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陈风.宛丘》/子之汤兮

 学齐宜荷 2022-10-15 发布于内蒙古

四面高而中间低的土丘,谓之宛丘。据史记载,纥与颜氏女野合,祷于尼丘而得孔子,孔子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就是讲孔夫子生而异像,头顶四面高,中央下凹,因此取名丘,宛丘即孔夫子头顶的形状。

文章图片1

宛丘这个地方,相传是上古太昊伏羲氏的都城,《五帝纪》所载:“帝太昊伏羲氏,成纪人也。以木德继天而王,都宛丘。”后来炎帝神农氏继之,改宛丘为陈都,《五帝记》记载:“炎帝神农氏,以火德王,都于陈。”《左传·昭公十七年》曰:“陈,太昊之虚也。”也就是说,陈这里曾是太昊伏羲建都的地方,是太昊之虚,非常古老,故而称陈,所以宛丘又叫陈丘。

文章图片2

宛丘是个古老而神圣的地方,三皇之首伏羲太昊氏,五帝之首炎帝神农氏,大成至圣先师孔子,都与宛丘高度相关,周武王封舜帝后裔妫满于陈,道教创始人老子就生于陈国苦县,战国楚顷襄王迁都陈城,历经38年,史称郢陈,孔子曾三次来陈,在这里著书讲学长达四年之久,为他儒家学说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留下了“陈蔡绝粮”千古佳话。

文章图片3

宛丘,生命在对立统一的矛盾推动下不断繁发展,实现由太阳能演变成宇宙生命意识的转化,宛丘即陈,陈即宛丘,是生命的历史。

文章图片4

故《诗.陈风》之首,即《宛丘》,诗云:

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翿。

文章图片5

《宛丘》是一首礼赞上古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的诗歌,开篇子之汤兮之子,即是对伏羲与对炎帝神农氏的尊称,如后世《论语》尊称孔丘为子,一脉相承。

文章图片6

汤者,晹也,日之所出,表示太阳的光辉和恩泽,《风俗通·王霸篇》说:汤者,攘也,昌也。言其攘除不轨,天下炽盛。又《书·虞书疏》云:除残去虐曰汤。马融又云:云行雨施曰汤。

《宛丘》一开篇,就唱道:上古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的恩泽啊,如太阳之光辉,照在宛丘之上!

文章图片7

回环周遍,十日为旬,洵有情兮,即是在唱:太昊伏羲和炎帝神农的光辉啊,回环周遍,光披四表,对众生永远都是充满深情,而无望兮,却无所希望。

洵有情兮而无望兮的境界,在《维摩诘经》中,有详细说明,是大菩萨的慈悲喜舍境界,佛家大小乘诸经反复倡导的精神,总结起来,就是让众生得到真实利益,这是大慈,'菩萨所作功德,皆与一切众生共之。'这是大悲,“有所饶益,欢喜无悔。'这是大喜,'所作福佑,无所希望。'这是大舍,十地菩萨的境界,如太阳恒放光明,利益众生。

文章图片8

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这一句诗,翻译成现代歌词,就是在唱:

太昊伏羲,炎帝神农,上古三皇五帝的恩泽啊,就象太阳的光辉,照在宛丘之上,这光辉回环周遍,光明普照,始终满怀深情,全心利益众生,而不希冀丝毫回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