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文概述:策妄阿拉布坦的崛起与对南疆的征服

 西一里2l6sluho 2022-10-15 发布于上海
进入17世纪中叶,雄踞西北的准噶尔部,在巴图尔珲台吉的苦心经营下变得愈发强大,领地囊括了额尔齐斯河中上游、叶尼塞河上游和伊犁河流域等广大地区。

1670年,准噶尔首领僧格被杀,内部呈现出了群龙无首的状态。与此同时,一直在西藏出家的僧格之弟噶尔丹(1644—1697),在西藏宗教上层的支持下返回准噶尔部。1671年,他在僧格旧部与和硕特部鄂齐尔图汗的支持下,击败了一众政治对手,成为了准噶尔部的最高首领。

1678年冬,在先后击败了杜尔伯特和辉特等部后,他接受了达赖喇嘛授予的'噶尔丹博硕克图”(持教受命王)称号。至此,“准噶尔部”升级为“准噶尔汗国”。

图片

噶尔丹

1

噶尔丹的崛起和崩盘

1679年,噶尔丹率大军先后攻占西北重镇哈密和吐鲁番。在顺利越过天山南麓后,一举摧毁了叶尔羌汗国。

平定南疆后,他立叶尔羌汗室成员阿不都·里什特汗为代理人,管理南疆的内部事务。至于准噶尔汗国,则通过对阿不都·里什特汗的控制,对当地实行间接统治。(拓展阅读:读书笔记:一文概览,叶尔羌汗国的前世今生)。

图片

叶尔羌汗国的疆域(1517)

不过,对于志在恢复“大蒙古国”的噶尔丹而言,南疆显然无法满足自己的胃口。不久,他便率军西征哈萨克和布鲁特(吉尔吉斯)等部,使“回部(维吾尔)及哈萨克皆为其属”。至此,天山以北、阿尔泰山以南,巴尔喀什湖东部和南部的广大地区,均被纳入准噶尔汗国的版图(拓展阅读:一文概述:准噶尔与哈萨克的恩怨情仇

在相继实现了对南疆和西北的征服后,噶尔丹将视线转向了漠北草原。1688年,他亲率3万大军,越过杭爱山,发动了对喀尔喀蒙古的“闪电战”。仓促迎战的喀尔喀三部(车臣汗/土谢图汗/车臣汗)遭遇全面惨败,“溃卒布满山谷,行五昼夜不绝”,不得不举部内迁(拓展阅读:什么是“中国”:清朝皇帝眼里的“中国”)。

图片

多伦会盟,代表着喀尔喀蒙古诸部正式被纳入“中国”版图

就在噶尔丹风头正盛之时,准噶尔汗国内部发生分裂。均已成年的僧格之子策妄阿拉布坦、索诺木阿拉布坦和丹津鄂木布兄弟三人,遭遇噶尔丹势力的暗害。其中,索诺木阿拉布坦被毒杀,幸免于难的策妄阿拉布坦被迫逃亡。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外远征的准噶尔军队,有了不小的内耗。于是,“以图发展”的噶尔丹决定将矛头指向了漠南蒙古,并派遣使者前往沙俄“寻求支援”。

1690年5月,得到沙俄支持的噶尔丹领兵3万,再次进攻喀尔喀蒙古。同年7月,准噶尔军队和清军在乌尔会河附近(内蒙古乌珠穆沁左翼旗)展开会战,清军遭遇全面惨败。

得胜后的噶尔丹信心大涨,甚至口出狂言,“今乃闻侍卫阿南达率兵及诸路军云集,又闻有内大臣且至,土谢图汗之子噶尔旦台吉亦在军中。夫执鼠之尾,尚噬其手。今虽临以十万众,亦何惧之有?”

图片

准噶尔汗国的骑兵

7月底,噶尔丹率精锐骑兵2万,屯兵于距北京仅700里的乌兰布通(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南),并在峰前布设“驼城”,严密守御。

清军的溃败,给京城百姓造成了极大恐慌,“京师戒严,每牛录下枪手派至八名,几于倾国矣。城内外典廨尽闭,米价至三两余”。与此同时,朝中也弥漫着各种恐战和畏敌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康熙果断决定“御驾亲征”。8月,双方在乌兰布通展开终极决战,孤军深入的噶尔丹遭遇惨败,有生力量几乎被摧毁殆尽,只能率残军千余人逃至科布多地区“休养生息”。

