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兴衰起落实难分 乾是乾来坤是坤

 朱雀阁主 2022-10-15 发布于北京

这段日子我粗略的研究了一下《易经》中的乾卦和坤卦,对古人的智慧感到无比敬佩。人生犹如一台戏,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戏中不断扮演着主角和配角,但我们如何才能演好自己的角色呢?这一篇我就和您探讨一下人生中的配角该怎么演。

这一篇我要和您聊两个人,他们都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名将,一个是武安君白起,另一个是武成候王翦。为什么说这两个人呢,就是因为他们同为秦国名将,为秦国开疆扩土打下了万里江山,但由于对角色的理解和演技不一样,最终的命运下场也是截然不同的,好了!闲话少叙,咱们先聊一聊这个武安君白起。

白起是秦昭襄王时期秦国的第一名将,也在战国四大名将中排名第一。白起,赢姓,白氏,是秦国贵族白氏的后人。秦武公死后本应该即位的嫡长子公子白被他二叔把位子抢了,他二叔就是后来的秦德公。这个秦德公也还算厚道,把平阳封给了公子白(今陕西宝鸡市岐山县),赢白死后他的后人就以白为氏延续香火。

白起出生时间史料没有记载,但通过他后来出任秦国的职务可以判断他应该是出生在秦惠文王晚期,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已从一个弱小的国家变为了关外强国。秦昭襄王十三年白起作为左庶长率秦军攻取韩国的新城(今河南伊川县),韩厘王向魏昭王求助,魏王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于是派大将公孙喜率领十万魏军援救韩国,韩厘王派遣大将暴鸢率领14万韩军西进,这时候周赧王也派出了一支打酱油的仪仗队表示支持韩魏两国,魏国大将公孙喜统领24万周、韩、魏联军攻打秦国的伊阙关。秦昭襄王接受了舅舅魏冉的推荐,命白起率领十万秦军来到伊阙关抗击联军。白起到了前线发现韩魏联军虽然表面看互为表里,但实际上都惦记着先消耗对方而保全自己,而且韩军从武器及单兵作战能力来看相对更加强一些。这时白起心中就有了破敌之计,他命一支秦军打着主力的旗帜猛力攻打韩军,一定要打出秦军主力的气势,自己却亲率秦军真正的主力悄悄地绕过伊阙山(今河南洛阳龙门山)掏到魏军后方突然发起猛攻,一时被爆桶菊花的魏军乱成一团急忙向韩军求救,但韩军主将暴鸢认为自己面对的才是秦军主力,魏军后方只是秦军声东击西的小股骚扰力量,志在分散韩军主力正面的力量。一番激战后魏军主帅公孙喜被擒,白起惜才劝降未果将其斩首,这时韩军才意识到和自己正面硬刚的才是秦军小股骚扰力量,但为时已晚,魏军被击溃后韩军薄弱的后方在秦军主力面前暴露无遗,两面夹击之下14万韩军仅有一小部分突围逃出,绝大部分被秦军歼灭,从此韩国一蹶不振退出了战国七雄的历史舞台。伊阙之战白起一战成名,以十万秦军几乎全歼了周、韩、魏三国24万联军,并且彻底打垮了韩国。魏国在被商鞅打造的秦新军大破魏武卒后,又在伊阙大战中又损失十万精锐,魏国其实早已元气大伤再无实力阻止秦军东进的步伐。

此后的五、六年里白起率领秦军一路东进,先后占领了魏国六十多座城池,连远在北方的赵国都没能幸免,丢失了部分城池。秦昭襄王二十七年白起领兵伐楚,楚王被迫割地乞和,但转过年来秦国再次举兵攻楚,白起分兵三路直捣楚国都城郢都,楚顷襄王一路东逃到了陈这个地方并把陈改名为郢建立新的都城(楚国很有个性,都城必须叫郢,所以跑到哪里,哪里就是郢都)楚国经过这一场浩劫一蹶不振直至灭亡,白起也因此被秦昭襄王封为武安君。

秦昭襄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年)白起领兵攻占韩国的野王(今河南焦作市沁阳)彻底切断了韩国上党郡与韩都的联系,韩桓惠王命令上党守将冯亭投降,将上党郡割让给秦国乞和,冯亭这人很有气节认为这样做不成,他就和城中的百姓说“咱们虽然被秦军切断了与首都联系的路,但不能投降秦国,你们也都看到了,秦人野蛮不开化,咱们如果投降了就是二等公民,各种的兵役徭役都先从咱们这出人出力,咱们不如死守没准还能有好的出路。”他这么一忽悠整个上党郡的百姓都被煽动起来同仇敌忾,秦军一时也没有突破性进展。这时冯亭私下里派人与赵国联系,表示愿意将上党郡全部的十七座城池送给赵国,以求赵国派兵和韩国一起抗击秦军。

