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可忽视的灵药甘松

 遵义经方研究院 2022-10-15 发布于贵州

【基源】

为败酱科植物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 DC.的干燥根及根茎。

【成分研究】

甘松中主要含有萜类化合物,以倍半萜类最多,还有少数三萜类及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其中倍半萜类主要有马兜铃烯-1(10)-2酮、甘松酮、缬草酮、土青木香酮等。

【药理研究】

1.解痉 甘松醇提取物对小肠、大肠、子宫、支气管等离体平滑肌器官,具有拮抗组胺、5-羟色胺及乙酰胆碱的作用,还能拮抗氯化钡引起的平滑肌痉挛。

2.镇静 甘松中的缬草酮对冷血动物有镇静作用。

3.抗心律失常 缬草酮有抗心律不齐作用。甘松乙醇提取液有对抗氯化钡诱发大鼠心律失常及氯仿-肾上腺素诱发家兔心律失常的作用,并能延长家兔离体心房的不应期,其抗心律失常作用可能是对心肌的直接抑制作用[1]。

【性味归经】 辛、甘,温。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开郁醒脾。用于脘腹胀满,疼痛,不思饮食;外治牙痛,湿脚气。

【临床应用】

1.单方验方

(1)癔病、神经衰弱、肠胃痉挛等 甘松18g、广陈皮4.5g,浸于沸水500ml内3h(每半小时煮沸1次)。分12次服,每日服6次(《江西中草药学》)。

(2)神经性胃痛 香附9g,甘松、沉香各15g,共研细末。3次/天,每次1.5g,温水送服(《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3)阴囊湿疹 甘松、五倍子各3g。研细末搽患处(《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4)子肿(妊娠水肿) 根据患者水肿情况之轻重而决定甘松的用量,一般用量100~200g,重者可酌情增加;先用开水浸泡药物1~2h,然后煮沸数分钟,去渣,待药液温度降至40℃左右时,擦洗患处,每天1~2次,每剂药可洗2~3次[2]。

2.配伍应用

甘松配陈皮:理气止痛,健脾和胃。用于脾胃气滞之胃脘胀闷、疼痛、嗳气频作者。

甘松配附子:理气止痛,温中散寒。用于脾胃寒凝气滞之胃脘疼痛、泄泻。

甘松配藁本:收湿拔毒。用于治疗脚气足膝水肿。如甘松汤(《普济方》)。

【用量用法】 水煎服,3~6g。外用适量,泡汤漱口或煎汤洗脚或研末敷患处。

【使用注意】 气虚血热者忌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