与此同时,羽翼渐丰的策妄阿拉布坦也“背后插刀”,“尽收噶尔丹之妻子、人民而去”,将准噶尔汗国的基本盘,掌控在了自己的手中。

图片

位于内蒙古东部的乌兰布通

1695年11月,逐渐恢复元气的噶尔丹率兵6000人,沿克鲁伦河而下,在巴彦乌兰(蒙古国温都尔汗西)肆掠牲畜,并扬言“借俄罗斯鸟枪兵六万,将大举内犯漠南”。次年2月,康熙再次发动亲征。5月,双方于昭莫多(蒙古乌兰巴托以南的宗莫德)展开决战,噶尔丹主力尽数被歼灭,本人“率数十骑遁”。

昭莫多之战结束后,噶尔丹的处境十分困难。部众四散逃亡,前往青海和西藏的道路也被清军尽数封锁。与此同时,准噶尔汗国已被策妄阿拉布坦全面控制,并与土尔扈特汗国结成了“反噶尔丹联盟”。另外,“回部、青海、哈萨克皆隔绝叛(变)”,沙俄也将其拒之门外。

沦为“孤家寡人”的噶尔丹,“困穷已极,糗粮庐帐皆无,四向已无去路”,只能率残部在塔米尔河流域一带“苟延残喘”。1697年4月,弹尽粮绝的噶尔丹,病逝于科布多布颜图河边的阿察阿木塔台地方,“一代枭雄就此陨落”。

图片

蒙古国电影《阿努哈屯》剧照

2

策妄阿拉布坦的崛起

僧格被害时,策妄阿拉布坦兄弟三人均未成年。于是,从西藏归来的噶尔丹收僧格旧部,成为了准噶尔部的最高首领。噶尔丹称汗后不久,便将策妄阿拉布坦的未婚妻“据为己有”,双方矛盾逐渐加剧。

1688年.噶尔丹着手讨伐漠北。考虑到策妄阿拉布坦兄弟均已成年,是自己的汗位的潜在威胁。因此,他遣人设计毒杀了索诺木阿拉布坦,并企图诛杀策妄阿拉布坦,但并未成功。

同年冬,侥幸逃脱的策妄阿拉布坦,携僧格旧部合计5000余人,逃往额琳哈必尔噶(新疆沙湾县境内),公开与噶尔丹分裂。后者尽管遣兵200人追击,但被尽数歼灭。后来,率部众迁徙至噶尔丹的“老营”博尔塔拉,并以此为根据地,招集旧部,扩充实力。

图片

博尔塔拉的具体位置

与此同时,策妄阿拉布坦还主动联系清朝“寻求支持和帮助”,很快便得到了对方积极的响应。所谓“敌人的敌人是盟友”,双方迅速达成了“合作关系”。因此,即便是成为了准噶尔汗国的新任大汗,他也一直对支持自己的清廷表现出“恭顺”的态度。

客观地说,他的决策是理性的。将强大的清朝作为靠山,不仅有利于统治的稳固,也能进一步带动双方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对于汗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图片

准噶尔汗国疆域

在与清朝达成和平共识、国内局势日趋稳定后,策妄阿拉布坦开启了面向西北的征程。1698年,他发动了对哈萨克汗国的讨伐战争。

对于发动战争的缘由,他还向清政府做出了较为详细的阐述。简单地说,就是哈萨克汗国背信弃义,不仅杀害了“送还头克汗(哈萨克汗)之子回国”的准噶尔使团成员,还频繁劫掠自己的部众,甚至还掳走了自己的未婚妻。于是,他决定“是以兴兵而往。”

在1698年和1699年,他先后两次进攻哈萨克汗国,夺取了额尔齐斯河西岸及哈萨克草原的大片地方,势力伸张到了锡尔河下游。1716年,准噶尔汗国联合土尔扈特汗国,向阿亚古斯河谷附近的哈萨克人发动了进攻。1718年,准噶尔汗国再一次击败哈萨克军队,使之彻底退出了阿亚古斯河以西地区(拓展阅读:一文概述:准噶尔与哈萨克的恩怨情仇

图片

同时携带火绳枪和弓箭的哈萨克骑兵

在征讨哈萨克汗国的同时,他还彻底恢复了南疆地区的混乱局势。

前面提到,噶尔丹在征服南疆后,立叶尔羌汗室成员阿不都·里什特汗为代理人,这让白山派领导人阿帕克和卓颇为郁闷(拓展阅读:一文概述:新疆“和卓”的前世今生)。不过,在1682年,在准噶尔汗国的支持下,阿帕克和卓在南疆四城(阿克苏、喀什噶尔、叶尔羌、和田)“开启”了具备政教合一性质的统治。