赵国当时是赵孝成王,他听到这个消息心里这叫一个美“得来全不费工夫啊”,于是就召集文武大臣商量,一些大臣觉得赵国没必要为了十几座城和强大的秦国为敌,但身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则认为这便宜不占白不占,秦国虽然强大但赵国经过赵武灵王改革后赵军也不怂啊,而且还有善打阵地战的老将军廉颇,赵国应该接受这个上天给予的恩赐。于是赵王就采用了平原君赵胜的主张接受了韩国的上党郡,并派老将廉颇率领二十万赵军镇守长平。(今山西高平市)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秦军大将王龁率军攻占上党郡,与镇守长平的赵军对峙,廉颇在和王龁打了几仗后发现秦军的气势很高涨不能硬拼,但秦军的补给是个弱点,所以老谋深算的廉颇就收缩兵力在丹河以东构筑防御工事打算耗死秦军,等秦军耗不起退军时再从背后掩杀。

这一僵持就是三年,这三年里秦赵两国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仅军粮就是天文数字,赵国因粮食产量远低于秦国,赵军曾经一度断粮,赵国无奈向齐国借粮但被拒绝。这时秦国也在为这场持久战而一筹莫展,秦国宰相范雎建议使用反间计换掉赵军主帅廉颇以求速战,于是他就让秦国商人在其他国家散布谣言说廉颇被秦军打了几次胆都被吓破了,龟缩在城里好几年都不敢出来,弄的赵国粮食现在十分紧缺,如果在这个时候到赵国卖粮食肯定能发大财。还说秦国今年粮食大丰收,准备来年军粮到位就发起猛攻,到时候赵国必定是一片火海,不趁着现在去赵国发财就没机会了。这种谣言在各国商人嘴里越传越邪乎,缺钱缺粮的赵国君民听后惶恐不安,此时赵国的马服君赵奢在阙与这地方大胜秦军,赵国举国欢庆,一直还为长平前线上火的赵王心中出现了一丝侥幸心理,他私下找到了赵奢的儿子赵括打算让他去替换老将廉颇,在秦军粮食运抵之前与秦军决战。这个赵括是个纸上谈兵的参谋,几乎没什么实战经验,能有个统帅三军光宗耀祖的机会赵括当然欣然接受,于是赵王又给了赵括二十五万军队让他去长平替换廉颇,以四十五万大军的优势与秦军决战。

这时秦国也悄悄地用白起换下了主帅王龁,赵括这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到了前线就改变了廉颇一贯保守的作战方针,白起也就利用了赵括急于求胜的心里连续诈败,把赵括的大军引入了早已埋伏好的秦军口袋阵里,此时秦军派出三支轻骑兵将赵军分割成了三段,并占领当年廉颇修筑的防御工事彻底切断了赵军退路。慌忙突围的赵军左冲右撞的乱作一团,赵括也于乱军之中被强劲的秦弩射杀,主将阵亡的赵军在挣脱无计中纷纷放下武器投降,秦军俘获赵军二十余万人,白起认为秦军粮食本就不够充足,根本没有能力再养活这二十多万降军,而且这些赵军人数众多看管起来十分费力,万一发生哗变秦军将蒙受巨大的损失,索性全部杀了最为稳妥,于是秦军就分批逐步将这二十余万赵军俘虏全部骗杀,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白起也因此冠上了“杀神”的称号。

