舌质淡,诊其脉沉而迟,问其二便,大便溏,日二、三次,小便基少。金身似虚肿,神
疲而短气,无汗而身凉,遂辨为寒湿阴黄,治宜温阳化湿利黄,守茵陈五苓散加附子、干姜汤,初则日进二剂,三天后诸症好转,续日服一剂,三周痊愈,化验检查亦正常。
【按语】阴黄之作,或外受寒邪,内伤生冷,或医过用寒凉,伤脾害胃。本案患者恃年轻以雨水劳倦于不顾,自受寒湿,继则医用寒凉误治,以致寒湿发黄。所幸者温阳化湿之后,即有效验,堪称应手。


肝病湿热诸毒黄疸的辨治已知前述,临床运用时要灵活掌握。①要分清先后、缓急、轻重。邪盛以祛邪为主,或因势利导,从大小便利之,挟表者汗之;正虚以扶正为主,湿热伤阴则易,宜扶阴为要,寒湿伤阳为急,宜温化是务。②要根据初、中、末不同时期,运用不同方法。初期邪盛正不虚,祛邪即所以扶正;中期邪正交争,宜祛邪兼以扶正;晚期正不胜邪,则以扶正为主;寒热夹杂,阴阳错综,虚实混淆,则要随机制方以应变。③要把握疏肝与清利的关系。尤其湿热患者,若兼顾疏肝,则疗效更速。④要谨防转化。湿遏热伏过久,或邪从体化,或误用寒凉,可使阳黄转成阴黄,治疗不可一成不变。

值得指出的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对黄痘的论述均有较大的实用价值。《伤寒论》论伤寒发黄”,按时行病论治,可能就包括了肝病黄痘的辨治,全书论黄疸约计十八条,独茵陈蒿汤和栀子柏皮汤为治黄独树一帜,实起到了启示后学的作用。《金匮要略》论黄疸二首,脉证十四条,方七首,其中有审小便利与不利,辨黄之发与不发,审口之渴与不渴,辨疸之易治难治,皆有一定道理,对临床极为有用。我们应当在继承前人宝贵遗产的基础上,继往开来,大胆创新,更好地为人民保健事业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