总的来说,在他执政的10年间,不仅社会矛盾日益加深,繁荣璀璨的维吾尔文化也遭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1692年,南疆地区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白山派”大起义,民心尽失的阿帕克和卓死于非命,南疆又一次陷入了混乱局面,“喀什噶利亚就又成了(和卓)浴血斗争的舞台”。

图片

今日祥和平静的喀什老城

在噶尔丹统治的最后几年,叶尔羌汗室成员马哈麻特·木明登上汗位,人称阿克巴锡汗(约1694—1700年在位)。

他利用人们对长期动乱的厌倦情绪,采取断然措施,不仅残酷镇压了膨胀的白山派势力,还将流亡在外的黑山派和卓达涅尔请回了叶尔羌(莎车)。

显而易见,一直以喀什噶尔为大本营的白山派肯定不甘示弱,他们拥立镇守该城的阿克巴锡汗之子苏勒坦阿哈玛特为汗,决定与阿克巴锡汗“抗争到底”。

图片

喀什老街经典维吾尔民居花式门窗

就在双方斗得不可开交之际,羽翼渐丰的策妄阿拉布坦,也将部分注意力转移到了这片绿洲农业区。1700年,他率大军攻克喀什噶尔,重新控制了南疆。

为了削弱当地的和卓势力,进一步巩固对南疆的直接控制,他下令诸系和卓均“必须将自己的一个儿子,送往伊犁作为人质”。白山派和黑山派首领以及家眷,尽数被押解至伊犁,并被软禁了起来。当然,出于维稳需要,这些和卓家族成员们享受着不错的待遇,但需要时刻接受准噶尔汗国的严密监视。

从发展的眼光看,策妄阿拉布坦的做法是合理的。因为在后面的半个多世纪里,南疆再也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动乱。

图片

察合台文文献

3

策妄阿拉布坦的南疆征程

1)控制吐鲁番,争夺哈密

实际上,早在噶尔丹败亡之前,策妄阿拉布坦就尝试向吐鲁番和哈密地区渗透,企图直接控制南疆的东部地区。不过,他的尝试并未取得实质性效果。

为联合策妄阿拉布坦,清廷曾派遣马迪等人出使伊犁。不料一行人在途径哈密时,被出没于该地的噶尔丹势力所杀。换言之,即便是靠近清朝的哈密地区,“亲噶尔丹”的势力也是非常强大的。可以预见,处在位于哈密西部的吐鲁番地区,“亲噶尔丹”势力只会更强。

图片

新疆地图

不过,伴随着噶尔丹在昭莫多之战的惨败(1696),西域的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噶尔丹逃窜于塔米尔河流域,众叛亲离,走投无路。与此同时,以博尔塔拉为根据地的策妄阿拉布坦,基本拥有了准噶尔汗国的最高权力。另外,南疆的“被征服地区”“皆已叛去”,既不听命于噶尔丹,也不听命于策妄阿拉布坦。

然而没过不久,吐鲁番便被策妄阿拉布坦所控制。在占据吐鲁番之后,当他得知哈密统治者额贝都拉(?—1709,首任哈密回王)归附清朝后,第一时间以宗主的身份发出了责难。

清廷得知后,迅速做出了强势回应,不仅要求他“严禁其下人,勿得侵扰哈密矣”,并“谕知额贝杜拉达尔汉白克,如策妄喇布坦索取尔处所擒之人,不得擅发”。看到清廷“很生气”,策妄阿拉布坦只能“见好就收”。换言之,哈密彻底从准噶尔汗国的统治中“解脱”了出来,并投向了更为强大的清朝的怀抱。

图片

额贝都拉主题绘作

2)彻底降服了南疆的西部地区

前面提到,17世纪末的南疆地区,处在严重的分裂和动荡状态。在吐鲁番和叶尔羌(即莎车)诸伯克的支持下,阿克巴锡汗登上了叶尔羌汗位。他不仅残酷镇压了操纵政权的白山派势力,并重新扶持黑山派势力以相对抗。

因为准噶尔汗国正在与喀尔喀蒙古和清朝交战正酣,根本无暇顾及南疆局势。因此,地处西北的布鲁特(吉利吉思)势力,有了乘虚而入的机会(拓展阅读:读书笔记:谁是黠戛斯?)。

据《和卓传》载,黑山派和卓达涅尔,就是由布鲁特人护送至叶尔羌的,“在喀什噶尔,和卓阿哈玛特只是名义上的汗,而真正的统治者即是几个对叶尔羌居民不断进行侵略的吉尔吉斯首领”。换言之,布鲁特人成为了喀什噶尔“真正的主人”,他们不仅大肆屠杀从吐鲁番迁徙而来的居民,并不断向叶尔羌发动武装进攻。