长平一战秦军消灭了赵军近四十五万精锐,赵国可以说万家披麻、举国戴孝,白起挥师东进迅速包围了赵国首都邯郸城,这时候赵国的平原君给远在魏国的小舅子信陵君写了封求救信,想请他说服魏王出兵救赵,魏王派大将晋鄙统领十万魏军来救赵国,但晋鄙把军队驻扎在邺城后就不动了,信陵君情急之下杀了晋鄙抢了统领大军的虎符,带着魏军在邯郸城下与守城的赵军合力杀退了白起。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白起又主张起兵灭韩、赵两国,昭襄王组织大臣商议,相邦范雎极力反对,他认为连年征战秦国国力消耗太大,军队疲惫应该休养生息几年,自己愿意和韩赵两国谈判让他们割地乞和,这样秦军不用死伤兵将就能获得大片土地何乐而不为。秦昭襄王一听,太好了,范丞相果然国之栋梁,就按你说的办。白起一看自己的建议没被采纳心中十分不开心,但范雎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应呢,原来韩赵两国听说白起又建议起兵,就派使者悄悄地来到秦国范雎的府邸送上了非常贵重的礼物,并且说“范丞相,如果秦军灭了韩赵,白起就是最大的功臣,到时候肯定会受到丰厚的封赏,弄不好比您的位置还要高,白起可是在您运筹帷幄的计谋下才声名大振的,当初要不是您忽悠秦商造谣赵王也不会让赵括换掉廉颇,那还能有他今天吗!回头他再立新功爬到您的头上吆五喝六,您能忍吗!我们都替您感到不公平,而且韩赵两国愿意以土地换和平,这样既避免了两国兵将死伤又能防止白起爬到您的头上,您觉得如何?”在这种挑拨离间的言语和利益诱惑的面前,范雎心里产生了一丝带有威胁的不安。于是在秦王面前范雎极力反对出兵,这也使得白起对宰相范雎的行为深感不满,从此将相反目成仇,相互拆台。

同年九月白起因病不能下地,秦王派大夫王陵领兵攻打赵国首都邯郸,但邯郸城防坚固久攻不下,秦王用大将王龁换下了王陵但依旧不能取胜,魏国派信陵君统兵十万救赵,在邯郸城下又一次打败了秦军。白起听说了前线兵败的消息,公然嘲讽秦王当初不听自己的话,要不然早就拿下赵国了。昭襄王闻听十分气愤,派范雎命令白起立刻动身替换王龁,白起又一次托病不肯出征,秦王气急败坏的亲自命令白起出征,白起无奈只好拖着病重的身子赶赴前线,在杜邮这个地方(今陕西咸阳任家咀)接到了秦王赏赐的宝剑。因为白起很不情愿的动身,范雎就和秦王说,白起到了前线手握重兵如果他记恨咱们逼迫他带病出征,万一起了反心秦国将祸起萧墙,于是秦王为了保险起见赐给白起一把宝剑让他自杀。白起托着宝剑跪倒在地,仰天长叹“我到底做错了什么,竟落得这般下场!”而后拔剑自刎而死,一代名将魂断杜邮,人生划上了句号。

到这白起基本上和您聊完了,不知道您对这位大将军的命运结局有何感想,在这咱就先不感慨了,听我接着给您说说下一位——武成侯王翦。

王翦是频阳东乡人(今陕西富平),本姓姬,自幼酷爱兵法军事。他正经周王室后裔,周灵王太子姬晋的第十八世孙,因为姬晋自幼十分聪明好学,所以十五岁行了成人礼之后就以太子身份辅政,但因为后来得了病很快就死了没能继承王位,他的后人就以王为姓香火延续。

始皇十一年,秦始皇嬴政给了王翦一支部队让他去打赵国,结果王翦仅用了这支部队中20%的兵力就一举攻下了赵国的阙与等九座城池,一仗名声大振。

始皇十八年,王翦再次率军攻打赵国,这一次是奔着灭赵来的,但他命不好遇到了赵国继廉颇之后的又一位名将李牧,李牧这个人很会打仗曾经在肥下之战(今河北石家庄是东藁城区)大破秦军,一战成名还被赵王封为武安君。王翦与李牧对峙了一年多都不能取胜,就想到了用反间计除掉李牧,于是秦国就派人私下使用重金贿赂赵王宠臣郭开。这个郭开可真不是个东西,说这名字您可能没什么印象,但用辛弃疾的一句词您就知道了“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对了!这句词的由来就是这个郭开造的谣。当年赵悼襄王想召回逃亡的廉颇,就让郭开去看看廉颇身体状况如何,郭开与廉颇有仇,所以回来就和赵王说廉老将军虽然老了但饭量可不减当年,和臣聊了会天的时间就跑了三趟茅房。意思就是廉颇岁数大了,身体又不好,没用了。最后弄得赵王放弃了召回,廉颇郁郁而终。就是这个郭开辅佐了三代赵王,到了赵王迁这代他早已成了元老级的重臣,也是赵王迁的心腹宠臣。秦国派人扮作某权贵大臣的家奴,给郭开送了大量的金银珠宝,还说“李牧在前线与王翦眉来眼去的很暧昧,王翦还给他介绍了秦国的某位大臣作为投靠始皇的引荐人,但这个引荐人与我家主人有仇,主人担心如果秦国灭了赵国后在赵国的重臣中没有自己人,所以就想提前花重金与郭大人您结交...。”这话一说郭开就明白了,于是就把这话转告了赵王,赵王迁一听就急了,马上把李牧从前线换了下来,但是李牧正与王翦对峙,深谙“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不肯卸任,于是赵王就让使者假意骗李牧回朝议事将其杀害。李牧死后赵国再也没有能挡住秦军的统帅了,王翦带领着秦军一路东进势如破竹很快就打破了赵都邯郸,活捉了赵王迁,赵国就此灭亡。

