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马加爵案 公安通过计算机技术分析找到其逃窜路线 2013年厦门BRT纵火案 警方在嫌疑人家中找到微博发帖证据 …… 以上两个轰动一时的案件 均是通过电子数据调查破案 那么,电子数据调查 该如何应用到企业反舞弊中的呢? ![]() 壹 什么是电子数据? 电子数据是案件发生过程中形成的,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处理、传输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数据。 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信息、电子文件: ![]() 网页、博客、微博、朋友圈、贴吧、网盘等网络平台发布的信息; 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即时通信、通讯群组等网络应用服务的通信信息; 用户注册信息、身份认证信息、电子交易记录、通信记录、登录日志等信息; 文档、图片、音视频、数字证书、计算机程序等电子文件。 贰 企业电子数据调查典型场景 在互联网时代,公司的反舞弊工作场景,很大一部分离不开电子数据调查。 ![]() 其中就包含了以下四个典型场景: 场景一 企业内部调查,舞弊案件协助; 场景二 内部敏感信息泄露,员工使用未经授权的移动存储设备; 场景三 企业合规调查,员工离职审计; 场景四 内外部检举投诉,线索跟踪,秘密调查; 叁 电子数据调查在企业的应用 根据ACFE全球职务舞弊调查报告显示“职务侵占中电子证据占比高达84%”,egress和opinion matter《2020内部数据泄露调查》显示“内部数据泄露中超70%以'电子数据’形式泄露”。 面对这样的“现状”,企业该如何开展调查? 接下来,本文将通过一个案例,带大家了解“电子数据调查是如何应用到企业中的”。 ![]() 真实案例 某制造业公司发现,与其常年保持商业合作的客户C公司,有了新的供应商S公司。 而且S公司提供的产品,与该制造业公司设计研发的拳头产品高度相似。于是,该制造业公司怀疑: 有内部人员泄露资料 S公司产品涉嫌知识产权侵犯 遂对S公司展开调查,调查过程如下: 外围调查 从S公司的企业股权结构和经营范围入手,了解到S公司的股东为该制造业公司刚离职不久的设计总监王某,且S公司的经营范围与制造业公司一致。 内部调查 通过从IT部门拿到该设计总监王某的电脑,监察部门通过对电脑上的所有文件进行分析排查。 专业机构介入调查 由于内部调查未获取有用线索,该制造业公司寻求专业机构介入该泄露事件调查。专业人员通过对办公电脑深度调查及同伙排查,找到了更多线索。 01 前期研判 事件分析,确定目标,制定调查计划 02 数据恢复 恢复办公电脑的可疑文件,但是文件内容已被损坏而无法查看,对办公电脑直接调查会破坏原始环境,所以先做镜像处理。 03 数据获取 从存储介质上提取数据,获取相关证据。 04 数据分析 对关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追查涉案线索,固定重要线索,快速锁定可疑目标,排查到设计总监原下属王某为同伙。 通过电子数据调查,该制造业公司终于掌握了设计总监王某与原下属张某串通泄露商业秘密的证据,使案件成功告破。 ![]() #写在最后# 据ACFE(注册舞弊审查师协会)2022年报告统计,最高效的舞弊行为控制手段是“主动的数据监测与分析”,可缩短56%的时间快速发现舞弊行为。 在信息与技术大爆炸的今天,我们应该主动拥抱资讯和技术的更新迭代,用好大数据和技术手段,抢占大数据风控的高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