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青往事:北京知青娶了陕北婆姨,结婚生子,日子过得幸福美满

 [南国风] 2022-10-16 发布于广东

权泽明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父母都是军人,爷爷还是将军,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的权泽明,有着和其他同龄人不一样的成熟,打从5岁开始就开始学习武术,父母也是按照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他,10岁开始就和哥哥一起每天开始5公里跑步,父母从严要求他,就是希望他将来也能当兵,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权泽明却选择了另一种生活。

Image

1968年高中毕业的权泽明本来有两种选择,一是选择入伍当兵,另一种就是去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权泽明的哥哥在部队已经当兵三年了,写信劝他去当兵,父母也希望他能去当兵,可是权泽明却选择了下乡插队。

1968年9月11日,权泽明来到了陕北甘泉县盐湾公社梁家河村,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其他十五名知青,其中有两个社会青年,这当中权泽明文化水平最高,其他都是初中毕业。

知青先是在公社大院开了一次动员大会,公社主任梁思源作了发言, 他说着一口陕北方言,知青都不知道他在说啥,院外聚集了很多老乡,他们一个个穿着朴素,其中一个扎着辫子,穿着一身花衣服的姑娘在人群中尤为显眼,权泽明还偷偷瞄了几眼。

梁思源大概讲了有半个小时,知青们走了一天的路,有些已经犯瞌睡了,他也没有必要再讲下去,就安排各队队长领人, 梁家河村一共有三个生产大队,权泽明被分到了生产一队,一队一共6人。

一队队长王德顺五十岁,地地道道陕北人,是出了名的老好人,他驾了一辆马车,知青把行李放在马车上,跟在队长王德顺后面,一起的还有王德顺的女儿王翠花,就是之前权泽明偷瞄的那个穿着花衣服的女孩。

权泽明故意走在队伍最后面,他想和王翠花聊会天,王翠花有点害羞,权泽明只说了自己的名字,王翠花就跑了,其实王翠花家里条件不好,因为她穿的衣服上都布满了补丁,她心里面有一点点小自卑。

王翠花的母亲在她三岁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是父亲王德顺从小把她拉扯大,现在和父亲还住在以前的窑洞里,所以当权泽明和她聊天的时候,她内心的自卑让她有点害羞,所以才跑开了。

Image

生产一队条件比较艰苦,因为山地比较多,生产力跟不上,老乡的日子过得并不富裕,王德顺把知青安排在了临时搭建的茅草屋里,里面的桌子和椅子都是老乡自己家里的,床上铺的褥子都是新的,本来是王德顺给女儿准备的嫁妆,为了让知青住的舒服一点,他主动捐了出来。

知青厨房就在宿舍旁边,是一间小木屋,原来是队里放农具的地方,知青来了之后就临时改成了厨房,知青口粮队长王德顺已经安排好了,每人每月15斤粗粮和10斤白面,肉每人每月只有半斤,卖肉要到供销社凭肉票购买,蔬菜都是老乡送的,负责给知青做饭的就是王翠花。

王翠花比权泽明小二岁,虽然年纪小,穷人家的孩子当家早,以前在家里都是她负责做饭。

知青们第二天就开始了集体劳动,全队人一起开荒,因为有很多山地都荒废了,公社要求每个大队,把剩余的荒地都种成庄稼,队里只有两头牛,忙不过来,多半都是靠人力,知青拿着锄头和镢头,一个个甩着膀子大干着,二个月下来知青们都廋了一圈。

权泽明在干活的时候不小心伤到了脚,还因此在床上休息了一个月,知青们都以为权泽明是想偷懒才伤到了脚,其实他是用力过猛,镢头头掉了砸在了脚上,权泽明生病这段时间,可没少折腾王翠花,变着法让王翠花给他做好吃的,体重增加了好几斤,王翠花人也老实,只要自己能做就都满足了权泽明的要求。

这段时间的相处,权泽明和王翠花也拉近了关系,王翠花也没有那么害羞了,性格也开朗了不少,权泽明也并没有闲着,他每天会教王翠花读书识字,叫她朗读诗歌,只不过这些诗歌都是权泽明自己写的。

1974年因为权泽明表现突出,被推荐到延安师范学院学习,临走前一天,权泽明鼓起勇气向王翠花表白了,王翠花低头说道“只要你学成回来,不嫌弃我,我就嫁给你”,权泽明答应王翠花一定会回来娶她。

Image

1977年权泽明从延安师范学院毕业,他又回到了梁家河,他要兑现自己的承诺娶王翠花为妻,1978年权泽明和王翠花结婚了,之后权泽明当上了梁家河村委主任,开始带领着老乡发家致富。

到了1990年的时候,梁家河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权泽明也盖起了新房,权泽明的儿子权志明和女儿权晓娟在1997年的时候,先后考上了西安交大和西北工业大学,2010年权泽明退休之后带着老婆王翠花,又承包了两百多亩荒山,开始植树,11年时间权泽明种了10万多棵树。

现在权泽明每天依然忙碌着,他把自己的青春都奉献给了陕北这片肥沃的土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