始皇二十年王翦率秦军与燕太子丹大战于易水,最终秦军打胜,并乘胜攻取了燕国都城蓟。始皇二十一年王翦的儿子王贲再次率秦军攻打魏国,王贲引黄河之水淹了魏国都城大梁,魏王被迫投降,魏国灭亡。

始皇二十一年,嬴政打算兴兵灭楚于是在朝会上问王翦大概需要多少人马和时间,王翦回答需要60万人大约要用两、三年的时间,秦始皇一听有点挠头,秦国一共约五百万人口,其中一百万军队,相当于四个秦国人养一个秦国军人,王翦狮子大开口打个楚国一下子就要走全国60%的兵力,嬴政十分不开心。此番谈话可惹恼了旁边一员上将——李信,李信也是秦国一员名将曾经作为王翦的先锋在易水河畔打败燕太子丹,为后来王翦灭燕国立下头等战功。李信跳出来拍着胸脯和秦王说,灭个楚国何须那么多人,皇帝给我二十万兵马我把楚王给您捆回来。嬴政一听倍感欣慰还是英雄出少年,王翦是人也老,胆也小了,于是就让李信为帅,领秦军二十万灭楚。

李信领兵攻楚,杖打的十分顺利,一路所向披靡深入楚地,但由于背后楚国降将叛变再加上正面对战的项燕,两面夹击之下秦军大败。损兵折将丧师辱国的消息飞也似的传回咸阳,始皇帝十分震怒,一夜之间牙床子也肿了,嘴唇也暴皮了,连忙召集文武群臣商议,朝会上群臣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有的应该与楚国求和,有的说应该组织兵力征伐,有的借机抨击政治对手,时间朝廷改了蛤蟆坑哄哄、吵闹闹谁也说不到点子上。这时始皇帝发现文武群臣个个挣得脸红脖子粗的,唯独老将王翦坐在一个角落里,一声不吭的打盹呢,于是急忙让太监召唤老将军到后堂相见,俩人见面嬴政先是一通夸奖赞美,说您是国之栋梁,身经百战,当初不听你的话是我的错...反正什么好听说什么呗。老将军翻来覆去就是那句话“想灭楚国需要60万人和两、三年的时间”,无奈之下的秦皇咬着后槽牙答应了王翦要求。

于是王老将军带着60万秦军浩浩荡荡开往楚国,一路上王翦几次三番的给秦皇写信要这要那,一会说我老了家里人口也多,您给的那点俸禄养不起了,您得多赏给我点钱和良田;一会又说我打完仗就想退休了,可我儿子还没工作呢,您能不能赏给他个公务员身份啊;还说自己身体不好晚上睡觉怕冷,您最好能赏几个丫鬟给我暖暖被窝,搂着点我省的掉地上,挑漂亮的啊;反正想起什么要什么,但就是不提前线如何,也不要官和权。跟随他多年的副将都看不下去了,提醒他说“老将军您这是怎么了,之前咱们出生入死的为国家打仗,命丢了眼都不眨一下,怎么现在您变得这么小肚鸡肠了,您自己看看您都和皇帝说什么了,成天到晚写信一句正题没有,全是些鸡毛蒜皮要东西的私事,您还有点大将军、大元帅的样吗!”王翦听后哈哈大笑,指着副将说“你小子白跟我出生入死这么多年了,关键的东西一点你都没学会。”副将很不理解“我跟着您打了半辈子仗,大小阵仗也经历过百次了,没给您丢过脸啊,拿下了那么多城池,您怎么说一点都没学会呢?”王翦笑着解释道“楚国地域庞大、人口众多,想吃掉它不是简单的事,战线必须拉的特别长,所以我们需要60万人才能覆盖住这片土地,皇帝给了咱们这么多部队你觉得他能放心吗?咱们手握重兵,其余的兵力在蒙恬手里镇守北方,皇帝身边并没有多少兵马,如果我们造反怎么办,我给他不停的写信要东西,是为了让他放心,我为了这些鸡毛蒜皮的东西而厚颜无耻的找皇帝讨赏赐,他才会踏踏实实的放手让咱们在楚地作战,这样咱们才能最终灭掉这个庞大的楚国,助大秦兼并各国,朝廷上如果有人进谗言他也不会相信。”副将听后深感老将军对皇帝的忠心,对秦国统一大业的尽心。

