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仁贵亲孙,帮安禄山造反,唐朝没治罪,还封他为王

 梦想童年594 2022-10-15 发布于江西

薛仁贵是唐朝时期的名将,在民间更是威名显赫,他忠心耿耿,辅助唐朝皇帝,在太宗、高宗时期作为将领,多次带兵出征,立下赫赫战功。在小说中,薛仁贵的孙子因不满武则天称帝,曾举兵造反,留下“薛刚反唐”的故事。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上,薛仁贵的亲孙确实参加过叛乱,不过他支持的是安禄山!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且看【纵横五千年】的编者一一道来!

先来说说薛仁贵的后裔情况,他有五个儿子,长子薛讷(薛丁山的原型),其他几个分别叫做薛慎惑、薛楚卿、薛楚珍、薛楚玉。其中薛楚玉有一子,名叫薛嵩(薛刚的原型)。薛嵩出身将门,自幼习武,十五岁就跟随父亲在北方巡边,多次与胡骑交战。但时值天宝末年,薛氏一门衰落,薛嵩“气豪迈,不肯事产利”,因此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文章图片1

755年,薛嵩终于迎来人生转折点,这一年,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诛除杨国忠为旗号,举兵造反,率领十五万精兵南下。空有一身本领的薛嵩,长期以来一直被杨国忠等当朝权贵所压制,这次他也参加叛军,史书记载“束身戎伍,委质逆徒”。安史叛军迅速席卷中原地区,薛嵩也被任命为节度使,驻守相州。

经过长期的拉锯战,最终因安史叛军内部发生矛盾,叛军接连败退。762年,唐朝大将仆固怀恩在洛阳附近,大破史朝义的叛军,仆固怀恩率军攻入河北地区,镇守相州的薛嵩此时明白,叛军已经穷途末路了,于是开门投降,“迎拜于怀恩马前,怀恩释之,令守旧职”。薛嵩看清形势,及时归降,为他赢得机遇。

文章图片2

之后唐朝下诏,册封薛嵩为检校刑部尚书、御史大夫、相卫洺邢等州节度使,这位安史叛将转身成为唐朝的地方节度使。薛嵩本人谨慎奉职,颇有治名。之后因唐朝拉拢河北地区的节度使,改封为昭义军节度使,高平郡王。虽然薛嵩没什么大功,但此时他的官位、爵位已经远远超过自己的祖父。

之后薛嵩被移封到平阳,直到772年,这位历经风雨的人物终归尘土。薛嵩死后,他的家族依然兴旺,他的儿子,孙子都在唐朝历任高官,显赫一时。薛仁贵以战功著称,最高不过是一个平阳郡公,而他的孙子薛嵩因为造反,手中拥兵,最终竟封郡王。在这背后凸显的是唐朝廷的衰落,经过安史之乱,藩镇逐渐做大。

文章图片3

薛仁贵的家族并未因参加安史之乱而遭到灭门,反而隆兴一时。对于薛家来讲,这既是荣耀,更是荣幸,但对于是李唐王朝来说,这是莫大的讽刺与悲哀。因对安史叛将的纵容姑息,唐朝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藩镇经过几轮战争的洗牌,最终在唐末农民战争中,新兴的藩镇朱温消灭唐朝,建立后梁,历史的车轮最终进入更为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