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源动力

 与春天同行 2022-10-15 发布于青海

“叶落归根,过几年等小宁上了初中,我跟你也母亲退休了就回乡下去。家族祠堂、祖坟还在,逢年过节少不了要祭祖,你爷爷年纪大了,需要我们接班。”准备修葺老宅的父亲如是说道,“那你们将来养老咋办?”我说。“不用担心,有家族在,再说距离也不算太远,你们也会带着孩子回来的看我们不是,家族里的那些东西是要传承下去的,否则人就容易忘本,忘记祖宗的。”我难以应答。

文章图片1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这是拷问灵魂的人生三问,家族的存在或许就回答了这些问题。

家族真有那么重要吗?现在还有家族吗?这在很多人心里都是一个巨大的问号。确实,如今心里还念有“祖宗”二字的人不多了,不少家族也早已分崩离析;家,更是变得越来越小,新生代的子女们期盼的无不是远离长辈,过二人世界,即便老了,也是老二人世界,或者干脆就是一人世界—进养老院。哪儿还有传承,家族是否存在也就无关痛痒了。这是我一直以来对家族的认知。

湘乡曾氏家族的三曾(曾国藩及其子曾纪泽、曾纪鸿)

直到最近翻阅中国古代文化史,豁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让我感受到家族的珍贵和价值。在历史上,凡是大师巨擘绝少是一枝独秀,往往是一门多杰,人尽皆知的如汉末三国时的三曹(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北宋时的三苏(苏洵及其子苏轼、苏辙)、明朝时的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还有近代的吴越钱氏家族的三钱(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湘乡曾氏家族的三曾(曾国藩及其子曾纪泽、曾纪鸿)...。如此一家父子兄弟以学识才华称著于世的佳话,不胜枚举。

文章图片3

西周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君统”与“宗统”集于一身,王室依靠血统的亲疏来确定等级贵贱。

如此独特的中国式文化现象,都与古而有之的家族理念密不可分。所谓家族是以血统关系为基础而结成的社会单位,包括同一血统的几辈人,最早产生在原始社会末期,以父系血缘为主的家族制度就已经在中国出现。不过那个时候,家就是国(即部族),最显赫的氏族首领也是部族国家的领袖,后来随着部族壮大,从氏族的原始法规中,诞生了著名的“宗法制”。从此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君统”与“宗统”集于一身,王室依靠血统的亲疏来确定等级贵贱。

文章图片4

当社会是以世袭制来论成败时,则社会必然属于权贵阶级,以血缘为纽带的世袭制在春秋时期渐被学而优则仕冲击

在宗法制定型后,逐渐形成了父死子继,子承父业的传统,家与国同为一体。比如,西周的“九刑”代表的便是姬姓家族的意志。而国之“礼”即是来自对“家”祖先的尊奉。此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传承了“家天下”的思维,管理着天下,形成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独特文化传统,直接为中国古代法律与家族制度奠定了共同的走向。

文章图片5

几乎每个中国家族,都有一部家谱,这是家族的历史,祖先的灵魂,更是凝聚族人的法宝。按期重修家谱,是责任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在历史舞台上开始大放异彩。当时豪强士族崛起,门阀大族与皇室联合,攫取统治大权。世族门人众多以及府兵制的盛行要求家族要设立相应的家规以便管理。而且处于乱世中的士大夫们,为了指点子孙,使家族长远传承,纷纷撰写家规,如协助曹操攻灭乌桓的田畴为不受袁绍征辟,率全族隐居,立下20条家规,事关“杀伤、盗窃、诉讼”,规定犯法重的人治死罪,后又制定婚丧嫁娶的礼仪,兴办学校讲授知识的规划,以至于路不拾遗,北境百姓纷纷聚拢。

文章图片6

宋朝时期程朱理学勃兴,儒家的伦理思想开始融入家族管理之中,科举入仕看世族出身成为过去。

到了宋朝时期,程朱理学勃兴,儒家的伦理思想开始融入家族管理之中,科举入仕看世族出身成为过去,原有的世族制度开始重新分解、整合。由于家族是个以血缘为纽带的集体,那么维护集体利益、形象就成了家族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所以除了家规,往往会配套相应的家训、家风、家学等家族的管理与教化,于是家族便成了一所学校,成为了精英人才的培养基地。

文章图片7

“江南第一家”的浦江郑氏,由明朝文臣之首的宋濂帮助审定的《郑氏168则规范》,为中国家族留下治家典范。

在这所“学校”里,内涵儒家思想核心的仁义礼智信、修齐治平成为各个家族的家风或家训,如湖南韶山毛氏的是:培植心田、品行端正、孝养父母、友爱兄弟、和睦相邻、教训子孙...;浙江浦江郑氏的则是忠、信、孝、悌、礼、义、廉、耻、耕、读,其家族三百余年同居不分家,173人为官无一贪渎;还有前面说的吴越钱氏家族,其家训的第一条便是“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另有不乏“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四箴宜佩”、“祖宗虽远,祭祀宜诚;子孙虽愚,诗书须读”的箴言。

文章图片8

吴越钱氏家族的家训第一条便是“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

至于“学校”里教授的知识学问便成了家学。国学宗师钱穆(吴越钱氏)曾说家族对于后世子孙的期冀无外乎“一则希望其能具孝友之内行,一则希望其能有经籍文史学业之修养。此两种希望,并合成为当时共同之家教。其前一项之表现,则成为家风;后一项之表现,则成为家学。”所以以家族为单位的家学,教授学问的初心不在专精一术,而注重深厚的文化积淀,全面的通识教育以及道德品质的培养。最终无数家族的家学代代相传,便成了一国的文化传统。

文章图片9

以箴言形式出现的“家训”,并非高门大户的特权,普通百姓亦有此例。图为北京一处民宅的传家之训—勤俭持家

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而家规与国法并不冲突,相反二者在某些方面高度统一,如前面提到的浦江郑氏,其168条家规便是明朝法律的蓝本。所以说,与其说古人看重家族,不如说是看重家族制度,家规家训不仅保证了家族的安宁,也会构成一个和谐社会,即由家而国。就像孟子阐释的“推恩”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文章图片10

祠堂是承载一个家族制度的重要场所,无论是家族祭祀祖先,还是子孙婚丧寿喜,都在祠堂举行。

当然承载一个家族制度的重要场所便是祠堂,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传统建筑,无论是家族祭祀祖先,还是子孙婚丧寿喜,都在祠堂举行。虽然家族祠堂发轫于何时,已难以找到确切的文献记载,但祠堂作为执行家礼最重要的载体,可能一开始只有名门望族所有,但随着明清宗族观念的兴盛,佐证自己家族身份的祠堂得到普及,于是祠堂既成了家族内部的道德法庭,也是家族的社交场所。

文章图片11

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一体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深层逻辑。

可以说祠堂承载了一个家族的故事,也承载了中国人对家的依恋与寄托。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一体、家国同心,既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深层逻辑,也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内在支撑。我似乎有些明白了父辈为何要放弃城里舒适的城镇化生活,也要返回乡下守着祠堂的原因。

因为,这便是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上期回顾:伊本·西拿:一个不是神医的宰相,绝不是一个好哲学家、好科学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