王翦带着秦军到了楚地之后就驻扎下来坚守不出,楚国名将项燕率领楚国全部主力40万人迎敌,但迟迟不见秦军动静,自己兵力又没人家多也不敢强攻,就这样两军僵持了一年。最后项燕终于耐不住寂寞了,带兵对秦军发起了进攻,这一下楚军就露出了破绽,王翦敏锐的捕捉到这决胜的战机,一场恶战楚军大败,楚国名将项燕也被杀死在了蕲这个地方(今湖北黄冈市蕲春县),精锐尽失的楚国又星星点点的抵抗了一年左右,最终郢都沦陷,楚王熊负刍被秦军擒获,楚国灭亡。

王翦灭了楚国顺手又平定了百越地区(今广西、广东、福建等部分地区)班师回朝后王翦主动交出了全部的兵权,退休回家养老,秦始皇为了表彰他的功劳封为武成候,从此王翦风光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白起和王翦到这就算给您粗略的介绍完了,通过这两个人物最终的命运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是被赐死,另一个则得善终,但同为开疆扩土的功臣名将为什么最终遭遇会截然相反呢?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在人生舞台这场戏中对角色的理解和演技上的差距所导致的。是人就会有弱点,只是每个人的弱点都不太一样罢了,贪财的、好色的、名利尽贪的、沽名钓誉的、无为即无过的...,人过一百、形形色色,什么样的都有,但人性的弱点一旦被他人所掌控,就会形成很可怕的深渊,但有的时候也是要成心暴露出自己某个“弱点”给人掌控。王翦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他并不贪财也不好色,但为什么要和秦皇要金银、要田地、要美女呢?就是为了同时演好自己统帅三军的乾和身为人臣的坤,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没有秦皇的信任他无法安心带兵打仗,王翦在战场上可以利用优势战机乾纲独断的下令最终打败敌人,说白了就是如果他对秦皇不够坤,秦皇就不会在军队里给他足够的乾,这就是他为什么要“厚颜无耻”的向秦皇要这要那的原因。

历史上还有很多杰出人物都在处理这个问题上出现过偏差,有的虽能最终万古流芳,但死的却很凄惨,有的甚至会身败名裂。南宋著名的岳飞和同为中兴四将的韩世忠就是一对和白起、王翦一摸一样的例子。宋高宗给岳飞送美女、金银、土地、房产...岳飞都如数退还,一心一意的为了完成人生伟大目标恢复大宋河山而努力奋斗,使得高宗皇帝心有余悸,认为他手握重兵、心存不轨,从而起了杀心,最终落得风波亭惨遭杀害。但韩世忠就不一样了,高宗给什么要什么,没给的他也要,让高宗皇帝认为他是个胸无大志,只在乎贪图享乐的人,最后得以善终。

这里我要特意声明一下,我并不是觉得岳飞这样耿直中正的行为是错,我非常崇拜岳飞,反而对韩世忠倒是有些许的不屑。每次去杭州必须要去岳王庙瞻仰一番,但对于为人处世我觉得他的做法过于刚直,从而给自身带来很多灾祸。其实为人臣也好,为下属也罢,坤卦里第四爻和第五爻已经说的再清楚不过了。人在最风光、最春风得意的时候就要知道自己该收手了,如果还继续放任下去,等到了第六爻那就势必会引起上司对你展开的一场“血战”,但这种“血战”可以说从古至今没有一场是坤可以战胜乾的。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初为人臣,但最终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柴家之所以要禅位给他也是因为柴家后期自身势力过于弱小导致的;明成祖朱棣最终篡了侄子的皇位当了皇帝,也是打着平叛勤王的旗号趁乱夺取的,而且皇帝当时毕竟年少,又是初登大宝,在朝廷里没有根基更没有能力维护自身。这就是所谓的“乾坤颠倒”,真正实力差不多的坤战乾,可以说几乎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