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按名声用人背后的政治目的。

 昵称6rk1mY4W 2022-10-16 发布于辽宁

原文:《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一
初,蔡邕徙朔方,会赦得还。五原太守王智,甫之弟也,奏蔡邕谤讪朝廷;邕遂亡命江海,积十二年,董卓闻其名而辟之,称疾不就。卓怒,詈曰:“我能族人!”邕惧而应命,到,署祭酒,甚见敬重,举高第,三日之间,周历三台,迁为侍中。

翻译:
起初,蔡邕流放到朔方郡,遇到大赦后,得以返回家乡。五原郡太守王智是中常侍王甫的弟弟,指控蔡邕诽谤朝廷,于是蔡邕流亡江湖,前后达十二年。董卓听人说到蔡邕的名声,下令征召他做自己的僚属,蔡邕自称有病,不肯接受征召。董卓大怒,咆哮说:我能把蔡邕全族杀得一个不剩!蔡邕感到恐惧,只得接受命令,他到洛阳后,被任命为司空祭酒,董卓对蔡邕十分敬重,以考绩优秀为理由举荐他,使他在三日内连续升迁三次,在三个不同的官暑任职,最后被任命为待中。

解析:
董卓重用蔡邕一方面是出于政治需要,是一种政治权略;另一方面,董卓确实重视名人,特别是敬重像蔡邕这样反对过宦官,在文学历史方面深有造诣的人。像董卓这样残暴专横的人能做到敬重他人,是内心真正仰慕的表现。其实,董卓对蔡邕也没有什么了解,也只是依据他的名气而重用他。

按名气用人的最后结果怎么样呢?
从历史事实看,那些名气很大却不愿出来做官的人,一般都是正人君子,有才有德之人。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所谓“隐士”,往往是在发现他们的主张、思想无法实现,自己的作用不能发挥,不愿与奸佞共事的情形下,才退居山林的。

蔡邕原来并不是不想在朝廷任职,只因厌恶他的宦官不许他继续留在朝廷;后来不愿接受董卓的征召,也是觉得董卓无道不仁,并不是说董卓不让他推行自己的主张。但是,尽管具体的情形可能相去很远,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他们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和节气才不愿出来做官。由此看来,按名声用人,特别是“举逸民”,确是用人的一条途径。

至于蔡邕,是一个专门研究、整理历史的仁厚长者,并非匡世济民的人才。董卓那么看重他,他却不能提出什么拯救国家社会的建设性措施。当然,从个人感情方面讲,蔡邕没有辜负董卓。董卓被杀,全国无不高兴,只有唾骂痛恨者,唯蔡邕一人抚尸而哭,以至遭杀身之祸,也算对得起董卓了。

不过,按名声用人的政治意义不可小视。名人虽然并不一定像其名声那样具有实才,但是,舆论确确实实是认为他之所以有这么大名声,必定是有与之相符合的东西。这样,毫无疑义,用名人可以迎合舆论,可以作为一种达到政治目的的手段。所以会用人的人,常常会用名人来抬高自己,用名人来迎合舆论,寻求支持,捞取政治上的好处。

按名声用人有它的弱点,这就是它有可能刺激人们追求外表的“华美”,而忽视内在的修养,给投机者以可乘之机。但这决不能因此而断定它毫无用处。为了尽量减少投机者得逞的机会,用人者要问一下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应认真了解一下名人究竟是凭什么出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