图片

国内的柯尔克孜族

于是,阿克巴锡汗与吐鲁番诸伯克(贵族)决定“西征喀什噶尔”。遗憾的是,西征军被喀什噶尔与布鲁特联军击败,阿克巴锡汗惨遭俘虏,最终死于英吉沙(位于新疆西南部)。紧接着,喀什噶尔和布鲁特联军乘胜东进,一举攻克了叶尔羌城,并共同推举苏勒坦阿哈玛特为新的叶尔羌汗。

不甘心失败的叶尔羌诸伯克,决定向准噶尔汗国求助。此时,策妄阿拉布坦已经成为了准噶尔汗国之主。显然,叶尔羌伯克们的请求,为其南征提供了良好的时机。再加上位于天山脚下的库车、阿克苏等地,与准噶尔汗国一直保持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一言概之,策妄阿拉布坦的南征,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因此,策妄阿拉布坦的南征之路颇为顺利。阿克苏和库车等地的军队也如预料中的那样,纷纷主动加入了进来。联军十分顺利地将布鲁特人驱逐了出去,并重新夺回了这一地区的统治权。

图片

新疆和田玉

4

策妄阿拉布坦对南疆的统治

1)实行直接统治

根据《平定准噶尔方略》记载:“回部与伊犁不同,伊犁入我版图,控制辽阔,不得不驻兵镇压,至回部平定后,不过拣选头目,统辖城堡,总归伊犁节制,即从前准噶尔之于回人,亦只如此。”

也就是说,在清朝统一西域后,在对南疆的统治方式上,基本照搬了准噶尔汗国的统治策略,即“循其旧制,各城分设头目,统于伊犁”。

可以说,策妄阿拉布坦通过对各城的直接控制,使得南疆成为了准噶尔汗国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朝在平定准噶尔汗国后,也对这种治理模式表达了高度认可。

图片

《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 黑水围解》

策妄阿拉布坦对南疆统治方式的改变,无疑是对噶尔丹南疆政策的“修正”。在他看来,间接统治的模式是不利于统治的。倘若准噶尔汗国内部出现动荡, 将当地军政大权独揽一身的叶尔羌汗,随时都有“叛去”或造反的可能。

当然,准噶尔汗国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也给了他“主导变革”的底气。在他统治时期,不仅推行了一系列促进生产的举措,还同清朝一直保持着较为良好的关系,整个国家处在发展的鼎盛期。

另外,南疆地区缺乏具备威望的世俗和宗教首领,使得当地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割据状态。这样的政治环境,更有利于直接统治制度的有效实行。

图片

清朝初期的“中国时局”

2)“理性利用”和卓势力

准噶尔汗国占领叶尔羌后,黑山派势力不仅从白山派的压制中解脱了出来,并得到了策妄阿拉布坦的扶持。

不过,策妄阿拉布坦从未想过“支持哪一派”。在他看来,无论哪一派别过分强大,都是不被允许的。因此,在他统治时期,黑山派和白山派分别以叶尔羌和喀什噶尔为中心从事宗教活动,并为准噶尔汗国的统治服务。

图片

莎车(叶尔羌)图册

以喀什噶尔为根据地的白山派,当时处于和卓阿哈玛特(阿帕克和卓的孙子)的领导下。当策妄阿拉布坦进军噶尔时,白山派慑于对方强大的武力,不得不选择臣服。

不过,这个以“多权术,善收人心”著称的宗教首领,根本不甘心于种种约束和限制,因此一直通过宗教力量,操纵着喀什噶尔等地的实权。另外,他对准噶尔汗国扶持黑山派的做法极为不满。因此,白山派并不是“值得信赖”的宗教力量。

黑山派领袖则是阿克巴锡汗召来的达涅尔和卓。由于他得到了准噶尔汗国的支持,因此一直是南疆宗教势力中的“亲准噶尔势力”。

图片

准噶尔汗国军队

不过,有着较高的威望的和卓势力,很大程度上妨碍到了准噶尔汗国在当地的统治与管理。因此,大约在1713年左右,策妄阿拉布坦再一次兵发南疆,旨在扫除有碍于准噶尔汗廷统治的和卓势力。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黑山派和卓达涅尔采取了合作态度,一度配合准噶尔军队进攻喀什噶尔,但在战事结束后,依然被押至伊犁并软禁了起来。取而代之的,是由准噶尔汗国任命的一大批地方官员。

图片

天山牧场

进入18世纪,准噶尔汗国的势力变得更为强大。因此,他们在加紧对外扩张的同时,与清朝的关系也开始变得微妙了起来。1715年,清军在击退了进攻哈密的准噶尔军队之后,准备向西推进“夺取吐鲁番” 。1720年,包括吐鲁番在内的东部地区被清军占领,汗国西部也出现了不小的波动。

与此同时,沙俄殖民势力加紧入侵,甚至在1720年一度溯额尔齐斯河侵入准噶尔汗国境内,严重威胁到了准噶尔汗国的安全。

在这种形势下,策妄阿拉布坦不得不改变统治政策,即重新起用在当地有着较大影响力的和卓家族,协助自己管理这一地区。当然,他没有将两派和卓全部放回南疆,而是选择了一直持合作态度的黑山派和卓达涅尔。

1720年,和卓达涅尔将长子和卓加罕作为人质留在伊犁,自己返回叶尔羌。他作为准噶尔汗国的“好朋友”,被叶尔羌等城镇官吏所全面接纳。他利用自己的宗教地位及在社会中的影响,为准噶尔汗国收取贡赋,协调中央与南疆各地的关系。

图片

油画《木卡姆》 哈孜·艾买提 128cm×192cm 1984年

3)设置哈喇罕管理,加强控制

为了加强对南疆的统治,策妄阿拉布坦向南疆派驻哈喇罕官吏。他们不仅负责监督税务和征收贡赋,甚至直接参与各地的内政管理,大大加强了汗国中央对南疆的行政控制和经济掠夺。《清高宗实录》记载,“从前厄鲁特时,每年派哈喇罕一人、和卓一人,按各城回人户口赋役造册,开除老弱”(1765)。

另外,根据《和卓传》记载,哈喇罕官吏还负责监视各城镇形势动态。“由于他们人数太少而且驻扎分散,故一般仅起监督作用,不直接过问各城的具体事务。但在紧急情况下,他们也会与当地亲准噶尔势力相配合,以巩固准噶尔汗国在南疆的统治”(拓展阅读:一文概述:准噶尔汗国时期的新疆与维吾尔人)。

图片

位于喀什的“阿勒屯麻扎”,即叶尔羌汗国的王陵

4)铸造官方钱币

策妄阿拉布坦加强南疆地区统治的另一显著标志,就是官方货币的发行。《西域图志》记载,“回部旧属准噶尔,所用普尔钱文,质以红铜为之,制小而厚,形圆椭而首微锐,中无方孔。当策妄阿喇布坦时,面铸其形,背附回字,噶尔丹策凌嗣立,即易名更铸”。其中,在钱币上“铸以统治者名号”,一直是伊斯兰国家和地区的习惯法。

图片

蒙古帝国和伊尔汗国的货币样式

关于所铸钱币的式样和字号,有文献如是写道,“喀什噶尔等处之普儿,其制小而厚,中无孔,每文重二钱,或有二钱三、四者不等,一面以回人之帕尔希(乃回人之篆字也) 字,铸叶尔启木(乃各城也) 字号,一面托特(乃额鲁特之字名也) 字,铸策王拉布坦及噶尔丹之策凌(皆额鲁特王名也)字号”。

其中,这里的“帕尔希字”即“波斯字”,“策王拉布坦”即“策妄阿拉布坦”,“噶尔丹之策凌”即“噶尔丹策零”。一言概之,在策妄阿拉布坦以及噶尔丹策零统治时期,他们均以自己的名号铸造了普尔钱,并铸以蒙古托忒文和波斯文拓展阅读:随笔 | 蒙古帝国“硬币”上的文字,居然用了这么多的阿拉伯文....

坦诚说,准噶尔汗国的铸币举措,加重了对当地人民的经济剥削。《西域图志》记载,“准噶尔部旧征回部普尔,即以回部所输普尔钱文资用,凡台吉新立,则于钱而易名改铸。其法先铸新钱一万易旧钱,以一当二,旋换旋铸,旧钱销尽乃止”。当然,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固了准噶尔汗国的统治体系。

图片

电影《托博尔》中的准噶尔军队

5

开结语

1727年,策妄阿拉布坦去世,长子噶尔丹策零即位,继续承袭着准噶尔汗国的南疆政策,统治仍比较稳定(拓展阅读:一文概述:谁是噶尔丹策零?)。

然至1745年噶尔丹策零卒后,准噶尔汗国统治内部矛盾加剧,内讧迭起,不仅对南疆的统治日趋松弛,最终不得不接受被清朝一举摧毁的事实(拓展阅读:读书笔记:乾隆是如何搞定准噶尔汗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